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古稱“陽羨”,江南秀美之地,人文底蘊深厚,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盛產“陽羨貢茶”,自清代光緒年間就有紅茶生產記載,享有“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盛譽,宜興紅、紫砂壺、金沙泉,被譽為“江南飲茶三絕”。歷代文人雅士對宜興茶的贊美推崇,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茶詩茶句,與紫砂壺的相生相伴,更是賦予了宜興茶豐滿而獨特的厚重歷史和文化內涵。
宜興素有“茶的綠洲”之美譽,現有茶園7.5萬畝,年產名優紅茶500多噸,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均居江蘇省之首;茶產業是宜興的傳統、優勢、綠色、富民產業,是宜興的一張靚麗生態名片。獲評首屆“中國名茶之鄉”、“全國茶業百強縣”、全國“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先進典型”,2022年入選農業農村部首批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
一、堅持標準樹品牌
(相關資料圖)
1. 打造公用品牌。在原有陽羨茶、陽羨雪芽等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基礎上,隨著宜興紅茶品質、知名度、銷售量的不斷提升,為更好地放大品牌效應、促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宜興市委市政府從2016年開始打造“宜興紅”區域公用品牌,2018年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 規范授權許可。“宜興紅”品牌定位為本地出產的精品工夫紅茶,在全市所有茶企中,以紅茶品質優、產業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為重點,制定標準條件,規范遴選程序,推動公用品牌的許可使用工作。目前,共有35家茶企許可使用“宜興紅”區域公用品牌。3. 嚴格品牌管理。制定“宜興紅”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辦法,堅持管理與保護并重,規范商標、包裝使用,建立品牌保護聯動和退出機制,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品牌公信力,以標準促品牌,以品牌帶產業。
二、發展產業強品牌4. 完善標準體系。高度重視茶葉標準化工作,制定了“宜興紅”茶江蘇省地方標準。開展茶樹良種改造,建立清潔化生產車間,嚴格質量管理;建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7萬畝,獲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的紅茶58只。建成部省級園藝作物標準園10個、省級茶葉綠色防控示范區5個、江蘇生態茶園6個,實現機械化、連續化、智能化生產。5. 做優紅茶品質。“宜興紅”茶具有“外形緊秀顯毫、滋味鮮醇甘甜、湯色橙紅明亮、香氣甜香持久、葉底嫩勻紅亮”的品質特征。始終堅持把做優品質作為第一要務,提升“宜興紅”品牌的核心競爭力。近五年來,共獲國家“中茶杯”評比特等獎28只,江蘇省“陸羽杯”評比特等獎34只。2018年入選第一屆消費者點贊的江蘇優質商品,2019年入選北京世園會江蘇展團品鑒用茶和中國茶葉博物館優質茶樣。6. 培育龍頭茶企。在“宜興紅”品牌授權許可茶企中,現有省級龍頭企業6家、無錫市級8家,國家級示范合作社5家、省級示范社4家。以“宜興紅”公用品牌為紐帶,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和示范社的輻射、帶動和引領作用,優化“企業+基地+農戶+市場”的生產銷售模式,構建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茶農的利益共同體,共同打造品牌價值,共享品牌效益,有效提高了宜興紅茶產業整體的競爭力。7. 促進產業融合。推進茶與山水陶竹禪元素等多維融合,實現資源優勢向發展優勢轉變,不斷滿足“美好生活”需要,打造了陽羨茶產業園、陽羨茶文化博物館、西渚茶禪小鎮等具有宜興地方特色的茶文旅基地。推出茶園觀光、采摘、制茶、品茗和度假休閑等多形式的體驗產品,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入選中國十佳茶旅路線1條、國家百條紅色茶鄉旅游精品路線1條、全國茶鄉旅游精品線路1條、省精品茶旅線路3條。
三、宣傳營銷推品牌8. 舉辦茶事活動。2019年舉辦了“宜興紅杯”第三屆江蘇省茶藝技能競賽暨第四屆全國茶藝職業技能競賽江蘇選拔賽,承辦了省茶葉科技發展大會;2020年舉辦了“茶與美好生活”首個國際茶日江蘇主場活動;2021年承辦了“蘇韻鄉情 宜鄉茶清”省鄉村休閑旅游農業(無錫)專場推介活動暨中國宜興陽羨茗茶節,舉辦了宜興市首屆鄉村振興人才(茶葉加工工、茶藝師)技能技藝大賽等;連續承辦了2屆省“陸羽杯”名特茶評比活動、舉辦了三屆“宜興紅”杯名特茶評比活動。9. 爭創品牌榮譽。以公用品牌為依托,積極爭創榮譽和稱號,提高“宜興紅”外在名氣。“宜興紅”茶2019年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和江蘇省十佳名茶,2020年入選首屆江蘇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首屆無錫市十大農產品品牌;2021年入選江蘇省十強公用品牌、江蘇農業品牌目錄、省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獲首屆江蘇品牌農產品營銷促銷大賽銀獎、江蘇生態茶園6個;擁有省農業技術能手3人、省制茶大師3人、省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5人、無錫十大農民工匠2人。10. 拓展銷售渠道。堅持市場帶動,創新銷售模式,拓展消費受眾,“宜興紅”茶實現線上線下立體化銷售。開設了天貓宜興紅官方旗艦店,阿里數字鄉村宜興產地倉正式投用。舉辦三期宜興市茶產業發展高級研修班,組織“宜興紅”品牌授權茶企參加培訓,提升
綜合能力。開展“悅享江南春 慢品宜興紅”無錫農業品牌故事、2022中國國際智能傳播論壇無錫“夠”世界等直播活動,帶動茶農茶企開展線上推介和直播銷售。建有3個茶葉市場,線下直銷店200多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11. 多元推廣品牌。宜興紅登上央視、
人民網、農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在
央視網、湖南廣電、交匯點等平臺開展品牌直播,多層次、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的展示了“宜興紅”風采,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加盟茶企心系公益,積極開展紅茶義賣、資助疫情防控等公益活動,用好名聲擦亮金招牌。
四、規劃引領育品牌“宜興紅”品牌建設的總體思路是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提升品牌
綜合實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茶農茶企增收,助推宜興鄉村振興。12. 以文化鑄魂。一是積極申報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弘揚宜興獨特的茶文化,進一步彰顯“宜興紅”品牌的核心價值。二是舉辦各類主題茶事活動,持續打響“茶禪四月到宜興”、“宜興紅”名特茶評比、鄉村振興人才大賽等宜興本土活動品牌。傳承歷史,開拓發展,講好宜興茶葉故事,展示“宜興紅”更為迷人的芬香,提升品牌“軟實力”。13. 以產業筑基。一是貫徹宜興“十四五”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引導茶企明確目標定位,突出生態優勢、綠色發展,堅持高標準,開發新產品,打造茶莊園,形成茶文旅融合發展新業態。二是加強各類培訓,培育高素質茶農、制茶工和茶藝師等鄉村振興人才,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用“大品牌”來培育產業、發展產業,夯實品牌“奠基石”。14. 以科技塑形。一是建設宜興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賦能“宜興紅”全產業鏈發展。二是依托宜興紅官方旗艦店、阿里數字鄉村宜興產地倉等平臺,提升網絡銷售的廣度、深度和精準度。三是抓牢“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創建機遇,深入對接科研院校,打造政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落地開花,增加品牌“含金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