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兵:梨視頻要成為互聯網上的一股清流

2016-10-25 15:59:21    來源:

理想主義者邱兵,現在成了“野蠻人”邱兵。

這位“野蠻人”要打一場文明的戰爭。

10月底,邱兵的創業項目梨視頻亮相在即。媒體同仁們早就好奇,邱兵會種出一顆什么滋味的“梨”?

最近,在梨視頻位于北京的臨時基地,邱兵與傳媒評論首次談論新產品,談論他們這群正以淺薄已知搏擊廣闊未知的野蠻人。

他曾引用《詩經》里的句子描述創業的忐忑心境: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新技術,媒體人自我的身份體認普遍游移不定,誰也無法辨認,何處是最后的新世界。

邱兵試圖擁抱那些陌生的技術,但也不愿為技術裹挾。如果用一句話評價梨視頻,或許可以說:這款邱式“人工”智能應用,是在技術加持下最關注這個時代人的價值取向的產品。

“梨”之APP:上線后每天至少500條優質短視頻

很快,我們就能看到,邱兵會為梨視頻的上線,撰寫一篇情懷文,還是拍攝一支情懷片?

假使他依然選擇前一種方式,那么,這可能會是梨視頻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最后一篇文章。

闖入短視頻新風口,邱兵非常明確的一點是,必須告別紙媒人身上的文字情結。用一句流行的雞湯來說,就是當下不雜、既過不戀。

“最早紙媒做網站,并不徹底,還是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報紙身上,只是設立了一個網絡部。后來做客戶端,相對徹底一點?,F在短視頻是風口,客戶端都在切入視頻,設置一個新的頻道,想試試水,但文字的內容也有。說到底,還是在觀望。”

邱兵認為,既然做短視頻,那就得把其他內容形態徹底拋棄。將來客戶端里面的內容,全部用視覺表達,只在每個視頻下面添加100字左右的文案說明。

盡管國外已有類似對標產品,但讓國內用戶完全通過可視化的方式來了解資訊,市場或許還需要一個培育期。這樣不留余地,是不是一條最合理的路?

但邱兵的基本判斷是,值得一搏。

“現在有一些垂直領域的短視頻做得比較成功,但像我們這樣去做APP的,蠻少。第一,很多人考慮到資金問題,心里就會打咯噔,因為投入太大了。第二,專業上還是有一定的門檻。我們其實對這個領域也很陌生,但我們這幫人比較野蠻,敢殺進去。至于市場的反應,需要在做的過程中去不斷地觀察、檢驗。”

梨視頻希望提供給用戶的,并非形式龐雜的選擇,而是更專注、極致的體驗。出品的短視頻力求高度適配移動端。

“我們的有些員工之前會說,我做的這段視頻,前往PC端觀賞效果更佳。我覺得這是廢話。既然做的是移動互聯網,為什么要讓人去PC端看?我們要做的短視頻就是最適合在移動端觀賞的,如果在移動端上失敗了,就是失敗了。”

目前,梨視頻尚在內測中。邱兵覺得,從體驗上來講,基本是過關的,應該可以打60分。在內容方面,產品一上線,每日可發布500條以上經過精剪的短視頻,其中大約有100條原創內容,這樣的體量在國外的同類產品中應該也很少見。

他還透露,團隊也在嘗試制作更多更適合手機觀看和分享的豎視頻。

“梨”之技術:引進智能視頻剪刀手

前些天,邱兵看見阿里的王帥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大意是說馬云評價王堅的一本書,用的是上個世紀的包裝,講的是下個世紀的問題。邱兵覺得還蠻酷的,他說:感覺我們是上個世紀的報人,妄圖要做下個世紀的產品。這話調侃了自己,標榜了產品。

與以往的經歷不同,邱兵這次玩的不光是內容,他還真刀真槍地搗騰技術。不單是拍攝剪輯這樣的視頻制作技術,更有理科生才玩得轉的個性化推薦算法。

這一次,邱兵顯然希望能在技術上掌握主動權。他組建了頗為整齊的技術團隊。目前240余人的團隊中,技術人員大約有50名。為了提高梨視頻內容生產的效率,他在美國尋找技術合作,引進智能化的視頻剪刀手。

