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區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業農村部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緊緊圍繞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按照“區內結余、供給國家”的糧食工作方針,錨定力爭2023年全區糧食產量增加200萬噸、達到2000萬噸以上的糧食產能提升目標,通過調整種植業結構、優化水資源配置、強化政策支持,擴面積、提單產,全力以赴抓好夏糧生產,全區夏糧面積、總產、單產實現“三增長”。
2023年全區夏糧生產有哪些特點?全區各有關部門開展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工作?8月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3年新疆夏糧生產情況新聞發布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優良品種大面積推廣應用
(相關資料圖)
問:2023年新疆夏糧單產增量居全國第二,主要原因有哪些?小麥最高單產是否有新突破?
答:2023年,全區小麥平均單產較上年增加8.61公斤。各地在大面積連片創建田、高產試驗示范田均創下多項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產紀錄。
小麥單產大幅提升主要來自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品質優、產量高、適應性強的小麥優良品種在全區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二是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不斷增加,提升了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和水肥一體化生產水平,增加了糧食種植收益。2023年新疆高標準農田小麥平均單產達到517.03公斤,較上年提高了23.94公斤。三是重大關鍵技術不斷集成和應用,有力促進了全區小麥單產水平的提升。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門將繼續引導各地加大優質品種推廣應用力度,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總結高產技術路徑,大面積推廣高產栽培技術,千方百計將科技潛力轉化為現實產量,帶動糧食大面積增產,推動新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再上新臺階。
形成灌溉保障合力
問:水資源調配對夏糧豐收有直接影響,請問水利部門在灌溉供水保障方面是如何做的,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度重視水利工作。2022年以來,積極會商各地州市水利、農業農村、林業草原和流域管理等供用水部門,結合河道來水、水庫蓄水、地下水和產業結構等情況,按照優先保障糧食作物、二輪承包地、基本農田和高標準農田用水,其他作物彈性配置的原則,組織各地州市和流域管理單位統一編制了《2023年全區灌溉供水計劃》。
做好冬灌工作是保障小麥安全越冬,夯實夏糧豐產豐收的基礎。去冬以來,新疆地方系統供水71.03億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多供8.14億立方米;冬灌耕地合計6120萬畝次,比上年同期多灌800余萬畝次,增強了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極大地紓解了春灌供水壓力。
同時,各部門加強會商調度,形成灌溉保障合力。2023年初以來,水利部門會同農業農村、林業草原、氣象、水文和兵團等供用水單位多次召開會商調度專題會議,綜合研判全區氣象、水文及河道來水、水庫蓄水、地下水等情況,分析研判灌溉供水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指導各地細化流域區域調度、抗旱應急保供等措施,有效解決供用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提高供水質效。
截至7月31日,全疆累計農業灌溉供水349.86億立方米,比2022年同期多供8.92億立方米。全疆冬小麥灌溉供水52.41億立方米,供水量足且供水及時,特別是小麥等糧食作物用水得到全面保障,全區農作物長勢良好,保障了以小麥為主的夏糧增產豐收。
下一步,水利部門將抓好供水計劃的動態管理,全力做好夏秋供水工作,充分、科學利用洪水資源,全面做好農業灌溉供水保障工作,為糧食增產豐收作出水利貢獻。
讓農民賣“放心糧”
問:2023年夏糧豐產豐收,目前夏糧收購進展情況如何,在方便農民售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6月中旬,2023年新疆夏糧收購工作從南至北陸續展開。工作開展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加強統籌協調,指導各地積極落實收購資金、收購倉容、收購人員、收購車輛,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購,激發市場購銷活力。各地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優化服務舉措,維護市場秩序,努力讓農民賣“明白糧”“暖心糧”“舒心糧”“放心糧”,做到了顆粒歸倉。
一是廣泛宣傳解讀糧食收購政策,要求收購企業做到價格上榜、標準上墻、樣品上臺,做好咨詢講解、接卸引導、賬款清算等工作,讓農民賣“明白糧”。二是各基層收儲企業堅持早開門、晚收秤,延長收購時間,在收購場所提供涼棚、茶水、應急藥品等貼心服務,讓農民賣“暖心糧”。三是積極推廣糧食預約收購、上門服務等措施,以“互聯網+”優勢,讓數據多跑路、農民少跑腿。積極發揮全區84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作用,為農民免費提供代清理、代干燥等服務,幫助農民交售的小麥提升等級,賣個好價錢,讓農民賣“舒心糧”。四是6月下旬至7月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派出5個工作組赴基層指導服務夏糧收購工作,及時解決農民售糧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全疆各收購網點公布國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州市、縣四級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以及市場監管部門的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讓農民賣“放心糧”。
深挖糧食增產潛力
問:新疆是如何實現糧食“擴面增產”,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
答:首先,全區通過“兩增一調”,實現了糧食“擴面”目標。2023年以來,新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落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糧食生產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地在哪、種什么、水怎么供”等核心問題,系統謀劃2023年糧食產能提升重點任務,明確糧食“擴面”路徑。一是增加耕種面積。主要是通過復墾等方式新增耕種面積,這部分可增加糧食種植面積近百萬畝,占“擴面”任務的20%左右。二是增加復播面積。主要是通過擴大復播糧食作物,提高糧食復種效率,實現糧食種植面積的增加。2023年,全區可增加復播糧食種植面積超百萬畝,也占“擴面”任務的20%左右。三是調整種植結構。主要是按照優化糧棉種植結構增加糧食生產的總體目標,新增糧食種植面積300余萬畝,占“擴面”任務的60%左右,這是新疆糧食“擴面”的主要增長方式。
其次,全區通過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現糧食“增產”目標。牢牢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關鍵。一是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2022年底,全區(地方)已建成高標準農田3626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的57.4%,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占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的75%以上,為糧食產能提升奠定了地力基礎。二是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堅持將科技作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支撐,立足當前全區糧食安全和產業發展需求,強化技術創新引領,在全區開展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優質高產標準化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推廣干播濕出、水肥一體化等種植管理技術,通過良種、良法、良田與良機有機結合,深挖糧食增產潛力。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凝聚合力 共筑糧食安全堅實根基 |
“內外開花”端穩中國人的“果盤子” |
小柑果串起富民產業鏈 |
農業農村部發布畜牧業汛期防災減災技術指導意見 |
山西商務領域農村消費幫扶行動重點明確 |
8月7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上周五上升0.71個點 |
陜西省3支隊伍8名隊員被評為2022年度長江流域漁政協助巡護優秀隊伍和優秀隊員 |
科技特派員“下沉”企業,助力沅江特色農業發展 |
中國代表:要徹底解決糧食難題,必須聚焦根源性問題 |
全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工作研討會召開 |
全國農技中心舉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病蟲草害科學用藥防控技術培訓班 |
延邊州保護性耕作超百萬畝 |
山西省開展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大排查專項行動 |
山西省深化農業水價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 |
湖南“十大優異種質資源”出爐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