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我國是種質資源大國,但許多種源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優異種質資源儲備不足、精準鑒定挖掘不夠等制約著種業高速發展。
天津農業主管部門重視種業發展,黃瓜、花椰菜、鯽魚、水稻等種業發展在全國處于較高水平。要打好種業翻身仗,實現種源自主可控,天津力爭種業強市持續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如何讓種質資源“開口說話”,讓萬份資源“出圈”?
2022年8月,天津市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在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建成,同年使用。目前,該種質資源庫建有2個長期庫、2個中期庫、3個中期可調庫和1個自動化庫,現已入庫種質資源5.2萬余份。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研究所(簡稱生物所)在“保種源、破卡點、挖基因、創材料”上下功夫,開展資源普查,摸清資源家底,農科院各所也在不斷地將多年來積累的寶貴資源存放在種質資源庫中,努力為實現種源自主可控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資料圖)
破解重重難關
應收盡收擴充津門種源
為推進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生物所聯合天津各涉農區結合農作物分布及種植現狀,分別制定區級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實施方案。
每一份資源的采集都是科研人與時間和空間的賽跑。生物所成立專家組隊伍,完成農作物種質資源基礎性數據系統錄入,做好了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工作。“近年來,很多區發現新品種,通過調查與擴繁、評價,大批資源并被列入育種資源材料。”生物所副所長蘭青闊介紹,“從寶坻收集的被稱為‘老太爺種兒’的一個白菜資源,包心好、心黃,正在提純復壯。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2019年十大優異種質資源的‘貓耳兒’豆角,通過提純復壯及優選,篩選出2個優良品系。2021年薊州調查隊發現1個核桃資源堅果外觀奇特,下一步準備深入研究并開發。”
普查與收集行動涉及農田、森林、山區等多種生態類型,特別是天津薊州山區,隱藏著豐富的野生資源和地方品種,是天津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中收獲最多的資源區。環城涉農區由于城鎮化的擴張加劇,很多年代久遠、稀有的資源已無法獲得,但科研人員仍努力做到“應收盡收”。專家們先后開展系統調查采集工作487人次,足跡遍布96個鄉鎮223個村。
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所收集的687份農作物種質資源,涵蓋農作物5大類80種,其中蔬菜作物381份,占比50%以上;地方品種和野生資源居前兩位,分別為601份和51份,分別占總量的86.98%和7.38%;先后累計向國家種質資源庫(圃)提交18批次。
萬份資源“歸家”
保存期長達50年
種質庫是植物種類保存和多樣性維護的重要途徑,“全市12萬份種質資源分散保存在育種課題組或企業育種家手中,種質資源保存條件差,貯存數量少,貯存年限只有5—10年,每年都有大量珍貴種質資源由于儲存保管不善喪失活性,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直接制約本市農作物種業可持續發展。”蘭青闊表示,建設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有利于加大對具有天津特色優勢種質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
種質資源怎么樣永久保存,如何永續利用?天津建立了高標準智能化的種質資源庫。生物所專門從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整合、保存與共享服務,面向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政府部門、生產單位和社會公眾提供共享服務,為科技創新、作物育種和農業生產提供作物種質資源實物及信息。
資源庫建立了較完善的軟硬件設施,確保珍貴種質資源的安全保存,可滿足天津未來50年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的戰略需求。目前已保存種質資源52418份,主要包括糧食類(水稻、玉米、大豆、小麥等)、經濟類(芝麻等)、蔬菜類(豇豆、白菜等)、牧草綠肥(牧草等)在內的28個科79個屬共計117種。
津門野生大豆幸運地成為新庫首批“住戶”。2022年10月,生物所對西青、薊州和武清的野生大豆進行種質資源的采集與保護,三地共采集野生大豆1725克。采集過程中,不僅對種子生長環境以及根系、植株、葉片等形態特征進行了初步觀察,也對周邊土壤進行了取樣,達到保存要求后封裝進入農作物種質資源庫保存。“我們在參照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運行模式和標準基礎上建立了一套完整入庫流程,如種子清選、百粒重測定、種子發芽實驗、種子水分測定、種子干燥程序以及種子包裝入庫程序。”助理研究員王璐說。
種質信息通過資源庫電子檔案陸續上“線”入“云”,科研人通過資源庫科學使用讓種質資源出“圈”,回應了三農人多樣化多場景的種業需求。多種多樣的種子蘊含著巨量的研究價值,生物所將對多種種質資源進行規模化表型和基因型精準鑒定,完善種質資源基礎信息,建立表型數據庫和基因組數據庫,并對種質資源的群體結構和遺傳多樣性進行分析,探索重要性狀新基因的基因功能和分子調控機理。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天津市建成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把津門特色優勢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好 |
幫助農民暢享“數字紅利” |
強化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
全國農技中心舉辦2023年鋅肥科學施用技術培訓班 |
2023年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班暨“百縣千鄉萬戶”科學施肥技術培訓行動啟動儀式成功舉辦 |
中國兩部門緊急預撥10億元 補償國家蓄滯洪區民眾損失 |
安徽千名土專家評上高級職稱 |
鄉村治理開啟“云端”服務新模式 |
上半年湖北省生豬出欄量達2467.9萬頭 出欄量居全國前六位 |
青海161家民營企業參與“百企興百村”行動 |
湖北部署“蟲口奪糧” |
8月9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上升0.21個點 |
湖北省建設保鮮設施5713座 新增產地倉儲保鮮能力80萬噸 |
今年水稻“兩遷”害蟲偏重發生 湖北省啟動“百日攻堅” |
全國果樹品種登記技術培訓班在河南鄭州舉辦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