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和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聯合主辦了一場農業數字技術應用創新論壇,數字農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大會同時舉行。會上,宣布成立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可控農業專委會,并啟動《可控農業人才能力等級與評價規范》的團體標準編制工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舉向業內拋出了關于數字農業人才培養所要關注的方向。
其一,職業教育人才的精準對接和支持對于數字農業發展變得十分緊迫。
其二,產教融合成為數字農業共同體建設不可缺少的內容。
其三,針對數字農業的人才測評亟待形成融入教學及行業培養的規范和標準。
一
相對“智慧城市”而言,“數字農業”或“智慧鄉村”的提出略晚。但當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或空間導航系統等技術通用于支撐農業農村數字化開發時,融合之下便很快迎來快速發展期。
業內人士將其視為“新賽道”,在上海而言,至少基于三點:
第一,新的政策導向。在《上海市“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將“夯實數字農業發展基礎”“推動5G與智慧農業等垂直領域深度融合”等列為工作任務,要求深化數字農業建設,推進農業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促進智能機器人在現代都市農業等領域推廣應用等。
第二,新的需求導向。都市現代農業農村發展與數字科技生產“碰撞”所帶來的改變和轉型將是革命性的,不僅有效助推綠色農業發展,也會觸發新產業、新業態的融合,帶來鄉村治理效能的全面升級。
第三,新的技術導向。基于先進技術所建立的強大的農業農村數據庫,只有轉化為生產資料,進而推動生產力的提升,才能觸發其應用價值的最大化,而新技術的應用正是讓這些數據資源實現從生產資料到生產力的加速轉化。
在這樣的產業轉型與探索背景下,與此相關的行業或領域紛紛將破題的關鍵聚焦在數字農業“共同體”建設上。
二
“產教融合”并非新興話題,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水平的農業復合型人才;反過來,產教融合的程度成為衡量農業職業教育是否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出現,顯得順理成章。
然而,產教融合長期普遍存在著企業與高校“冷熱不均”對接難的問題。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會長、博士生導師馬樹超在談及“產教融合”時直接指出了這一點。
“熱”是明顯的。農業企業訴求越發明確,迫切需要大量在教學、實踐與科研融合中培養起來的人才,直接融入到農業應用的環境和場景中來;高校教學目標也越發明確,期待農業人才在高質量就業中為未來農業發展真正發揮出重要作用。
但為何又“冷”?高校培養的人才能否精準輸送到農業企業,企業與高校能否在同一語境中實現對話與互通,仍然還存在信息不對等、需求不對等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農業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現代農業產業需求側匹配度并不高。
那么,“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提出,究竟是概念上的曇花一現,還是能夠成為可持續性的平臺和紐帶?此次大會上,筆者看到來自政府、高校、企業、行業與研究機構等多方達成的“共識”。
“共識”來自于對產教融合共同體核心價值的理解:
這是一個戰略共同體。從戰略思維看待數字農業和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在體系化建設層面,讓農業職業教育在數字農業所處的真實社會環境中尋求自身價值,實現校地互動、區域聯動。
這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在鄉村振興和科技創新中尋找各方的利益共同點,在多元主體之間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共同應對數字農業領域的機遇與挑戰。
這是一個思想共同體。產教融合要落實落地,還在于來自教學與實踐一線的核心師資的融合,在于多方專家、業界精英與優秀教師等保持對職業教育培養的同頻共振,實現觀念和理念的深度融合。
這也是一個實體共同體。大會明確提出要推動關于教育鏈、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和價值鏈的“五鏈”實體融合,實現教育資源核心內容的聯合開發,創新“校中廠、廠中校”模式等。
基于這些“共識”,來自教學、科研和上下游企業等首批7家產教融合共同體成員單位,將側重于數字農業重點領域的跨區域探索,以推進制度體系設計的創新和辦學模式的創新。
三
各方期待這一平臺能夠在數字農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期,盡早發揮新作用和新價值,“數字農匠”的培養策略由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蔡紅在會上提出。若將“數字農匠”理解為產教融合共同體聯合培養的重要目標,那么,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具體路徑,更好地理解和推動數字農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創新探索。
筆者認為,有這樣幾個“亮點”值得關注:
注重數字農業“學徒制”培養。比如,圍繞都市可控農業打造專業群,立足重點企業需求開設“園區型”特色現代學徒制班級;推進“委托班、訂單班、合作班”等人才按需培養模式;推進“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
注重數字農業“教改”深化。注重教師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提升,推進項目式、模塊化的教師團隊建設,重構專業群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同步打造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推進適用于新課堂的教學方式方法改革。
注重數字農業技術與社會服務。借助可控數字農業專業群的智力與技術優勢,依托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和產業學院,探索建立在數字農業產教融合方向的技術與社會服務體系,以新農科服務參與鄉村振興的行業實踐。
關鍵詞: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州大力推進政策兌現集成服務模式 累計辦理業務逾3.37萬件 |
觀致汽車被列入消費黑名單 車主權益如何保障? |
釣魚郵件盯上了哪些公司?為何能用公司域名? |
馬蹄蓮的寓意是什么?馬蹄蓮生長習性是什么? |
三葉鬼針草是什么?三葉鬼針草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
櫻桃樹是先開花還是先長葉?桃樹開花不結果是什么原因? |
楊樹是什么樹?楊樹毛絮什么時候結束? |
觀音蓮的繁殖方法是什么樣的?觀音蓮怎樣養殖? |
康乃馨的寓意是什么?康乃馨適合送給誰? |
綠植爬山虎有毒嗎?如何保養爬山虎? |
東北地區適合種植的樹種有哪些?適合東北的綠化苗木有哪些? |
臘梅種子怎么種?什么時候種臘梅種子? |
毛竹種子怎么種植?毛竹種子的種植時間是什么時候? |
杉樹指什么?杉樹有哪些種類? |
活化石是什么?活化石有哪些? |
奇異果和獼猴桃是同一種水果嗎?獼猴桃有哪些種類? |
草本植物是什么?草本植物有哪些? |
芭樂有什么功效?芭樂是什么?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