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擁南洞庭,背倚雪峰山。從地圖上看,這座城市像一頭翹首東望、伏地待躍的雄獅,地處湖南中北部。這里自古便是江南富饒的魚米之鄉,擁有“中國杰出綠色生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這里是湖南益陽。
【資料圖】
近年來,農業大市益陽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成效明顯。
益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熊煒向記者展示一組數據:2022年,益陽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53.3億元,同比增長3.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97元,同比增長6.5%,超過湖南省平均水平2551元。
環境整治鄉村美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遠遠望去,錯落有致的屋舍與綠草溪水交相輝映,宛如一片世外桃源。
這是初次來到赫山區泉交河鎮胡林翼村胡家灣美麗屋場帶給人的第一印象,胡林翼村因湘軍胡林翼而得名。
屋場,即通常所說的自然村,是湖南、湖北、四川等一些南方地區的習慣稱呼。近幾年,胡林翼村不斷打造“美麗屋場”,以“廉政教育”為主題,按照“政府引導、村委主導、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原則,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胡林翼村黨支部書記熊文一告訴記者,胡林翼村通過組織代表學習、屋場會、戶主會面對面宣講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進行宣傳動員,不斷發現和挖掘群眾力量,全力以赴推進美麗屋場建設。
在屋場的建設過程中,胡林翼村對美麗庭院和文化建設兩手抓。建設規整的菜園,集中圈養畜禽,整齊擺放雜物,堆漚處置廚余垃圾,同時成立屋場管委會,開展文化系列活動,建立屋場后續管護的相關制度,通過組建志愿隊伍、劃分責任區域、開展集中整治、評比一批先進典型等方式來長效管護美麗屋場。
“在村民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去年5月20日,我們村通過驗收,整個屋場村民自發籌資共26.5萬元,籌勞110余人。”駐村干部、泉交河鎮黨委副書記周智虎說。
如今,胡家灣美麗屋場成為周圍群眾休閑的好去處。這樣的變化得益于落實《赫山區2022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實施方案》《赫山區2022年美麗屋場建設方案》等相關文件要求。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離不開規劃引領。“我們通過深入調研、科學論證,確定了美麗庭院‘六個一’、美麗屋場‘1+6’建設模式。美麗庭院‘六個一’,即一個規整小菜園、一個畜禽養殖圈、一個農具雜物存放屋、一條房屋四周排水溝、一個廁所糞污處理化糞池、一個廚余垃圾漚肥凼。美麗屋場‘1+6’,‘1’即一個屋場一個主題,做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6’即屋場公共區域建設的6個元素:一塊干凈水域、一個活動廣場、一個休閑涼亭、一條健身走道、一個公共廁所、一面文化宣傳墻。”赫山區委書記周衛星向記者介紹赫山區的經驗。
目前,赫山區已建立起“財政出資+立項爭資+群眾籌資”的多元投入機制,美麗屋場按照3個“三分之一”的方式籌資,即群眾投資投物、投工投勞占三分之一,知名人士、企業家捐資助建占三分之一,財政資金占三分之一。
“我們將堅持實施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糞污)農戶自愿付費處理制度,逐步形成了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運行管護社會化、市場化服務體系,建立了農戶自愿、少量、合理付費,村組織統籌,政府財政投入為主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運行管護經費保障機制。”周衛星說。
產業先行促增收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益陽市積極推進茶葉全產業鏈發展。堅持做實基地、做深加工、做強品牌,實現茶旅文康融合發展。2022年精制茶產量16.5萬噸,實現綜合產值296.8億元。
在湖南建玲實業公司的黑茶加工車間內,幾名穿著藍色工作服、戴著白手套的工人正熟練地穿梭在烘茶坑邊,進行黑茶加工的干燥環節,車間內彌漫著正被烘干干燥的黑茶茶葉清香。
這樣的情景經常出現在安化縣的諸多黑茶企業車間中。
因黑茶而聞名的安化縣作為“中國黑茶之鄉”,不斷堅持融合發展、龍頭引領,持續強化黑茶產業主導地位。目前,安化縣現有茶園面積36萬畝、茶企200余家,2022年茶葉加工量達8.6萬噸,綜合產值突破238億元,連續14年進入中國茶業百強縣前十強。
安化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肖新華表示:“安化縣目前正圍繞千億湘茶‘半壁江山’目標,實施黑茶產業倍增工程,積極融入湖南‘五彩湘茶’戰略,推進茶產業全鏈式發展。”
