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河南正陽縣黃磊家庭農場2800畝花生技術連片示范區,記者看到花生正處于飽果期,植株葉色濃綠,生長健壯。“施用ARC菌劑的花生葉片更綠,植株更壯實,花生根系長出來的根瘤就像葡萄一樣,一串一串的,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花生長出這么多的根瘤。”黃磊說,“我估算按目前的花生長勢,每畝至少增產100斤。”
近日,花生提質固氮減損增產ARC耦合技術千畝連片應用現場觀摩與交流研討會在河南正陽縣舉行。專家組公布了示范田現場測產結果,使用該技術,示范田花生畝產達375.2公斤,相比對照增產20.37%。以張新友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認為,花生提質固氮減損增產ARC耦合技術創新性突出,打破了豆科作物共生固氮理論的現有認知,具有固氮、固碳和增產、增效、增安全鮮明特點,符合新時代國家農業產業高質量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需求,在花生控制黃曲霉毒素污染,減損、減肥、減本和減碳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黃曲霉毒素是迄今發現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強的一類真菌毒素,花生、玉米等糧油產品易受黃曲霉毒素污染,威脅產業發展和生命健康,其污染阻控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同時,花生屬于豆科作物,能夠與土壤中根瘤菌共生結瘤固氮,將空氣中氮氣轉化為作物養分氨,但自然狀態下花生根瘤數量少,固氮效率差,難以滿足高質高效綠色生產需求,如何提高花生結瘤固氮效率同樣是世界熱點前沿難題。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李培武院士團隊歷經20多年持續研究,通過從土壤源頭開展黃曲霉毒素阻控和結瘤固氮誘導耦合探索,首創了花生提質固氮減損增產ARC耦合技術,發明出ARC微生物菌劑,實現了源頭阻控黃曲霉毒素與同步提高生物固氮。
據介紹,在全國花生主產區,2020年至2022年連續3年示范應用花生提質固氮減損增產ARC耦合技術,普遍出現結瘤時間提前、結瘤數量增多、結瘤及固氮時間延長、固氮酶活性提高,示范點普遍顯著增產。湖北襄陽金太陽合作社已經連續3年使用ARC菌劑,第一年300畝花生田使用了ARC菌劑,發現每畝增產達120斤,第二年1000畝花生地里用了ARC菌肥,今年使用ARC菌劑種的花生面積擴大到1萬多畝。理事長馬理說:“ARC菌劑很神奇,花生生產上有奇效,又增產,毒素又少,使用起來還簡單,做底肥用一次,3公斤就行。我總結有這幾個效果:苗齊、苗壯、果多、果重、果白、價高!去年因為我們用ARC菌劑種出來的花生果白、果大、口感好,賣給做炒貨的商家,一斤多賣了3毛多錢。”
2022年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組織對全國花生主產區16省40個花生示范點現場測產結果:高、中、低產田及鹽堿地四類產田普遍顯著增產,平均增產19.67%。同時,花生果黃曲霉產毒菌豐度降低60%以上,花生仁黃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下降了80%,黃曲霉毒素阻控效果十分顯著,應用ARC微生物菌劑試驗示范田均表現出顯著的提質固氮減損增產效果。2023年,花生提質固氮減損增產ARC耦合技術入選為全國農業主推技術,已在河南、山東、遼寧等16個花生主產省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ARC耦合技術助秋收花生畝產提兩成 |
中國熱科院在富硅生物炭增強香蕉耐鹽性的生理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新疆紅棗一路飄紅的背后 |
青海省玉樹州出臺十項惠農惠牧政策 |
青海鹽湖股份65年累計生產鉀肥7000多萬噸 相當于為國家糧食增產4億多噸 |
北辰區雙口鎮——賞田間“豐”景 赴秋實之約 |
2023年全國小麥秋冬種指導意見 |
金秋時節結碩果 應季特色經濟作物進入采收高峰期 |
多地水稻迎來收獲期 高產攻關示范帶動成效明顯 |
各地抓緊秋糧后期田間管理 多舉措助力糧食穩產豐收 |
9月20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05個點 |
9月21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上升0.13個點 |
我國出口農產品中有哪些拳頭產品 |
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紫莖澤蘭現場滅除活動在貴州舉辦 |
技術創新推進黃河“幾”字彎鹽堿地改造利用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