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要聞:凝心聚力謀發展 種業振興勢頭足 ——第十九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綜述

2023-03-28 12:17:34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2021年以來,隨著種業振興行動全面推進,我國種業發展實現提檔加速,有哪些新品種、新技術應運而生?3月17日-19日,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場館內,金黃的玉米棒、飽滿的稻穗堆滿展臺,琳瑯滿目的瓜果蔬菜滿屋飄香,手機一拍就可自動識別上百余品種、種子數量和千粒重的智能App引人駐足,大屏幕上可視化數據展示著“數字制種基地”的生產情況……在這里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暨第十九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現場,氣氛熱烈,人流如織。


【資料圖】

本屆大會與2023中國天津種業振興大會、天津國際種業博覽會聯合舉辦。寬闊的展廳內,集中展示了玉米、水稻、小麥、谷子、西甜瓜、胡蘿卜、結球甘藍等1000個作物新品種及種子智能新技術、新裝備,眾多來自種業產業鏈上下游的各地經銷商、種植大戶、合作社紛至沓來,渴望從這場大會中尋求合作,共謀發展。  

打通全產業鏈 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集中亮相

展會上,先正達、中農發、大北農等49家“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國家農作物種子陣型企業攜新優品種悉數亮相,中國農科院、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等50余家各級種業科研單位,首次集中舉辦小麥、玉米、水稻等近30項農作物種業科研成果展。

會上,還首次舉辦種業基地需求對接活動,福建三明、寧夏青銅峽等70多個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發布了制種基地發展潛力、扶持政策及合作需求,搭建了種業基地與優勢企業合作橋梁。

在大會開幕式上,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與天津市農科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強強聯合開展現場合作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展區,天津市農科院與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及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組成的“科研朋友圈”,吸引了大量參會企業和農戶。

“我們自主研發的黃瓜品種‘中農脆玉3號’現在河北廊坊基地種植示范,當地通過電商和社區團購,幫助我們開展品種推廣。”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蔬種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客戶經理張叢瑩介紹,近年來,該研究所與天津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在新品種研發、示范推廣上一直合作緊密,為豐富京津冀“菜籃子”“果盤子”增添了不少新優品種。

除了品種區交易活躍,促進種業發展配套服務的企業展位前也十分火爆。參會的農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周榮說:“會上來咨詢‘惠農通’和‘惠農e貸’的企業特別多。我們在線上產品中創新推出稻農貸、養豬貸、養蝦貸、菇農貸,起點貸款額度3000元,貸款有效期最長5年,將用于滿足不同領域生產經營主體的資金需求。”  

權威發布最新信息 引導行業“主動求變”

聚焦中央種業振興行動重要目標任務,大會同期舉辦推進種業振興信息發布會,集中介紹了種業領域最新政策、法律法規、年度品種創新、基地建設、種子供需形勢等行業最新信息,還權威發布了2022年三大主糧新品種核心展示評價結果和2021年度主要糧油作物推廣面積前10大品種名單,為穩糧擴油推介了優良品種。

近年來,針對品種“同質化”和“仿種子”問題,農業農村部新修訂了水稻、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并開展了非主要農作物品種清理工作。農業農村部品種管理處處長陶偉國介紹,從2022年國家級水稻、玉米品種審定結果看,實施新標準取得了預期效果,水稻品種審定通過率26%,下降了15個百分點,玉米品種審定通過率23%,下降了38個百分點,審定數量由快速增長開始轉向平穩回落。

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沒有嚴格的品種保護,就沒有良種創新的好成果和連年豐收的好局面。“我國五大主要農作物70%以上的主導品種都申請了品種保護。”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植物新品種保護處處長唐浩認為,新品種保護制度不但促進了育種創新,還加速了新品種的轉化運用。“目前,中心共辦理了53項品種股權的質押備案,企業以品種全質押貸款金額達到了3.5億元。”

2022年,種子打假護權的一大利器——“DNA指紋公共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承辦單位,全國農技中心種子檢驗處處長金石橋分析,接下來,以平臺為基礎,將逐步構建起品種“身份證”制度,為種業市場監管、種業科研企業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重要保障。

種子質量管理是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基礎保障。會上,金石橋介紹,面向種業振興目標要求,推動種子檢驗認證工作,我國即將實施種子質量認證制度,將在保障種子質量,提升作物單產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聚焦行業發展趨勢 研討科技前沿熱點

在同期舉辦的小站稻種植業論壇上,現場座無虛席,多位業內專家的創新成果引起了糧食作物研究學者和生產企業的關注。“從四大糧食作物增產趨勢看,雜交育種成效在水稻上發展最快。”美國科學院院士鄧興旺在主旨報告《主糧作物第三代雜交育種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中介紹了第三代雜交育種技術“容易用、低成本、無風險”等方面優勢。

