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記者走進秋日里的農安縣田間地頭,一眼望去,金色已鋪滿大地,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喜悅。今年,豐收已成定局。
據介紹,2023年農安縣農作物播種面積623.1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81.7萬畝,比去年的增加了10萬畝。通過種植結構調整,玉米播種面積由上年的523萬畝增加到今年的531萬畝。
作為農業大縣,農安縣委、縣政府始終把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工作重點牢牢地抓在手中,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認真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扎實推進黑土地保護各項措施落實落地,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和鹽堿耕地治理試點,為連年豐收打下扎實基礎。
由于特殊的土壤和水系,農安縣龍王鄉沙崗村生產的水稻遠近聞名。村民張希望告訴記者:“今年,全村的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100多畝,采用的是機械化種植,現在已經完全成熟。”農安縣三崗鎮永遠村的千畝水稻田相連成片,美麗如畫。在稻田里,40歲的水稻種植戶寧亮用手掐著稻穗的尾部,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稻子又豐收了,開始收割啦!”
同樣,農安縣億家福農牧專業合作社的高粱也進入了收獲季。社長魏立龍信心滿滿地說:“這些矮稈高粱都是從科研機構引進的新品種,抗旱抗倒伏能力極強,今年每公頃產量1.7萬至1.8萬余斤不成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農安縣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在穩定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引導農民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花生、大豆等特色作物,總面積較去年有所增加。配合制定并落實生產者補貼,引導農民種植大豆、矮稈高粱等作物,在防汛保產的基礎上保障糧食安全。
同時,農安縣還積極推廣應用農業先進技術,落實玉米保護性耕作362萬畝,應用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生產技術20萬畝。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生物防螟、二化螟性信息素誘控、促早熟等防控增產技術,其中“一噴多促”技術在全縣實施74.47萬畝,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提供了保障。
農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今年,病蟲害發生相對較輕,草地貪夜蛾未影響我縣,玉米螟、粘蟲、玉米葉斑病、稻瘟病等發生危害程度相對較輕,未對產量產生影響;風、雹、澇等災害發生率和覆蓋面較小,特別是風、雹發生時期均在玉米抽雄前,對產量基本未造成影響,這些都為糧食豐產奠定了堅實基礎。總的看,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農安大地喜迎豐收 |
收糧采果翻田地 重慶市大力開展秋季農業生產 |
拎穩“菜籃子” 鼓起“錢袋子” |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在河南新鄉揭牌 |
10月9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02個點 |
農民豐收“薊” 多種形式慶豐收 |
第六屆大豆種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大豆良種現場觀摩會在山東嘉祥舉行 |
全國秋糧收獲過半 |
黑龍江:用好鹽堿地 也成“米糧川” |
大學生駐守科技小院解難題 |
四川再生稻 高位如何謀突破 |
多地“菜籃子”節后價格出現回落 全國供應形勢穩定向好 |
中國熱科院在香蕉抗性淀粉納米顆粒蛋白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青海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實現零的突破 |
青海省西寧市加快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中心城市建設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