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聯合發布《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3》和《2023全球糧食政策報告》。其中,《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到2035年,若我國糧食收獲、儲藏、加工和消費環節損失率分別減少1至3個百分點,實現三大主糧損失率減少40%,可降低三大主糧損失約1100億斤,相當于糧食減損再造一個千億斤增產行動。
報告指出,從增產和減損兩端發力,科學評判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和三大主糧全產業鏈減損的影響效應,不斷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是新時期確保糧食安全的關鍵之舉。報告認為,可通過玉米和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及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集成組裝等措施提高玉米和大豆單產,通過糧食作物種植結構調整、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鹽堿荒地開發利用等措施擴大玉米大豆種植面積,多途徑綜合發力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提升中國玉米和大豆自給率。
報告指出,當前中國三大主糧全產業鏈浪費和損失嚴重。報告測算顯示,稻谷、小麥和玉米的全產業鏈損失率分別為26.2%、16.7%和18.1%,約占三大主糧總產量的20.7%。其中,收獲、儲藏、加工和消費環節損失率較高。以水稻為例,由于我國稻米行業過度加工較為嚴重,水稻在加工環節損耗最多,損耗率高達10.95%。2020年,我國大米加工業的平均出米率為64.5%,而日本等加工技術先進國家的出米率水平一般為70%左右。因此,亟待加強糧食減損技術支撐。
報告模擬結果表明,到2035年,若通過科技進步、農技推廣、全民節糧減損行動等措施,實現三大主糧損失率在當前基礎上降低40%,我國可實現糧食損失減少約1100億斤,口糧完全自給,玉米自給率提高至96.8%。從實現千億斤糧食減損路徑來看,到2035年,若實現糧食收獲、儲藏、加工和消費環節損失率分別減少1至3個百分點,收獲環節可通過“低損優良品種+高質量農機+熟練農機手+適時收獲”減損159億斤,儲藏環節可通過“及時干燥+先進儲糧器具+科學儲糧方法+降低儲糧成本”減損446億斤,加工環節可通過“推動全谷物加工+適度加工”減損260億斤,消費環節可通過“培養消費者減損觀念+實施餐飲環節減損獎懲措施”減損213億斤,實現糧食損失降低1078億斤。
據了解,今年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第6次發布《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通過深入探討中國農業產業發展新形勢、新問題和新挑戰,定量評估模擬農業政策變化和外界沖擊對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影響,為研判未來農業產業發展趨勢、完善農業產業發展制度安排與宏觀調控提供重要決策參考。
關鍵詞: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州大力推進政策兌現集成服務模式 累計辦理業務逾3.37萬件 |
觀致汽車被列入消費黑名單 車主權益如何保障? |
《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 我國糧食全產業鏈減損可節糧上千億斤 |
2023全國和美鄉村廣場舞大賽總決賽相約河南新縣 |
用創新驅動漁業產業轉型升級——第六屆“漁博會”搭起科技供需對接平臺 環球觀點 |
今年小龍蝦產業大會將于6月3日舉行-全球簡訊 |
世界熱點評!第五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閉幕 |
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天天快看點 |
蒼南漁政嚴管海洋伏季休漁秩序 每日時訊 |
新疆已春播糧食作物2300余萬畝 全球看點 |
5月24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15個點 當前最新 |
實施都市農業“百千萬”工程 提升特色產業“含金量”-百事通 |
稻螺共養 興業富民 焦點簡訊 |
【環球新視野】將扶余打造成新時代糧食“頭等倉” |
芬芳五月天 田園芋葉香 |
2023年10大秸稈粉碎還田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接力踐行“禾下乘涼夢”-要聞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