智慧農業設備在種子產業鏈各環節都有何運用?“配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智能旋耕機,旋耕14畝地僅用時38分鐘,完成后還能自動入庫。”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生動講解了多個無人農場通過智慧農業實現智能管理的場景——在智能耕地環節,通過衛星信號可展示不同地塊位置土壤阻力情況;在雜交稻制種時,利用無人機飛行氣流為水稻進行授粉;收獲時,導航水稻收獲系統能在地塊收割同時完成跟車卸糧……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力擴種大豆油料,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展會期間,同期舉辦的大豆油料論壇備受關注。

針對大豆油料供給短板,如何利用科技來實現產能提升?“要運用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化和智慧育種來發展種業,將現代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結合并應用到大豆育種全過程,按照不同種植方式,不同加工需求選育高產優質抗耐逆境的前瞻性品種,提振我國大豆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對中國大豆種業4.0創新發展提出了新理念新策略。

提高油料自給率,開發、修復鹽堿地或可為解決糧豆爭地矛盾提供新思路。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介紹,團隊培育的耐鹽堿油菜“華油雜62”可在pH值8.5-9.0鹽濃度0.2%-0.4%的東北蘇打鹽堿地上正常生長。深翻作綠肥,可將鹽堿地荒地改良為質量中等良田。“耐鹽堿油菜品種又可實現菜用、飼用、肥用兼用,在改良鹽堿地的同時,也可獲得較高的種植效益。”

本屆大會論壇環節開設的種業投資、種業保險、知識產權保護、大豆油料、小站稻種業、蔬菜種業等專題論壇上,多名院士專家針對行業發展痛點、熱點問題等開展了多場精彩報告和互動對話,研討科技前沿發展,分享創新發展經驗,吸引著眾多從業者、經營者從碰撞交流中,迎接行業的變革與挑戰,探尋著行業發展的新契機。

關鍵詞: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v 風信子代表什么?水色風信子的花語是什么? 2023-05-10
v 芒果是哪個季節水果?芒果冬天吃是反季嗎? 2023-05-10
v 南燭是什么花?南燭的花語是什么? 2023-05-10
v 百合花是什么季節開放的?百合花生長習性是什么? 2023-05-10
v 黃風鈴花的花語和寓意是什么?黃風鈴花的花期有多長? 2023-05-10
v 可卡英因是什么?可卡英因從什么植物中提取? 2023-05-10
v 花兒為什么會開?如何維持花兒的健康和美麗? 2023-05-10
v 椰子是靠什么傳播種子的?椰子有什么特點? 2023-05-10
v 養玫瑰花束的步驟是什么?收到的玫瑰花怎么養久一點? 2023-05-10
v 竹子喜歡酸性還是堿性?盆栽竹子怎么養殖? 2023-05-10
v 滿天星冬季如何養護?滿天星怎么修剪? 2023-05-10
v 滿天星怕凍嗎?滿天星凍傷了怎么辦? 2023-05-10
v 石榴扦插樹枝什么時候?石榴的枝條扦插方法有哪些? 2023-05-10
v 水仙花的花期有多久?水仙花花期怎么養護? 2023-05-10
v 幾度能凍死香菜?香菜根能種出香菜嗎? 2023-05-10
v 杜鵑花什么時候適合移栽?杜鵑花的移栽方法是什么? 2023-05-10
v 月季花幾月修剪?月季花如何修剪? 2023-05-10
v 蘭花象征什么精神品質?蘭花有什么觀賞價值? 2023-05-10
v 曇花開多久就敗了?曇花的生長習性是什么? 2023-05-10
v 銀柳是干養還是水培?銀柳生長習性是什么? 2023-05-10
v 楓葉的特點是什么?楓葉為什么會變紅? 2023-05-10
v 番石榴是石榴嗎?番石榴和石榴有什么區別呢? 2023-05-10
v 四季牡丹的生長習性是什么呢?四季牡丹怎么養護呢? 2023-05-10
v 麒麟的繁殖期是幾月份?麒麟繁殖應該注意什么? 2023-05-10
v 銀杏樹多少年結果?銀杏樹生長習性是什么? 2023-05-10
v 銀杏樹的特點是什么?國樹為什么是銀杏樹? 2023-05-10
v 荊草長什么樣?荊草生長的地方是有黃金嗎? 2023-05-10
v 向日葵會跟著太陽轉嗎?向日葵為什么跟著太陽轉? 2023-05-10
v 向日葵的花語是什么?向日葵的花期是什么時候? 2023-05-10
v 為什么香草豆莢這么貴?香草豆莢有著怎樣的營養價值? 2023-05-10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