一縣有一產,助農促增收。與處在益陽市西南部的安化縣的黑茶產業不同,位于益陽最北邊的南縣是全國唯一一個人工圍筑而成的湖區純移民縣。該縣依托得天獨厚的水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稻蝦產業,逐步打造了集科研示范、苗種繁育、生態種養、精深加工、健康餐飲、冷鏈物流、文化旅游于一體的完整稻蝦全產業鏈,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業全產業鏈(稻蝦)典型縣”。
作為南縣大力推廣的產業,自2016年以來,稻蝦種養實現快速增長,面積從5.7萬畝增至62萬畝,種養戶畝均增收4000元以上。
“全縣現有8個萬畝集中連片稻蝦生態種養示范區,22個千畝生態種養示范基地,成為湖南省最大的稻蝦米生產基地和小龍蝦養殖中心。”南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游濤說。
目前,南縣打造了湖南省最大的稻蝦產業發展集聚區,初步形成了以南縣為核心的環洞庭湖區稻蝦種養優勢區,全產業鏈初步實現了集聚化、規模化、市場化、生態化、品牌化發展。
黨建引領促善治
鄉村善治,是各地創新鄉村治理體系的目的。益陽市近年來積極探索以基層黨建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路子,努力構建現代鄉村治理體系。
蜿蜒的硬化公路,潺潺的流水在旁邊緩緩流過,在村口眺望,可以看到村內鮮艷的紅色標語:“美麗肖家靠大家,鄉里不比城里差”。
“快來喝芝麻茶!”安化縣小淹鎮肖家村內,老人家肖周來向路過的記者熱情招手,并端來當地的特色芝麻茶。
面積5.9平方公里的肖家村共有人口410戶1815人。肖家村黨支部書記肖滿意告訴記者,肖周來的熱情也是肖家村村民精神面貌的縮影。
從過去的人居環境臟、亂、差,土地撂荒多,到今天的環境美、產業興,鄉親們也由衷地開心。實現這樣翻天覆地變化的“法寶”是什么?
“肖家村堅持以文育人,黨建引領,開創了獨具特色的‘五自五微一特’的美麗屋場模式。”肖滿意給出了答案。
“五自五微一特”,即自主、自議、自籌、自建、自管,微廣場、微景觀、微菜園、微陣地、微故事,展現地方特點的葛仙米產業。
此外,肖家村還以網格化模式,通過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代表為支柱的服務群眾體系來進行鄉村治理,提升治理水平。
李玉娥是肖家村30多名村民代表之一,在村中頗受村民信任。在日常生活中,李玉娥承擔了社情民意統計、矛盾糾紛調解、政策宣傳等工作。
“這是我應該做的,年紀雖然大了,但是也愿意為村里做一份貢獻,共同讓我們村變得更好。”李玉娥說。
肖家村通過該模式實現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
據益陽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孟球介紹,目前益陽市依托5828個網格建立6017個網格微信群,市、縣、鄉三級7837名工作人員和2.1萬余名網格長、網格員進駐“網小格”,實現治理層級提升和治理重心下沉,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水平。
“接下來,益陽將認真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構建鄉村振興推進機制,全面落實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探索鄉村振興有效實現路徑,壓實鄉村振興工作主體責任,將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列入市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事項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健全鄉村振興‘錢、地、人’為核心的資源要素保障機制。”益陽市委書記陳競說。
關鍵詞: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州大力推進政策兌現集成服務模式 累計辦理業務逾3.37萬件 |
世界熱點評!洞庭之南走在前——湖南益陽市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
臨夏市羊產業串起共同致富路 |
世界熱訊:平湖市農業農村局多措并舉 實現稻漁產業“雙增雙減雙優” |
蚌埠守好良田護“耕”基 |
熟食加工 帶活小鎮-環球報道 |
6月28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13個點-當前聚焦 |
看誰收得多 比誰損失少山西省小麥機收減損活動掠影_全球看熱訊 |
焦點熱門:我國正式接受世貿組織《漁業補貼協定》議定書 |
全球簡訊:及時果斷啟動應急響應!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部署重點地區防汛抗旱工作 |
全球今熱點:各早稻主產區多舉措積極應對“三碰頭”農業氣象災害 |
焦點速看:農業農村部科學施肥專家指導組2023年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云南召開 |
全球速看: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召開2023年內部審核首次會議 |
品嘗平谷果蔬 共享夏日盛宴|觀點 |
風吹麥浪!密云5000畝麥田忙收割 |
環球看點!在平凡中堅守,做村民健康“守門人”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