忠縣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點燃鄉村振興引擎

2023-01-19 14:07:38    來源:重慶日報

近日,2022年第二批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名單出爐,忠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柑橘)標準化生產基地榜上有名,這將有力帶動忠縣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

“特色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忠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忠縣立足資源稟賦,選準主導產業,優化產業生態,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發展成果。


【資料圖】

據統計,2022年,忠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實現21278元,同比增加8.5%。

發展集體經濟 把人才和土地資源整合起來

褐色土墻、灰色圍欄、茅草屋頂、條石路面……1月3日中午,忠縣獨珠江村景區智慧農業園,剛剛建成的陽光餐廳迎來第一批客人。

獨珠江村景區是“三峽庫心·長江盆景”十二景之一,正著力打造農文旅于一體的鄉村振興“江村”樣板。為保證建設速度,忠縣國有平臺公司和獨珠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同組建江村公司,提前流轉3000余畝土地、組建起20多人的勞務隊伍,保證了項目用地用人。

智慧農業園負責人周玉高稱,省去了土地流轉時間,基本上做到了簽約即開工,項目從入場到建成只用了半年時間。

“鄉村振興,‘三變’先行。”忠縣農業農村委主任李浩稱,“三變”改革相當于把鄉村的人心和資源擰成了一股繩,成立鄉村發展公司對轄區資源整合和特色資源篩選,方便了企業入駐合作和專家智庫團隊的規劃管理。他認為,“這最大限度地激活了人、地、錢,以及自然風光等資源要素。”

早在2019年,拔山鎮高陽村盤清耕地、山坪塘、水庫等710萬元村集體級資產,確認集體經濟成員2776人,量化股權2776股;同時以村集體名義成立渝夏農業有限公司,動員村民土地入股700畝,因地制宜形成“1+6”產業發展模式。

據介紹,“1”即建立高粱、水稻、玉米等種植基地;“6”就是與郵樂購發展便民服務超市、與郵政合作發展農資超市、開辦郵政快遞公司、成立農村家庭宴席一條龍服務團隊、水稻生產等社會化服務、倉儲租賃服務。

2022年,高陽村集體經濟創收150多萬元,帶動發展13家新型經營主體,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000多元,解決上百村民就近務工,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截至目前,全村村級資產總額達到824萬元。

“既壯大了集體經濟,還把人才和土地資源整合起來。”拔山鎮副鎮長謝麗華稱,高陽村不但培育起了產業,帶動了村民增收,還為鄉村振興培養了人才。她透露,“現在,高陽村黨支部書記陳鋒被江村公司聘為總經理。”

加快盤活農村資源資產,培育集體經濟。2022年,忠縣350個涉農村(社區)全面實施“三變”改革試點,整合資金1050萬元扶持21個村建設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包括產業帶動、資源開發、服務創收、租賃經營、項目拉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截至2022年底,全縣350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總收入1.29億元,平均經營性收入37.05萬元;認定農村致富帶頭人102名,回引、培訓各類人才1.3萬余人,為鄉村提供了人才支撐。

引育市場主體 規模化標準化建立產業基地

站在獨珠江村的觀景臺放眼望去,槽谷周邊種植了各類果樹,谷底建起了近百座大棚。

“這是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范區。”忠縣獨珠江村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申壽介紹,以循環種養保生態,以智慧農業提效益,以江村農莊、共享菜園等新興業態促發展,大力發展蔬果種植。他表示,“依托現代科技和生態技術,建造四季可賞花可采果可游學的山地生態農業公園。”

據介紹,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范區的智慧農業園重點打造智能化、智慧化溫室大棚、構建工廠化魚菜共生示范系統,挖掘鄉村文化、布局農耕體驗項目;毗鄰的頤品佳第四代試驗溫室大棚蔬菜示范基地,正新建80畝溫室大棚和200畝露天種植園;順聯壽光智慧農業示范基地主要種植水果番茄;仙稻樂園在建設梯田仙稻種植體驗基地同時,營造仙靈之境的線下游戲體驗場景,全方位打造“一本小說、兩個樂園、三個IP”六大品牌內容產品;火龍果采摘園將與智慧農業園形成聯動作用,促進江村農業產業融合發展。

“這些項目都是市場主體在投資運營。”申壽稱,市場主體自帶資金、人才、技術、管理、市場,能較快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基地建設。他透露,“目前,獨珠江村累計招商引資2.3億元,引進技術、管理人才40多名,解決了產業發展的大問題。”

實施鄉村振興,忠縣構建起包括優質糧油、蔬菜、生豬、柑橘、筍竹、調味品、水果、花椒、中藥材、生態水產等為主導產業的“3+2+4”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格局,發展畝均“產值上萬、收益五千”效益農業,建成三峽庫區特色農產品基地。