“我們一般剪輯一段視頻,起碼兩個小時?,F在,我們和美國一個科技公司簽了合作協議,引進了一項用機器剪視頻的技術。你只要在它的媒智庫里打進關鍵詞,比如希拉里、身體、肺炎,只需要15分鐘,這個視頻就制作好了,完全自動化、智能化。”

此前,也有類似人工智能技術——機器新聞寫作,曾引發媒體圈的廣泛討論。至今,“機器人記者”,還是一項實驗性的產品,尚未有媒體真正使用這項技術來規模化生產新聞。邱兵引進智能剪輯技術,是否真能應用于梨視頻的生產流程?

“想要靠這個機器制作一條很牛的短視頻,做不到。但是基本信息的剪輯,完全可以實現。比如,泰國國王去世,鮑勃·迪倫獲諾貝爾獎,我要第一時間上傳信息,我的主要訴求不是追求視頻的精致程度,這個時候,使用機器,發布速度會非???。”

邱兵預計,這項技術投入,會對梨視頻的基礎產量有很大幫助。

“梨”之內容源:“人工”聚合

不過,邱兵并非要轉型為徹頭徹尾的技術派。在對技術的使用上,他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畢竟,內容,才是他最大的底牌。

梨視頻APP也做內容聚合,但此“聚合”非彼“聚合”。邱兵的打法與別不同。他老老實實地去國外購買大量的視頻版權,然后用關鍵詞進行初選,動用一批后期人員,一一剪輯,再上傳到自己的平臺。

有人質疑,現在大家都玩機器抓取,你這樣做是不是吃力不討好?也有人開他玩笑,邱兵這人就是喜歡玩這種最苦的、沒什么收益的模式。

對此,邱兵有不同的想法。他認為,抓取也好聚合也罷,得有大量優質的內容源。但在短視頻領域,目前國內還沒有什么好的內容,個別自媒體做得不錯,但相對量很小。過于依賴機器抓取,只會損害平臺的內容品質和用戶體驗。

“我每天看很多客戶端上的短視頻,光是一輛大卡車撞死一個人的監控視頻,我一天得看到六七回,各個平臺都會抓來用。視頻制作多少有點小門檻,現在就沒有多少真正質量比較好的短視頻,貨源是很不夠的。技術再好,抓來抓去也只有這么點內容。”

即使購買了版權的視頻內容,梨視頻抓取過來之后,也會全部精剪。一是為了不浪費用戶的時間,二是為了讓觀賞更便捷、舒適。

“我去視頻平臺里面看短視頻,但其實我沒那么多時間,一點開,看到時長兩分半,我肯定就關掉了。這就提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要把它剪短,最好是30秒以內;第二,抓取過來的短視頻,原先的標題,很多都沒有信息量,那我就要把視頻里面最核心的信息拎出來,重新制作標題,便于你篩選,附一段精煉的簡介,把你看視頻的興趣挑起來。”

基于豐富內容源的考慮,梨視頻還將上線一個全球拍客系統。用戶在APP上可以看到拍客在哪個地方,24小時內拍過什么。

眼下,平臺方對短視頻創作者資源的爭奪日益激烈。9月,秒拍啟動“創作者平臺”,今日頭條宣稱豪擲10億元扶持短視頻創作者。梨視頻雖未面市,卻已提前布局。目前,梨視頻已網羅總計3100名拍客,遍及國內每個區域以及國外520個城市。

不過,在吸納短視頻創作者的初衷和具體方案上,梨視頻與其他技術平臺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拍客不是一個新的說法,但以往,它只是某個平臺、機構商業運營的一種形式,不太會在業務上跟平臺形成互動。這次,梨視頻花了大力氣來搭建拍客系統,是希望它成為我們視頻拍攝和創作的骨架。我們的團隊跟拍客之間會有緊密的溝通,比如幫他們策劃選題和角度。”

