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斯里蘭卡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南南合作”的“改善斯里蘭卡重點水果價值鏈的生產和商業化”項目下,一群中國熱帶農業專家正在斯里蘭卡開展農業援助,旨在改進和提高該國熱帶水果的生產和商業化,特別是增強香蕉、芒果、菠蘿的價值鏈。
近年來,由于國際國內種種原因,斯里蘭卡的經濟支柱產業旅游業和農產品出口都嚴重受挫,斯里蘭卡政府于2022年7月5日宣布國家破產。在身陷金融危機的國家助農是什么體驗?近日,記者連線項目團隊隊長孫德權,一窺這段充滿艱辛、真誠與感動的農業異國援助之行。
(相關資料圖)
孫德權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下稱“熱科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事熱帶果樹種質資源收集、鑒定、果樹栽培育種工作26年,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等科研項目十多項,發表科技論文30篇,授權專利6項,育成香蕉新品種2個。
“雖然心里有預想,到達后還是有點沖擊”
“作為一名農業工作者,我深知農業發展對農民、對國家的重大意義,能代表中國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服務世界造福人類,將是我一生最寶貴的經歷。”孫德權告訴記者,當初一了解到“改善斯重點水果價值鏈的生產和商業化”項目,馬上就報了名。
換乘、轉機,從太平洋沿岸地區飛抵印度洋島嶼當地機場后,“雖然心里有預想,但真正到達后還是有點沖擊。”孫德權坦承,當面包車緩緩從簡陋的機場駛出,由于缺乏路燈、反光條等設施,高速路一片漆黑,因此一些專家忍不住嘀咕,“前行的路會不會更黑,援助之行會不會更難?”
隨后,破舊的住宿、頻繁的停電、昂貴的生活用品、語言文化與飲食差異、工作方式不同等,一個個挑戰接踵而來。剛到當地的前兩周,孫德權和另外一位專家組成員就“首陽”了,還有兩位專家“復陽”。孫德權說,初期專家組成員在斯里蘭卡國內出差、田間調研過程中,因為飲食、氣候環境等不適應,“基本上都有過上吐下瀉、發燒無力、不得不臥床休息幾天的經歷”。
“當地老百姓與我們見面時總是面帶微笑”
艱苦的環境與身體的不適讓專家們身心飽受折磨,所幸當地科技人員和農民的真誠與微笑驅散了陰霾。“當地老百姓非常淳樸,與我們見面時總是面帶微笑,科技人員和農民也都很尊敬中國專家,樂于從生活上幫助和照顧我們。”孫德權開心地說道,在當地人民的幫助下,專家組很快克服了種種困難,投入到援助工作中。
孫德權說,專家組9位隊員來自熱科院麾下不同院所及華中農業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等,各有“一技之長”的專家根據各自的專業領域、專業特長,進行分工與協作。現如今,9位專家分布在3個不同的駐地,每天都會在群里溝通交流工作方面的問題,每半個月舉行一次線上視頻會議總結階段性的工作成果,討論安排下一步工作。
孫德權介紹,到達斯里蘭卡2個多月以來,項目組專家走訪了70多個香蕉、芒果、菠蘿種植園,20多個水果銷售市場以及10多家水果加工企業,實地了解種植品種、種植規模、田間管理、平均畝產、儲藏加工、銷售渠道和銷售價格等問題,為當地熱帶水果產業找“病灶”、查“病因”、挖“病根”。
針對當地種植規模普遍較小,種植品種較多,技術水平落后,田間管理不到位等“病因”,專家組采取組培苗種植示范、標準化栽培技術推廣、果品儲運環節技術指導、研究和制定出口標準等“綜合療法”。
“中國熱區科研力量造福廣大發展中國家”
斯里蘭卡是中國長期友好國家和穩固的合作伙伴,兩國在農業領域具有悠久歷史和良好基礎。1952年,中國與斯里蘭卡就簽署了《米膠協定》,從大米和橡膠開始,開啟了中斯在各領域的友好往來。斯里蘭卡當前面臨的嚴重經濟危機,讓項目組專家面對的不單是農業技術問題,還有生產資料供給問題。
“化肥農藥普遍短缺,水果套袋等我們中國常見的種植園耗材更是難尋。”孫德權說,專家們正在為中、斯兩國的農業企業搭建橋梁,為質優價廉的生產資料進入斯里蘭卡鋪平道路。“中國在香蕉、芒果和菠蘿等水果的安全、高質、高效生產方面,既有技術儲備,也有豐富的生產資料供給,這些都可提升斯里蘭卡當地水果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孫德權介紹,中國熱帶作物的科研水平、科研力量均處世界領先地位。在熱科院領銜下,近年來中國的橡膠、沉香、木薯、香蕉、芒果、菠蘿等諸多熱帶作物種類,在良種培育、栽培技術等方面上取得關鍵進展,既豐富了中國人的“果盤子”,也為世界熱帶農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孫德權說,中國專家在斯里蘭卡的付出目前已初現成效。調研過程中部分果園發現的病蟲害已得到有效控制;合理水肥管理后,果樹恢復了應有的生機,長勢喜人。當地果農、科技人員、政府部門都充分認可中國專家的工作。
“相信在各方支持下,在專家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與斯里蘭卡人民攜手耕種出豐收圖景,書寫好兩國深厚友誼。”盡管工作繁忙,孫德權等專家們每周都會形成中、英文工作簡報向各界匯報工作安排和進展。“我們希望通過不間斷的簡報,更好地記錄、推進農業研究與落地轉化工作。當然,如果這些工作經歷、感悟也能為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工作者提供一點靈感、一點思路,那就更好了。”孫德權笑著說。
關鍵詞: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州大力推進政策兌現集成服務模式 累計辦理業務逾3.37萬件 |
在金融危機國家助農是什么體驗?專訪“中國-FAO-斯里蘭卡南南合作”項目團隊隊長 |
環球百事通!2023年國家補貼谷物干燥機五千多臺,呈兩大特點 |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人畜共患病防控資料入場進站活動_全球新資訊 |
2023年全國種子檢驗技術與質量提升培訓班成功舉辦_環球短訊 |
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指標數據閾值會商會在蓉召開|全球微資訊 |
6月20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05個點 |
6月19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上周五下降0.33個點 |
6月20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05個點 |
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在貴州臺江揭幕 |
安徽省養殖水域實行分區管理 環球播資訊 |
保山市昌寧縣獲“中國甜筍之鄉”稱號 |
每日速訊:當前早稻應對“雨洗禾花”防災害促灌漿技術意見 |
當前早稻應對“雨洗禾花”防災害促灌漿技術意見 |
環球播報:藏糧于技 “天眼”上線守護廣西容縣萬頃良田 |
環球微動態丨廣東省惠州市2023年荔枝產銷對接暨RCEP廣東惠州(鎮隆)荔枝交易中心正式啟用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