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8日下午14:00,孫銅女士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辦了主題為“吃喝無小事,生活皆美學”的個人跨年演講。就如同她對生活美學的解讀,看似對仗工整、瑯瑯有聲的主標題下,有著一個十分具體、卻意外地很溫暖的副標題“美就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或許是“態度”二字突然拉近了美學和“我”之間的距離,讓人感到太多的意外之喜。懷揣著這份欣喜,聽孫銅女士將她的故事娓娓道來。

以前我認為:“生活美學”,四個字分開來看每一個都是簡單的小學級別,可一旦合在一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亦不向往之。那些能體驗生活美學的一定不是一般人,他們簡單一句問候是藝術理論,輕輕一個回首是哲學意趣;手邊擺的都是文人雅集,生活美學于我比較遠。
在聆聽此次演講前,這樣的想法伴隨了我太久太久。
孫銅女士告訴我們,生活美學從來不是天生驕傲、陽春白雪的。它可以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任何一個點點滴滴,可以發生在我們所有人平凡、普通的生活里。
“此刻,站在這里的我,特別的激動和幸福。就是一個信念,此刻的這一切就發生了,歷時不過3周時間。緣起,就是想為我過去的2019說點什么。”
沒有過多的形式、沒有太多的刻意,只是突然的一個念頭,碰巧這個念頭又深具分享價值。自然而然的,它就發生了,它就被我們見證了。正如美學,不是用來展示的,而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對外輸出的,而是用于向內投射、與內心深處的自己達成共識的。
演講開始,孫銅女士說:“我有很多的身份,和在座的各位一樣,其中一個對我來說很重要的身份就是:母親。我有一個兒子馬上10歲。我很感謝他來到生命中,讓我開始思考開始探索我是誰,我要為了他成為什么樣的人?”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孫銅女士很勇敢的像我們展示了她人生中最低谷階段的感受。面對婚姻的紅燈,是選擇獨自帶著小孩,還是局外人達成了共識的:為了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維持一個完整的家?最終,她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好這一切。
“用相信點亮自己,照亮我的孩子。”
這時候,孫銅女士給我們分享了她兒子小時候的一個故事:未經任何刻意調教,甚至是在她無意之中,看見一個兩歲孩子雙手捧杯敬茶的畫面,讓她感動流淚。這樣一個十分簡單卻很多人都忽略的姿勢,小小娃娃做的完全發自內心。
“什么是美?這就是美,這就是審美。審美是需要后天培養的嗎?當然不是,當我們完全將這個概念融入生活之后就自然而然發生的。這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原來,最好的教育就是你在做他在看。”
對于生活,孫總的2019過得越來越安心。經常有人說,只要開心就好。而她卻認為安心才更加重要和真實。

當提起自己的事業,孫銅女士淺笑著說:“皇城根兒底下喝茶的地方——妙云間。那是2017,只有一年的實時間,我們靠著自己對老祖宗留下的古老智慧的傳承,帶著自己對生活的熱愛,本著一切還本清源,對未來的探索,在大眾點評上拿到了四顆半星。我當時都不知道還可以刷單!(笑)”
“用美學點亮自己,照亮我的事業。”
雖然作為一個實體店,妙云間的反映相當不錯,孫銅女士最開始的初心是完全發自自己的一片赤誠,對東方美學的熱愛。雪上加霜,在籌建下一個實體店妙小院的時候,天時地利人和竟樣樣不占,相當程度的虧損給孫銅女士的創業之路鍍上了一層灰色。幸得身邊有一群朋友,他們的支持,加上孫銅女士本身的堅定,她深信,一定有辦法走過這段路。
后來她來到了深圳,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
一億中流的劉海峰老師告訴孫銅女士,即使他不看好文創的案子,但他在孫銅女士的產品上看到了靈魂。與劉老師在鳳凰谷的一席談話,無疑是孫銅女士事業上一個相對重要的轉折,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構建了她對自己事業走向的基本藍圖。
“從皇城根下走出來,不要天天喝茶了。走進企業,怎么去?需要你自己去探索,你的路只有你自己知道。”
原來孫銅女士所追尋的生活,并非只能偏安一隅、孤芳自賞,也可以走出皇城根兒,“救活”很多企業的。
正如劉海峰老師所言,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在2035年是歷史的一個黃金節點,也是大勢所趨。這樣一個背景下,大量具有中國文化符號的產品將形成一個個品牌,走向全球。在這黃金15年,建設一批具有賦能傳統產品或中國產品,增加其美學符號、東方符號以及文化屬性的機構,將成為巨大的歷史機遇。因此他對孫銅女士目前正在組建的東方美學賦能平臺給予厚望。真正幫助一些中國的企業及產品,給它們附加真正的東方符號,幫助它們走向全球。孫銅女士正在做的,是一份偉大的事業:為中國企業賦以正能,為商業世界注入美學。
孫銅女士堅定著自己的事業方向,即將中國傳統美學要素注入品牌,提升品牌價值,通過設計落地,實現商業重構。然后,商圈發現,一群冷冰冰的企業家之中,真真需要這樣一個她,永遠懷抱赤子之心,攜著這份來自古老時代的傳承,將她的美學理念對企業以賦能。
其實,于我們而言,且不管星辰大海是如何浩瀚,就在身邊,就在當下,生活美學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智慧,讓我們的空閑時光不再枯燥乏味,我們存在能量也會愈發的厚重。畢竟,人們最難做到的就是與自己和解,眼前這樣一張讓人心情舒展的桌布,這樣一顆毫無雜質又滿滿能量的雞蛋,雖然簡單,卻足夠有力量擊破你心中壓抑那份久違的、輕松柔軟情緒的堅固壁壘。

那么有了方向,驅動力來源于何處呢?
“用學習點亮自己,照亮我的靈魂。”
孫銅女士笑著說:“愛學習的女人最好命。感謝2019,這一年我遇到了太多的貴人。”
不斷地學習、為自己充電,再一次的南下學習探索的過程中,孫銅女士遇見了丁曉輝老師,然后遇到了亮心私塾。在那里,她學習到了更豐富的商分知識,構建了更準確的事業規劃,認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窗,收獲了更廣闊的合作領域。
“那個時期,我內心很安寧。我相信大勢,我相信老師,我相信這個時代是民族歸屬感的需要,我相信我們的下一代需要我們自己的文化,我相信我們的時代需要明確的態度并需要表態。那么,我沒有什么再去擔心的,而是更多的耐心。”
潛移默化,孫銅女士帶著她的獨到審美,感染了私塾的每一位同窗。當一位西裝革履的業界精英走到眼前,一本正經詢問這個雞蛋到底怎么煎,那塊桌布哪里有得賣的時候,孫銅女士感到十分驚訝,卻又十分感動。
“美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祖先留下的智慧就是活在當下的智慧。”
這一種態度正在感染著他人、感染著世界。美學,值得我們所有人。
“無論是生活美學、傳統美學還是中式美學都好,它們根本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東西。而是我一直在踐行的,同樣也是我一直在向朋友、向身邊人傳遞著的理念:生活美學,就是一塊桌布,一顆能幫你清晨起來凝聚一整天元氣的雞蛋。美,本就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
這就是孫銅。
吃喝無小事,生活皆美學。
跨年演講的最后,她說:2020年到來了,你的態度是什么呢?
2020年,讓我們期待孫銅女士,用自己的光芒照亮更多的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