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夏日,沿著延慶永寧鎮的山坡漫步田壟間各種顏色的菜“爭先亮相”。山風徐來,滿眼的綠和紫深一色、亮一色,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各類高端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讓永寧的田間地頭科技范兒十足。
走進永寧鎮孔化營村的永寧鎮生菜品種展示園,一架植保無人機低空掠過綠油油的菜田,精準高效地將生物農藥噴灑到生菜上,與傳統人工作業相比,無人機飛防不僅能夠完整地覆蓋整片菜田,而且還大大提高了生物農藥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在這里還有淺埋滴灌、深埋滴灌等節水灌溉新模式,在達到節肥增產增效的同時,比傳統大水漫灌的方式節水60%。
(資料圖片)
展示園的另一邊,一排排生菜整齊地排列著,多個品種的生菜長勢良好,在生菜田中有一塊綠色的展示牌格外引人注目。在數字化時代,支付碼、收款碼、條形碼等等各種“碼”,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獲取信息享受便捷生活的“好伙伴”,而在永寧鎮生菜品種展示園中,田間的二維碼則成了蔬菜的“身份證”。
“掃一掃展示牌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生菜的種植時間、主要性狀、主要栽培措施及適應性等相關信息,十分方便。”孔化營村黨支部書記梁志鑫介紹道。
據了解,今年孔化營村永寧鎮生菜品種展示園內種植了大橡生2號、紅羅莎、羽珊紅、京研羅馬等31個生菜品種。這些生菜通過節水滴灌、無人機飛防和尾菜回收等科技手段種植,有效提升了生菜夏管效率。看著茁壯成長的生菜,梁志鑫對今年生菜的產量信心滿滿。
智慧農業的運用是永寧鎮生產優質生菜的關鍵,也讓農業生產過程變得更加精準和科學。與此同時,專業的種植技術保障和打造良好的生態種植環境,也是確保永寧生菜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手段。
在生菜資源保護、生菜新優品系鑒定與推廣以及生菜全產業鏈產品和技術研發等方向,永寧鎮與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專家已合作多年。
“我們針對生菜生產的整個過程,提前做好病蟲害、生產技術的調研支持和服務,依托永寧鎮獨特的氣候特點,進行實地考察,針對生菜的種植,做到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在保護生菜生產安全的同時,也滿足市民對農產品的需求和保證農產品質量的安全。”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專家王帥宇說道。
在傳統種植業新業態更新迭代的同時,永寧農旅融合新產業發展的腳步也在不斷加快。據了解,2021年,在無違法建設治理中,孔化營村拆除了1402.38平方米無手續、無收益、閑置無法使用的廢棄養殖場,并在這片一千多平方米的土地上建成了新式的育苗棚,孕育出優質健康的優質菜苗。永寧依托延慶的自然稟賦和詩意田園的獨特魅力,集聚農業、生態、文化三大優勢,充分發揮郊野休閑功能,推動生菜品種展示園區項目,建設集休閑觀光、科研試驗、旅游商貿于一體的園區,發展觀光休閑旅游。
據永寧鎮農服中心副主任郭建芳介紹,園區涵蓋適宜北方地區種植的絕大部分生菜品種,并與北京市蔬菜研究所、北京市植保站開展深度合作,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在生產機械化、防病科學化、品種展示化、銷售多元化上下足功夫。為本地區生菜種植戶開拓了視野、打破了壁壘、拓寬了銷售渠道,也為建設北京地區最大規模連片的露地全品種生菜展示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礎。
對標“十四五”及2035遠景目標,未來,永寧鎮將瞄準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大目標,以“西菜東菇”產業發展為牽引,積極創建“全國農業集成創新中心試驗示范基地”,加快建成“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的現代農業示范園,探索鄉村振興先行示范“樣板區”建設新路徑,為延慶區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和實現產業振興貢獻永寧力量。
關鍵詞: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州大力推進政策兌現集成服務模式 累計辦理業務逾3.37萬件 |
觀致汽車被列入消費黑名單 車主權益如何保障? |
世界熱訊:延慶永寧智慧農業為田間地頭插上“數字翅膀” |
全球關注:順義區北務鎮近500萬公斤西瓜陸續上市 |
河北確保小麥機收平均損失率控制在1.05%以內_天天微速訊 |
東至機收減損大比武 |
全國“三夏”麥收進度過半|世界今亮點 |
甘肅省組織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整治行動-環球視訊 |
3到5年,山西基本完成五項農村不動產登記工作 |
繃緊“安全弦”!農機專項安全整治在行動_全球快資訊 |
長三角農業重大病蟲疫情聯防聯控技術交流會在杭州召開 今日關注 |
6月7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36個點 滾動 |
江西省小龍蝦養殖規模近五年來實現翻番 綜合產值達330億 |
天天速讀:19個涉農科技項目獲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
2023年黃淮海夏大豆生產技術意見 |
農業農村部部署2023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環球動態 |
每日短訊:2023年黃淮海夏大豆生產技術意見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