在邱兵團隊的設計中,作為一家專業的內容生產機構,梨視頻與UGC創作者之間的關聯,不應只系于流量和收入,更重要的是,在專業性和價值觀上,形成高度的協同交互。

與版權內容的“聚合”相似,這個拍客系統的運行模式看上去并不輕便,需要平臺付出一定的管理和溝通成本。但邱兵反對完全放任自流的UGC,他認為那樣會產生大量無效的推送。

邱兵意在打造更符合梨視頻拍攝標準和價值追求的短視頻創作者生態。他說,如果運轉得當,能事半功倍。

“如果這個拍客的體系從3100人繁殖到30000人,那可供選擇的素材會很多。而且,這些拍客一直在看這個平臺上的短視頻,他大概會知道你需要什么,逐步會根據你的標準來制作內容,平臺需要進行的人工干預也會越來越少。假設梨視頻現在每天的選擇面只有200條,將來放大到2000條甚至上萬條,就有可能發展為一個比較良性的狀態。”

未來,拍客系統會成為梨視頻內容生產的一個重要抓手;而這些拍客本身,也會在平臺得到孵化,沉淀粉絲,培育IP,探索商業化的可能性。

“梨”之原創:做互聯網上的一股清流

邱兵提出的“人工”聚合,本質上有賴于梨視頻團隊自身的原創能力。

業界不斷有人猜測,邱兵打算怎么做新聞短視頻。事實上,梨視頻鎖定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聞,準確地講,是資訊,并且資訊的覆蓋面會比一般的新聞客戶端廣泛得多。

“如果完全專注于新聞,我就不會出來創業了。我們一早就想好,要做一個內容比較輕、比較圓潤的東西。以前我們熱衷做即時資訊,突發事件、熱點新聞等,現在會關注更多年輕人覺得有趣、有價值、有服務性的資訊,甚至包括雞湯、勵志。像我們前期跟著奧運熱點做的《亞軍》,已經算最接近新聞的內容了。”

在邱兵看來,國內許多媒體平臺承載的功能是不一樣的,比如財新做重磅和深度,澎湃專注時政與思想,梨視頻如果再跟著走,做一個視頻版的財新或澎湃,完全沒有意義。

邱兵希望團隊拓寬原創的視角。

他很喜歡團隊最近出爐的一集短視頻,拍的是一家三代煤礦礦工。這樣的角度,如果用文字去寫會比較無聊,因為沒有什么爆點,電視拍半個小時,太平緩,也沒什么人看,但用短視頻拍兩三分鐘,就剛剛好,而且也很有力度。邱兵建議團隊去拍一個系列,每個家庭都是三代做同一個職業,他說,拍完100集,能很好地呈現中國這一個世紀的縮影。

再比如,制作一些政策的輕解讀。邱兵記得,有一個短視頻拍的是北京的學區房。鏡頭一開始,就是一個教育專家站在北京一幢很破的樓前,告訴你這個樓值4.8億,然后拉著弄堂里的老頭老太聊。他說,這種解讀生動有趣,因為這個房子一看就嚇一跳,文字的表達肯定沒有短視頻震撼。

關于內容的制作標準,邱兵坦言,團隊還在慢慢摸索和調整。

“7月底剛到梨視頻,他們有一些測試的視頻,我基本不敢看。后來,一共給總監們開過三四次比較大的會,大概每隔一個月的節奏,方向一次比一次明確。8月底,我開始有興趣跟他們聊一些子欄目,他們也有底氣跟我聊。9月底,有了一個‘負面清單’,哪些不能去拍,哪些細節不能用,我們已經比較明確了。”

可以說,梨視頻目前已經進入一個實戰階段。在實戰過程中,梨視頻團隊總結出很多碎片式的要求。比如,以前會拍船頭站著一只鳥這樣的空鏡頭,也拍過專家端坐著說話的畫面,這些靜態的敘事方式,都列入“負面清單”。再比如,很多人需要在關閉聲音的場合看視頻,那就要研究解決無聲環境下的信息接收問題,字幕必須做得很充分。

盡管,長于時政的邱兵團隊,轉戰短視頻,會在內容方向和敘事方式上發生比較大的轉變。但梨視頻總體的價值取向,還是會比較吻合邱兵一貫的個人氣質。他說,希望梨視頻是一款比較端莊、干凈的產品,成為互聯網上的一股清流。

