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有力保障夏糧收獲 ——從夏收一線看農業強國建設之一 當前報道

2023-06-25 10:06:26    來源:人民日報

麥熟一晌,貴在爭搶。今年“三夏”小麥大規模機收從6月2日全面展開,由南向北快速推進。截至6月20日,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蘇、河北、山東、陜西、山西等9省已收獲冬小麥3.01億畝,收獲進度達99%,河北、山東、陜西麥收進入掃尾階段,山西麥收即將進入尾聲,黃淮海地區大規模機收基本結束。夏收一線是我國農業科技裝備的展示場,農業機械化有力保障了夏糧收獲。


【資料圖】

“多虧了大農機,搶收快,效率高。”河南省正陽縣閭河鄉大吳村村民高新,剛銷售完打下的新麥,就馬不停蹄張羅下一季的播種,“花生耕種播一體機進田,半天工夫15畝花生就播種好了。”

5月下旬,河南遭遇大范圍持續降雨,小麥收獲面臨挑戰。“我們村麥田里積了水,急需履帶式收割機。”6月2日一大早,高新撥通了縣里“三夏”跨區作業值班電話。不到一小時,農機手王曉東駕駛著履帶式收割機趕到田頭,投入搶收,臨近中午,就收完了15畝小麥。

——農業機械化是今年夏收的最大底氣。

正陽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主任尹啟明說,全縣投入7500臺收割機搶收,確保“豐收在田”的小麥“豐收到手”。在河南,省市縣聯動,精準調度,發揮農機合作社市場化協作機制,晝夜不停搶晴搶收,半個月時間,全省8500多萬畝小麥完成機收。今年“三夏”,全國共投入1650萬臺(套)各類農機裝備,開展夏收、夏種和夏季田管機械化作業,一臺臺收割機奔忙田間,助力夏糧顆粒歸倉。

不斷刷新的麥收進度背后,是農業科技裝備的強大支撐。新時代十年來,我國農業機械裝備實現跨越式發展,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兩端發力,突破核心技術,拓展應用場景,能生產4000多種農機產品,滿足國內90%的市場需求。北斗導航大馬力拖拉機、乘坐式插秧機、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獲機等高性能新農機廣泛應用,數字技術與現代農機深度融合,農業生產更精準、更高效,其中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總量超過13萬臺。目前我國主糧作物收獲已基本實現機械化,小麥、水稻、玉米機收率分別超過97%、94%、78%。

“現代化的科技裝備是夏糧搶收的最大底氣,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強大支撐。”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劉錄祥說,技術新、裝備強,不斷優化升級的農業機械,助力糧食收獲。

——農業機械化帶來生產方式變革。

夏收夏種環環相扣,“三夏”變“兩夏”。山東省禹城市莒鎮村,聯合收割機進田,種糧大戶陳光峰的700多畝小麥剛收完,秸稈還田機、智能復式播種機接著進田,從滅茬到播種一次性完成,“智慧農機展身手,收種一條龍,還能實時監控種肥播施情況,為秋糧豐收打下好基礎。”陳光峰說。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各地高效推進收種銜接,大面積推廣應用高性能智慧農機,確保成熟一塊、收獲一塊、播種一塊。放眼沃野田疇,打藥用上植保無人機,點點手機屏幕就可以精準施肥,北斗導航智能一體化播種機,播種株距誤差不超過2厘米……上天、入地、聯網,各式各樣的智慧農機裝備“大展身手”,耕種管收一體化、智慧化作業,手機成了新農具,鄉親們種地挑上了“金扁擔”。

新時代十年來,糧食生產實現“動力變革”。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2年的62.4%,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3%,大國糧倉根基不斷夯實。

——農業機械化是節糧減損的重要保障。

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元固鎮西屯莊村千畝示范方里,智能北斗導航收割機轟鳴,撥禾輪飛轉,切割、脫粒、分離、卸糧,操作一氣呵成。

“過去,收割小麥損失率在3%左右,原因是拐彎處操作不精準,收割機車輪會碾軋小麥。智能北斗導航收割機根據小麥干濕情況、地塊邊界自動調整,精準作業,大幅減少了機收損失。”農機手陳瑞祥說,今年“三夏”,他參加了區里組織的培訓,并在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中取得了第一名。

“收得快還要收得好,我們對秸稈留茬高度、機收損失率等指標都有明確規范。”肥鄉區副區長張偉介紹,區里組織農機專家對機手進行機收減損培訓,引導各個農機合作社深挖潛力,有效降低麥子損失率。

