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豬糧安天下,同為生豬養殖“大戶”的重慶與四川,如何協同做強生豬產業,讓老百姓端牢“肉盤子”?8月9日,在重慶召開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豬產業技術交流會上,川渝兩地專家深入交流研判生豬產業現狀及發展方向,共商戰略合作并簽署協議,共同養好“一頭豬”,攜手推動生豬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技術體系是服務于產業的,科研與生產要深度合作。”交流會上,重慶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市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陳紅躍介紹,近年來重慶做好“一頭豬”文章,打造了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國家生豬交易市場等眾多國家級平臺,打響生豬種質資源創新利用、綠色高效養殖、重大疫病防控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戰,建立了國家級、市級“榮昌豬”保種場、備份場,創建了全國首個地方豬種標準體系等,一系列重大成果加速推進了生豬全產業鏈提質升級。
在技術支撐與市場拉動下,重慶近年來生豬生產實現穩步增長。2022年,重慶全年出欄生豬1904.4萬頭,同比增長5.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生豬加工能力也越來越強,目前重慶共有500余家生豬加工企業,年加工量可達2000多萬頭。
四川一直是全國生豬生產大省,2022年,出欄生豬6548.4萬頭,保持全國前列,較上年增長3.7%。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省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何志平表示,四川省立足生豬產業科技創新,成立了緊密的產學研聯合創新團隊,建立了種豬性能測定中心,自主培育的“川藏黑豬”配套獲得國家新品種證書,一系列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推動了四川省生豬良種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
與會專家認為,川渝兩地生豬產業發展亮點突出,但仍存在不足,一是廣度不夠,團隊以學術型專家為主,需加大產業專家、企業家的參與力度;二是高度不夠,要思考如何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豬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對此,會議提出,川渝兩地要強化合作意識,創新合作機制,推進項目合作,在政策支持下,共同策劃、申報、立項。同時,發揮各自的特色優勢,在生豬種質資源、智能化養殖技術、產業化經營模式等方面實現強強聯合。
現場,重慶市與四川省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共建創新平臺,實施科技創新項目以及協同推廣項目。按照規劃,將建立川渝生豬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合川黑豬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內江豬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其中,川渝生豬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是聯合組建的一個生豬健康養殖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中心,將聚焦豬品種培育與繁殖、豬病防控、豬營養與飼料、養豬設施設備、豬場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等,共研共建共享,推動川渝生豬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川渝合作養好“一頭豬” |
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發布 在全國打造五百個縣域商業“領跑縣” |
加大對受災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的幫扶力度 努力克服洪澇災害等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影響 |
重慶980萬畝水稻陸續開鐮 本月底完成大部分收割 |
山西印發林下經濟發展指南 |
面積總產單產“三增”——新疆糧食生產能力全面提升 |
甘肅:著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
抗旱保豐收 守護“糧袋子”——甘肅省馬鈴薯產業發展暨秋糧抗災保豐收現場推進會見聞 |
抗洪救災大農機顯身手 種田是“鐵牛” 救援是真“牛” |
8月15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08個點 |
提高幫扶效益 推進鄉村振興 |
新疆夏糧收購進入尾聲 已累計收購小麥330萬噸 |
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 |
為鄉村“著名”,助鄉村振興 |
農業農村部:受災地區盡快搶種速生菜 防止斷檔脫銷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