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玉米單產的關鍵,還是要不斷挖掘智能化機具和農技?!笨粗瑘龈偧嫉霓r機手的玉米播種深度和漏播率數據,來自天津市西青區的24號參賽機手李文斌不禁感嘆。
另一邊,“90后”女農機手孟一丹瀟灑爬上播種機,利落完成播種作業項目。作為靜海區良王莊鄉邢莊子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孟一丹不僅為了在賽場大顯身手,更要在全市大賽中向“對手”身上“偷師”核心農機操作技能。作為唯一女機手她獲得“特別獎”更交到來自濱海新區、西青區、薊州區等地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朋友。
這場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天津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舉辦的京津冀地區玉米播種作業技能競賽與技能培訓活動,拉開了天津“三夏”工作的序幕。
(資料圖)
預演預練賽事增長護糧技能
這是一場對“三夏”的預習考試?!坝衩拙坎シN機械化技術是精準農業技術的關鍵內容之一,比賽中使用的玉米精量播種機可一次完成開溝、施肥、精量播種、覆土、鎮壓等多項作業,可有效降低農機作業成本,大幅提高作業效率,同時節種、節肥效果顯著,是天津市重點推廣的新型機具。”天津農機化技術試驗服務中心薄克明研究員表示,天津通過示范農機農藝技術融合發展模式,大力推動此項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大面積應用,對提高玉米等夏播作物生產精準化、智能化水平發揮積極作用,對挖掘增強單產潛力、保障糧食持續增產具有重要意義。
早在6月初,天津農機化技術試驗服務中心就已舉辦以推廣小麥機收減損和智能機械化技術為主題的“天津市小麥機收減損技術培訓會”。來自天津涉農區的農機技術推廣人員、種植大戶、農機合作社以及農機生產經銷企業技術人員等約100人參加了會議。薄克明研究員圍繞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技術開展了技術培訓,針對大豆玉米生產形勢、帶狀復合種植技術要求、品種選擇、播種密度和除草田管以及如何做好試驗示范推廣等問題進行了闡述講解。
面對人力緊缺、天氣變化、農機跨區等要素變化,天津為“三夏”會戰做足準備。預計“三夏”期間將有4500余臺聯合收割機、8000余臺拖拉機、5200余臺播種機等各類農業機械,投入到夏收、夏播作業中。目前,天津相關部門已累計檢修機具2.1萬余臺,培訓機手、修理工2000余人。
從參賽玉米播種的幾十位理事長,到參與小麥收割培訓的百名農業從業者,他們在區域農機化作業中,既有話語權又有執行力。天津在高質量完成“三夏”工作中,抓住了這些農機農藝領域基層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豐收在即“用好機”保障顆粒歸倉
今年,天津地區小麥機收預計6月11日從濱海新區、靜海區開啟,由南至北梯次展開,并于6月28日左右大面積收獲基本結束。機收同時進行玉米機播,6月30日左右,天津夏玉米大面積播種基本結束。
新型農機的購買和使用讓不少農機合作社對“三夏”充滿信心?!皡^內多家合作社都在逐漸豐富社內農機具種類、套數后,合作社管理面積也實現了飛躍。例如,西青區金色麥浪合作社服務面積近幾年增長了5倍?!蔽髑鄥^農委農機科科長李治峰介紹,合作社在智能導航駕駛、精準播種等功能輔助下,使得玉米播種更為高質高效,連年增產增成。
在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里,一家專業農機制造企業正在加緊生產?!拔覀冞@款打捆機,在細部創新后,實現打捆壓力提升,在速度不降情況下,降低帶土率、實現秸稈的高效高質打捆。”陳亞軍是天津軒禾農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打捆機具制造負責人。企業生產的派爾牌打捆機不斷追趕國際化作業質量,使得打捆產品適合飼草加工,實現了“秸稈也要莖葉歸倉”。“小麥秸稈的高質量處理,也是近年來夏管的重要一環?!敝袊r業機械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苑同寶介紹,目前像天津這樣的農機生產企業能夠從技術、工藝上進行有效創新,針對不同市場需求合理設計產品,生產出適應我國本土化作業的農機具,很有看點。現在耕、種、管、收各環節都有高效、充分的農機裝備保障,從機械化環節上進一步保障了夏糧豐收。
確保夏糧顆粒歸倉,夏種穩步推進,夯實全年糧食基礎,天津市農業農村委也組織召開了由市交通運輸、衛生健康、公安交管、氣象、石油、石化等部門參加的保障工作會議,對小麥機收和“三夏”機械化生產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天津印發《關于切實做好2023年“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的通知》,制定《2023年天津市“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預案》,對各涉農區“三夏”生產準備情況進行調研督導,加強各涉農區之間機具的統籌調度,充分發揮好全市40支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作用,及時幫助困難農戶和農民群眾落實作業機具,確保不丟一塊、不漏一戶、應收盡收。
關鍵詞: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州大力推進政策兌現集成服務模式 累計辦理業務逾3.37萬件 |
農機農技高質量發展保障“三夏”生產 |
夏糧好“豐景” 多措保滿倉——2023天津“三夏”生產全面啟動 |
青海省201名農牧民首獲職稱_全球報道 |
焦點滾動:譙城:科技助力,夏種按下“快進鍵” |
山東各地推動數字技術融入農業全領域各環節 |
世界今日報丨變干凈 變富裕 變熱鬧——三個村莊折射吉林農村新變化 |
遼寧對240萬畝耕地實施深松作業補助 |
湖南建立四級黨政領導聯系糧食生產示范片工作機制 當前資訊 |
營口今年將增殖放流6.6億單位苗種 |
新疆完成組建10個區域性糧油集團-世界快看點 |
河北小麥收獲已過半 天天新動態 |
每日簡訊:加強氣象服務 護航“三夏”生產 |
世界觀焦點:6月14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上升0.17個點 |
專注生豬研究數十年 為國人端穩“肉盤子” |
重慶市召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場觀摩會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