每一個產業,都有一個龍頭企業帶動發展。比如柑橘產業在三峽建設集團的帶動下,加快柑橘新品種引進、選育、推廣,持續優化早、中、晚熟品種結構,種植面積穩定在36.5萬畝,年產量40萬噸;筍竹產業在重慶全倫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帶動下,培育起11.5萬畝食用筍竹基地和竹材筍竹基地,建成了全國產能最大的筍竹加工廠;生豬產業通過市級龍頭企業忠縣德康農牧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家庭農場”發展模式,推動50萬頭生豬產業一體化項目建設,帶動合作家庭農場35個,常年存欄母豬10萬余頭,年出欄生豬19萬頭,年銷售額達5.5億元。

據統計,引育市場主體,忠縣提質發展山地特色效益農業87.49萬畝,綠色、有機食品達103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覆蓋率達100%,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覆蓋率達100%。

做精產品加工 向品質和品牌要口碑要效益

1月5日,亞太地區最大的NFC鮮冷橙汁原料生產線在位于忠縣新立鎮的三峽建設集團重慶派森百橙汁公司建成試運行。

“增加果農收入,降低環境污染。”三峽建設集團副總裁沈洋介紹,此前該公司僅有NFC鮮冷橙汁商品生產線,年加工能力只有1萬噸,30%的商品等外果既不能鮮銷,也未能加工。他說,“新生產線投資1.1億元,年生產能力達5萬噸,可帶動渝東南、渝東北柑橘基地商品等外果加工。”

忠縣利用豐富的柑橘產業基礎,緊緊圍繞柑橘加工業做文章,培育了重慶派森百橙汁公司、重慶鮮果集橙汁公司等2家NFC橙汁加工廠,實現年加工鮮果柑橘5萬噸,生產橙汁2萬噸,是當前亞洲最大的鮮冷橙汁加工基地,同時培育2家橙皮處理廠,建成了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再到榨干吃盡”完整加工產業鏈。

“忠縣已納入中國(重慶)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總體規劃范圍。”李浩介紹,依托豐富的資源稟賦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忠縣構建起以糧油、柑橘、筍竹等為主導產業的生產加工體系,忠縣農產品加工示范園由農副產品加工園區、大渡口農產品加工園區、李子溝農產品加工園區、三岔灣橙汁加工園區等4個組團組成,主要發展果蔬(柑橘)、糧油等主導加工產業。他說,“做精產品加工,向品質和品牌要口碑要效益。”

金沙河集團是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掛面產銷量全國排名第一。2021年9月29日,金沙河集團與忠縣簽訂協議,在忠縣新生港投資15億元實施年加工100萬噸小麥項目,建設西南地區最大面條加工基地。一年后,項目建成投產,既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又助力忠縣大力發展港口經濟。

在忠縣,每一個產業基地,都有一批精深加工企業。依托筍竹基地,忠縣培育了全倫生態農業、瑞竹農業等8家竹加工企業,建成年加工12萬噸鮮竹筍原材料及物流配送項目等5條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以及年產2億只環保餐具餐盒生產線,并擁有“佰忠源”“瑞竹”“竹之郎”等竹產品商標品牌,逐漸形成“產、加、銷、研、學、旅”一體化產業體系。

“優質水稻、高蛋白大豆、油菜等主要糧油作物均已實現初級加工產業化。”忠縣農業農村委副主任王柏勝介紹,忠縣建成了智能化優質大米生產線,年產5000噸湯圓粉、1500噸陰米生產線各一條;忠州腐乳釀造有限公司不但建起年產豆腐乳1.5萬噸生產線,還建有游客接待中心。他說,“我們還擁有‘齡童貢米’‘西廂閣湯圓粉’‘忠味堂’等知名糧油品牌。”

截至目前,忠縣累計培育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4家,加工示范企業12家,重慶名牌農產品34個,忠縣桔橙、忠縣東坡陰米、忠縣蜂糖李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忠橙”品牌價值達到17.9億元。

2022年,忠縣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預計為41億元,同比增速11.5%。

拓寬電商渠道 培育電商主體帶動增收致富

1月4日,投資2億元的農特產品綜合加工及銷售項目落戶忠縣磨子工業園區。

忠縣磨子土家族鄉是重慶市紀委監委幫扶集團幫扶的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此次簽約的重慶野山珍商貿公司(以下簡稱“野山珍商貿公司”)早在一年前就聯合磨子鄉創立“磨珍源”品牌,打造“山水磨子”咨詢發布及農產品銷售平臺,幫助忠縣銷售農產品總1500萬元。

簽字儀式上,忠縣國有平臺忠縣暢達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還與野山珍商貿公司合作,協助企業獲得“忠州橙汁”“忠橙”等忠縣范圍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使用授權,做大縣域農產品銷售市場。

