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上高縣錦江鎮石湖村千畝連片示范田稻浪翻滾,6臺收割機忙著收割金燦燦的早粳稻。經專家組現場測產,“中科發早粳1號”“中科發早粳25”“中科發早粳23”三大早粳稻新品系平均畝產達1177.8斤,農藝性狀表現突出,標志著我國水稻育種獲得重大突破。
我國是世界上水稻產量第一大國,然而,一直以來,雙季早粳稻品種在水稻生產中是一個空白。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李家洋院士團隊運用“分子精準設計育種”理念,經過長期科研攻關,選育出我國首個雙季早粳稻新品種“中科發早粳1號”。2021年,“中科發早粳1號”在上高縣試種200畝獲得成功。近三年,李家洋院士團隊在早粳稻品種選育方面不斷取得突破,選育出“中科發早粳25”“中科發早粳23”兩個新品種。
7月20日,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在上高縣舉辦“中科發”三大早粳稻新品系千畝示范現場會,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帶領測產專家進行實收測產。結果顯示,人工拋秧種植的田塊實收畝產1230.6斤,機插種植的田塊實收畝產1125斤,平均畝產實現1177.8斤。
據李家洋院士介紹,經過早期雨水、低溫到現在高溫、臺風的考驗,“中科發早粳1號”抗倒性、生產性好,基本沒有出現穗發芽的情況。專家組在現場實收測產并進行食味品嘗后表示,“中科發”三大早粳稻新品系農藝性狀表現突出,畝產超過預期,稻米外觀品質優、食味好。
“早粳米飯又軟又香。”7月24日,連續三年試種的上高縣種糧大戶吳漢明告訴記者,“李家洋院士團隊選育的雙季早粳稻新品種,抗低溫能力強,可提前半個月播種,結實率比早秈稻高約5%,畝產增加100至160斤。”
“三年實踐證明,‘中科發早粳1號’在南方種植很成功,它克服了一般品種穗發芽的問題。”謝華安院士對早粳稻新品種推廣充滿信心。據悉,“中科發”三大早粳稻新品系的成功選育,解決了早稻產量不高、米質不優、抗逆性弱等問題,可進一步增強我國糧食安全保障。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我國水稻育種在上高獲重大突破 |
農業農村部針對當前秋糧生產出臺七項技術指導措施 |
科技賦能好“豐”景——探訪“品字形”玉米高產種植新技術應用 |
湖南省5條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
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之年 遼寧農業上半年交出高質量答卷 |
江西省農科院加速蔬菜種業科技創新 讓百姓“菜籃子”更豐富 |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2023年度第三批公開招聘應屆畢業生面試公告 |
黑龍江省“鄉村著名行動”正式啟動 |
聚焦智慧山地農業 重慶“農業硅谷”蹚出新路 |
8月1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上升0.08個點 |
“菜籃子”有序運轉 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
優策良技聯動發力 助推糧食單產提升 |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發出通知:做好連續降水應對 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
首屆重慶市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總決賽拉開戰幕 |
遼寧省柞蠶幼蠶室內飼育有了省地方標準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