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9月25日,由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主辦的耕地質量保護提升暨大豆玉米復合種植高效肥料應用觀摩會在河南新鄉市舉行。活動通過推進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的高效肥料技術示范,加快構建用養結合的耕地可持續利用機制,大力培育健康土壤,提升耕地質量,推動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主任謝建華表示,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要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在守住耕地數量紅線基礎上,通過提升耕地質量來提高單產,以質量換數量、釋放保供潛力;通過改善土壤生態保障食品安全,以生態促質量、兜牢安全底線。堅持“量質并重、嚴格執法、系統推進、永續利用”,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耕地。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耕地保護科技發展水平,大力開展土壤修復、耕地質量提升等方面技術研發、試驗示范、培訓推廣工作。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在全國針對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組織開展耕地質量保護提升新技術新產品試驗示范,連續多次組織召開現場觀摩和培訓活動,積極促進糧食豐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觀摩會上,在多位專家指導和種糧大戶監督下,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高效肥示范田作物現場測產并公布結果:玉米平均單產656.49公斤/畝,大豆平均單產122.07公斤/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既是我國的傳統農耕種植方式,也是中國傳統農耕技術與現代農業發展實際相結合的有益探索,能有效解決糧豆爭地矛盾。本次測產結果顯示,通過高效肥料的應用,可以實現大豆玉米優質高產和耕地質量提升兼顧的目標。
來自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各省耕地質量監測保護系統、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農業大學、新鄉市縣農業農村局的相關工作人員以及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種糧大戶等參加了觀摩活動。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舉辦觀摩會——開展試驗示范 兼顧作物豐產和耕地質量提升 |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視頻調度2023年海洋伏季休漁專項執法行動開展情況 |
2023年赤水河圓口銅魚公益增殖放流舉行 |
全國農產品品質評價分級報告研討會在京舉辦 |
體育燃動希望的田野——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體育賽事活動精彩紛呈 |
青海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實現零的突破 |
2023第四屆黑龍江中醫藥博覽會在哈爾濱開幕 |
《優質農產品》雜志創刊十周年紀念座談會在京召開 |
平涼市聚力推動紅牛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
“優質湘豬工程”喜見成效 湖南上半年生豬出欄量全國第一 |
大理州永平縣水稻玉米喜迎豐收 |
大荔冬棗亮相杭州亞運會 |
吉林用衛星“種地”的家庭農場 |
吉林省全力實現糧食面積、總產、單產“三增加” |
9月27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上升0.01個點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