“促進龍頭企業上規模、上水平,更好帶動群眾致富增收。”忠縣相關負責人稱,深耕產銷對接、農超對接,積極探索消費幫扶新模式,為忠縣農特產品拓寬好渠道、打造好品牌。“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有效對接,助推忠縣農特產品提升品牌價值。”

圍繞產業補鏈強鏈,忠縣助推“互聯網+柑橘”出村進城試點工作,上線柑橘網,建成城市版和田園版“超級供應鏈+直播電商孵化基地”,聯合中國柑橘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建成重慶忠縣、廣西荔浦、福建永定等18家地推運營中心,建設柑橘小站5家,會員果園17家。

現在,柑橘網線上用戶數4.5萬,線上交易額累計突破60億元,金融貸款累計2.5億元,服務金融用戶數1000多個,服務柑橘基地389萬畝。

與此同時,忠縣還積極培育電商運營主體,先后開展電商人才精準孵化培訓、抖音直播電商培訓、郵政助力“忠橙”銷售、柑橘出口等培訓,培訓本地柑橘企業、加工企業、電商企業等業主332人次。

馬灌鎮電商中心本土主播敬雪露,是當地培養起來的電商人才。她既堅守直播間,又深入農家院落、產業基地,協助馬灌鎮培育打造了“管得寬”無花果系列產品、“佰忠源”竹筍產品、“桑之戀”桑葉加工食品、“古唐農”紅糖、“飯飄香”大米等近50余種本土特色品牌。

這些新成長起來的電商人才,不但借助網絡推銷農產品,還通過社交媒體“賣風景”。在拔山鎮阿金河鄉村公園,本土人才何巧麗打造“柔軟阿金時光”社交媒體,推介鄉村旅游。去年,阿金河鄉村公園接待游客達30萬人次。

此外,忠縣還積極參加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西洽會、亞果會、重慶柑橘進山東等全國性展示展銷會、產銷對接會,不斷拓寬銷售渠道。

去年,忠縣開展消費幫扶活動32場,完成消費幫扶11370.9萬元。預計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43億元,網絡零售額超22億元,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77億元。

關鍵詞: 集體經濟 智慧農業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v 風信子代表什么?水色風信子的花語是什么? 2023-05-10
v 芒果是哪個季節水果?芒果冬天吃是反季嗎? 2023-05-10
v 南燭是什么花?南燭的花語是什么? 2023-05-10
v 百合花是什么季節開放的?百合花生長習性是什么? 2023-05-10
v 黃風鈴花的花語和寓意是什么?黃風鈴花的花期有多長? 2023-05-10
v 可卡英因是什么?可卡英因從什么植物中提取? 2023-05-10
v 花兒為什么會開?如何維持花兒的健康和美麗? 2023-05-10
v 椰子是靠什么傳播種子的?椰子有什么特點? 2023-05-10
v 養玫瑰花束的步驟是什么?收到的玫瑰花怎么養久一點? 2023-05-10
v 竹子喜歡酸性還是堿性?盆栽竹子怎么養殖? 2023-05-10
v 滿天星冬季如何養護?滿天星怎么修剪? 2023-05-10
v 滿天星怕凍嗎?滿天星凍傷了怎么辦? 2023-05-10
v 石榴扦插樹枝什么時候?石榴的枝條扦插方法有哪些? 2023-05-10
v 水仙花的花期有多久?水仙花花期怎么養護? 2023-05-10
v 幾度能凍死香菜?香菜根能種出香菜嗎? 2023-05-10
v 杜鵑花什么時候適合移栽?杜鵑花的移栽方法是什么? 2023-05-10
v 月季花幾月修剪?月季花如何修剪? 2023-05-10
v 蘭花象征什么精神品質?蘭花有什么觀賞價值? 2023-05-10
v 曇花開多久就敗了?曇花的生長習性是什么? 2023-05-10
v 銀柳是干養還是水培?銀柳生長習性是什么? 2023-05-10
v 楓葉的特點是什么?楓葉為什么會變紅? 2023-05-10
v 番石榴是石榴嗎?番石榴和石榴有什么區別呢? 2023-05-10
v 四季牡丹的生長習性是什么呢?四季牡丹怎么養護呢? 2023-05-10
v 麒麟的繁殖期是幾月份?麒麟繁殖應該注意什么? 2023-05-10
v 銀杏樹多少年結果?銀杏樹生長習性是什么? 2023-05-10
v 銀杏樹的特點是什么?國樹為什么是銀杏樹? 2023-05-10
v 荊草長什么樣?荊草生長的地方是有黃金嗎? 2023-05-10
v 向日葵會跟著太陽轉嗎?向日葵為什么跟著太陽轉? 2023-05-10
v 向日葵的花語是什么?向日葵的花期是什么時候? 2023-05-10
v 為什么香草豆莢這么貴?香草豆莢有著怎樣的營養價值? 2023-05-10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