夏收期間,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巡回技術指導,緊抓機具狀態良好、機手操作規范兩個關鍵,努力提高機收作業質量減損失、提升機播作業質量促單產。未受陰雨天氣影響的地區進一步挖掘機收減損潛力,大部分地區正常條件下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左右。

——農業機械化是糧食“豐收到手”的有力支撐。

安徽省懷遠縣龍亢鎮匯豐園烘干中心,一輛輛運糧車排隊駛入。看到搶收的小麥烘干入庫,種糧大戶卓長飛說:“麥收趕上陰雨天,幸好能及時烘干,今年的小麥銷售沒受影響。”據介紹,縣里有1352臺糧食烘干機,批量處理能力達到兩萬噸以上,有力保障糧食品質,減少產后損失。

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從主要作物耕種收環節向秸稈處理、烘干等全程延伸。前不久,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糧食產地烘干能力建設的意見》,提出加快補上設施裝備短板,建成布局合理、體系完善的糧食產地烘干體系,烘干能力基本滿足全國糧食產地烘干需求,應急烘干作業能力齊備,糧食產后損失顯著下降。

“我國烘干設備區域分布‘南多北少’,近年來降水線北移,北方的小麥玉米產后烘干需求急速增長。加快提升糧食產地烘干能力,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鳳忠說。

科技裝備強是農業強國的重要特征。夏收一線,各地采取超常舉措搶收小麥,全力抓好夏種夏管,田間地頭激蕩科技動能,強化糧食安全支撐保障。農業農村部提出,下一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先進農機創制應用,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糧食生產各領域、各環節全面融合發展,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更加堅實支撐。

田野上,糧食生產壓茬推進,各式先進農機馳騁奔忙。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大力提升我國農業科技水平,我們一定能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關鍵詞: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v 農業機械化有力保障夏糧收獲 ——從夏收一線看農業強國建設之一 當前報道 2023-06-25
v 蓮藕的生長習性是什么?蓮藕的種植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3-06-25
v 癢癢樹到底是什么樹?癢癢樹的學名叫什么? 2023-06-25
v 天天時訊:港星梁家輝葉童現身機場,葉童氣質美絲毫不老,梁家輝細節受好評 2023-06-25
v 山竹是長在樹上還是地上?山竹是熱性還是涼性? 2023-06-25
v 獼猴桃和奇異果的區別是什么?有哪些人不適合吃獼猴桃? 2023-06-25
v 今日有440億央行公開市場業務到期(06-25) 2023-06-25
v 電腦按什么開機鍵沒反應 2023-06-25
v 太陽花種子的播種時間是什么時候?太陽花種子的播種方法有哪些? 2023-06-25
v 石斛的種植技術是什么?石斛該如何種植? 2023-06-25
v 松樹功效與作用是什么?松樹的特點有哪些? 2023-06-25
v 如何種植火龍果?火龍果種植技術有哪些? 2023-06-25
v 環球關注:多地出大招!人氣旺了 消費火了 假日經濟潛力可期 2023-06-25
v 隔壁老王種葡萄(二十九),葡萄園的規矩,小胡的章程 2023-06-25
v 常春藤的養殖方法是什么?常春藤的養殖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3-06-25
v 【新視野】“酷樂一夏”!大寧音樂廣場開啟特別企劃 2023-06-25
v 【全球獨家】北京今年首期油車指標搖號明天進行,共14300個指標 2023-06-25
v 長春花如何種植?長春花的播種方法有哪些? 2023-06-25
v 杜鵑花夏季怎么養比較好?夏季杜鵑花養護技巧是什么? 2023-06-25
v 梅蘭竹菊的意思是什么?梅蘭竹菊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2023-06-25
v 香菜種植技術是什么?香菜的生長習性是什么? 2023-06-25
v 楓葉的形狀是什么?楓葉有什么作用和價值? 2023-06-25
v 芍藥的花語與寓意是什么?芍藥花種植開花要點是什么? 2023-06-25
v 送蘋果的寓意是什么?蘋果原產地在哪里? 2023-06-25
v 16朵玫瑰花語是什么?16朵玫瑰花代表什么意思? 2023-06-25
v 蔓越莓產地在哪里?蔓越莓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2023-06-25
v 果樹修剪十大基礎原理是什么?果樹修剪技術有哪些? 2023-06-25
v 節瓜是不是西葫蘆?節瓜和西葫蘆的區別是什么? 2023-06-25
v 節瓜的營養特點有哪些?食用節瓜的功用是什么? 2023-06-25
v 靜海區力促夏糧穩產增收——麥收迎高潮 顆粒都歸倉 天天熱訊 2023-06-25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