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宜州區大力推動現代農業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實施農業產業振興三年行動,加大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力度,創新轉型補短板增后勁,深挖農業農村資源潛力,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資源保護良性循環。該區加大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力度,推進土地整治項目,夯實生態農業發展基礎,提高耕地質量。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加強耕地“非糧化”與撂荒地治理。今年上半年,該區“非糧化”治理面積2652.05畝,撂荒地治理面積1990.8畝。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秸稈綜合利用率維持在90%以上。持續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狠抓動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大力推廣“微生物+高架網床”生態養殖,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2.5%,逐步實現農業產業的良性循環發展。
技術創新增強后勁。該區根據產業發展需求,促進傳統農業生產技術與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集成創新,狠抓桑蠶良種繁育、高效省力化智能化養蠶技術及機具等科技示范。今年上半年,該區建成農業科技園區示范基地4個,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應用示范16項,推動小蠶共育、方格蔟營繭、鮮繭繅絲等先進技術推廣和使用,促進桑蠶繭絲綢全產業鏈延伸發展。截至今年7月,該區生產蠶絲被8.2萬床,栽培桑枝食用菌面積達175.6萬平方米,產鮮菇7383噸,綜合利用總產值達8096萬元。
深挖潛力提高效益。該區深挖農業農村資源潛力,把生態農業生產、鄉村振興與田園綜合體、休閑觀光、采摘體驗、養生旅游等服務業結合起來,建設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觀光園、度假村和農業園區,提升現代農業的綠色生態、休閑康養、科普展示等價值,培育農業新型業態,進一步拓展完善生態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促進農業生產、儲藏、加工、流通等環節有機銜接。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項目帶動農業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確保生態產業項目引得進、建得成,提高生態農業綜合效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該區蔬菜種植面積16.93萬畝,產量35.5萬噸;豬牛羊禽類肉產量1.71萬噸,水產品產量7180噸,農業總產值達11.37億元,同比增速7.93%。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西宜州提升農業產業“含綠量 |
湖南省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經驗交流暨秋冬種工作部署會在醴陵召開 |
農業農村部漁政保障中心開展沿海漁政監管執法力量配備標準集中研討 |
合肥農交會將于10月13日開幕 |
安徽省秋收穩步推進 |
國家稻米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十年取得豐碩成果 |
科技賦能農業現代化發展 |
第六屆進博會將有哪些新亮點?“黑科技”集中亮相 各類新品“大爆發” |
鄧小剛會見新加坡永續發展和環境部常務秘書羅家良 |
農業農村部派出工作組開展“三秋”生產指導服務 |
吉林省扎實推進吉林長白山人參產業集群建設 |
戈壁灘上育良田 |
10月10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11個點 |
重慶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有望超額實現年度目標 |
澄邁舉辦豐收節暨 消費助農大集市活動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