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連日來,湖南祁陽15萬畝再生稻進入收割季,農業技術人員現場隨機抽取、測產驗收,數據顯示頭季最高畝產803.59公斤。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抓緊收割頭茬再生水稻,確保顆粒歸倉,不誤二茬收成。
在祁陽文明鋪鎮碧芝塘村再生稻種植示范基地里,金黃色的稻谷隨風飄揚,一串串顆粒飽滿的稻穗散發著陣陣稻香,一臺臺收割機開足馬力馳騁田間。
看著一車又一車滿載稻谷的車輛從田里開出,再生稻種植大戶李江華眼里滿是喜悅。2022年,李江華首次種植再生稻,因不懂技術,在收割頭季稻時,稻桿留得太高,導致再生稻二茬出穗營養不夠,產量較低。今年,在農技人員的現場指導下,收割稻稈保持35公分,減少稻桿過高導致的營養浪費,為再生稻二茬增收提供了技術保障。
“今年再生稻頭季稻比去年要增產50斤每畝左右,今天割完頭季稻之后,明天就施點肥,要比雙季稻節約很多成本,產量基本上跟雙季稻持平,每畝增效600元。”碧芝塘村種糧大戶李江華說。
再生稻是水稻種植的一種模式,也就是種一茬收獲兩回的水稻。早熟中稻收割之后,利用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適宜的水分、養分和溫度、光照等環境條件之下,再長一茬水稻,再收一季。這種種植模式可以實現“一種兩收”,具有產量高、生育期短、效益高等優點,深受廣大農戶和種糧大戶的青睞。
“今年我們利用全市高旱田和深泥腳田,統一推廣一季+再生種植模式,通過統防統治和肥水管理,全市的一季+再生長勢良好。”祁陽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曾粹林說道。
李江華由于常年跟水稻打交道,種植經驗越來越豐富。今年他除了請教農技人員如何提高畝產外,還在化肥減量、除草防蟲等課題上下足了功夫,進一步降低種植成本,提高每畝的收入。李江華說,只有讓農民朋友們看到實打實的效益,才能更好地推廣再生稻的種植。
2023年,祁陽市積極引導農戶選擇適宜再生稻品種,全市再生稻種植面積共16萬畝。同時,還建立農技人員定點聯系服務制度,組織220多名農技員在關鍵農時季節深入一線,分工包點,開展技術指導培訓,確保糧食增產農戶增收。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最高畝產803.59公斤 湖南祁陽15萬畝再生稻進入豐收季 |
第十三屆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開幕在即 |
2022—2023年度國家冬油菜冬作馬鈴薯品種試驗評審會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召開 |
2023年度農墾統計人員培訓班在湖北恩施舉辦 |
第四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舉行 |
數據里看保險業助力鄉村振興托底保障功能 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
農業農村部成立第十屆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 |
魚米之鄉拉開中稻收獲序幕 |
長沙市長沙縣金井鎮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 |
新疆優質糧油產品亮相中國糧交會 |
新疆與七省份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推動糧油企業間的產銷合作 |
8月29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上升0.36個點 |
加強晉臺農業合作 推動農業“特”“優”發展 |
四川省全面推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 |
一粒黑米的“生金”之路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