對話:梨視頻最終要用數據說話

如果把當下國內媒體人的轉型故事影像化,我想,多少會有種沉郁的色彩占據著前景。邱兵和他的創業項目梨視頻,作為紙媒人轉場短視頻頗受矚目的個案,只是反映媒體轉型這一復雜敘事的一個視角。很難判斷,邱兵的這顆“梨”,是否能像那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一樣,顛倒眾生。但我們仍然希望,在這個故事的遠景中,可以隱約看見那道不知去向的微光,照亮自身未知的命運。

■ 傳媒評論 VS 邱兵

Q:你從紙媒到梨視頻大概3個月了,這段時間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A:我7月底正式到這里,覺得什么都是陌生的。過去,我們就是寫字的,連電視都沒有碰過。我們團隊有個比喻,說我們就像一群野蠻人一樣,殺到這個領域里面來。其實是很忐忑的。

Q:野蠻地殺進來,是沖著短視頻這個風口?你的這次創業,應該不是一個野蠻的決定。

A: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內心很想去嘗試新東西,無論是想應對新挑戰也好,還是迎接新浪潮也好。這是最強烈的原動力。

第二,我覺得一部經典電影的魅力幾十年不衰,比文字未必差。做短視頻,只是在表達方式上有些變化,但是內核沒有變。

第三,現在有一種去精英化的趨勢,我們受的新聞教育,我們的敘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比如,寫一篇5000字的文章,我會很得意,但其實到達率很低。當然也有一種比較自我的說法是,我影響了有影響力的人,但實際上,潛臺詞是我們的內容已經面臨到達不了的危險。在北上廣,或者我們接觸的人群里面,可能長文章還是有一定的讀者。但是,像我回到我的故鄉,很少有人會看這些,我姐就跟我說,300字以上就不要看了,但她很能接受短視頻,尤其是 30秒以內的短視頻。我們不是完全去迎合,但也要順應這個潮流去做點東西。

第四,我做了兩年的新媒體,但其實還是很傳統。該懂的我早就懂了,比如改標題、把關。那我不懂的呢,還是啥也不懂。比如技術,我是門都沒摸著,所以他們讓我參加什么論壇,我就不愿意去,因為我聽不懂,英文我也不懂,術語也聽不懂。資本,我也是一點都不懂。我不希望自己一直毫無進步,我這個年齡,還有本錢出來拼一下。所以,這次,我還蠻仔細地去搭建技術團隊,也有資本的合作,我覺得接觸這些很值,媒體人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性格,總是要掌握新知嘛。梨視頻現在的團隊里面,想接觸新知,讓自己不掉隊,這種心態是很普遍的。我的核心層,他們幾乎沒有跟我談過收入。

Q:真正進入了這個領域,你對短視頻的認識跟原來有沒有什么不一樣?

A:傳媒,不管你是紙媒、廣播、電視,里面總有一些共同的脈絡和邏輯。你的價值取向、三觀是一個基礎,至于怎么去表達,每個人都不是專家,但每個人也都是專家。我們這幫小野蠻人是做內容的,以前看視頻,也會有自己的評判標準?,F在,最重要的是學習能力,要把對好壞的判斷,變成具體的操作。

Q:你覺得紙媒人去做短視頻,有什么優勢嗎?

A:劣勢有很多,優勢還真沒什么。當然,事是人做出來的。我們首先要把身段放下來,該學的得去學;第二,得準備好被質疑;第三,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想好失敗了之后怎么辦。

我跟一個朋友在美國聊了一段時間,他說,探討那么多東西都沒啥價值,最關鍵的就是一個問題:如果你輸得精光,之前的東西都歸零,應該怎么辦?我說如果失敗了,是不是可以再爬格子,寫點酸文章,一個月肯定能掙兩萬多塊錢,我覺得我能夠接受這樣的生活。我朋友說,這你都想好了,那還猶豫個屁啊,抓緊辦吧。

我跟我們團隊的年輕人說,你20多歲來參與這個項目,不管成敗,在里面成長一兩年,肯定能學到東西。

Q:你是做內容出身的,做移動端產品,能跟得上互聯網的玩法嗎?

A:現在有一種說法,技術都在做大流量、大平臺,內容生產者就是做小而美,然后把內容賣給技術平臺。我個人覺得,這是內容生產者的一種托辭。當然,國內現在版權這方面不完善,對內容生產者來講確實很不公平。

就梨視頻來說,我們是做內容出身的,但我們要借用技術的力量,最終我們要用數據來說話。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是,要和任何一家大流量的平臺去拼數據。

Q:你們碰上了最好的投資人?

A:沒有之一?;蛘哒f,華人文化以及黎瑞剛先生是我們團隊唯一愿意追隨的投資人。

1994年,巴蒂斯圖塔是世界足壇最好的中鋒,當然馬拉多納才是阿根廷隊真正的隊長,巴蒂說:“只要老馬在我身后,我就會腳下生風。”

我們愿意把這句話送給黎先生。

關鍵詞: 清流 視頻 邱兵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v 2022理創大賽完滿收官,獲獎項目將獲配套資金 2023-01-12
v 翔豐華: 獨立董事關于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相關事項發表的獨立意見 全球速訊 2023-01-11
v 全球今熱點:創建手機游戲是手機游戲開發過程的10個基本階段 2023-01-11
v 陸金貸(大額專享)逾期3個月征信會怎么樣 2023-01-11
v 車厘子和櫻桃的營養價值一樣嗎?為什么車厘子比櫻桃貴很多? 2023-01-11
v 如何種植大田西瓜?種植大田西瓜高產的方法是什么? 2023-01-11
v 紅心和白心火龍果有什么區別?火龍果紅心和白心哪個更甜? 2023-01-11
v 玉蘭樹春天是先開花還是先長葉?家中適合種玉蘭花樹嗎? 2023-01-11
v 番茄主要病蟲害有哪些?怎么防治番茄的病蟲害? 2023-01-11
v 夾竹桃的毒性有多強?誤食夾竹桃會中毒死亡嗎? 2023-01-11
v 玉米深加工是什么意思?怎么進行玉米深加工? 2023-01-11
v 韭菜有哪些別稱?吃韭菜對人體有什么好處? 2023-01-11
v 絲瓜的主要產地在哪些地方?哪里的絲瓜品種最好? 2023-01-11
v 波爾多液是干什么的?波爾多液有毒副作用嗎? 2023-01-11
v 辣椒用什么葉面肥更高產?最好的辣椒葉面肥有哪些? 2023-01-11
v 天天快報!昆明交警發布最新提醒! 2023-01-11
v 新冠疫苗銷量大幅下滑 康泰生物2022年凈利預虧7600萬元-1.5億元_每日訊息 2023-01-10
v 23經開國發SCP002今日發布發行公告 2023-01-10
v 眾安小貸貸款逾期14個月多久上征信|全球要聞 2023-01-10
v 湖南投資1月10日快速上漲 2023-01-10
v 景業名邦集團(02231.HK):2023年到期7.5厘優先票據的交換要約提交屆滿 2023-01-10
v 全年收購糧食8000億斤左右 我國糧食市場供應充足 2023-01-10
v 天天觀點:又一著名央視主持落馬,因隱藏800個不雅視頻被抓,女警都看不下去了!! 2023-01-10
v 國光股份(002749.SZ):子公司擬2620.48萬元收購唐山晟紅51%股權 當前通訊 2023-01-10
v 黃瓜怎么種植產量高?如何提高黃瓜產量和品質 2023-01-10
v 谷子除草劑那個好?谷子除草劑能打第二遍嗎? 2023-01-10
v 金福菇高產栽培技術有哪些?種植金福菇的畝產效益如何? 2023-01-10
v 什么是毒韭菜?怎么辨別毒韭菜有什么危害? 2023-01-10
v 無花果為什么叫無花果?無花果種植時間和方法有哪些? 2023-01-10
v 油茶樹什么時候嫁接最好?油茶樹怎么嫁接有哪些方法? 2023-01-10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