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2023現代農業科技南南合作暨湘非農業合作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論壇主要圍繞全球發展倡議,在南南合作及中非合作框架下,促進各國政府部門和國際組織、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在農業科技領域的交流互動,探索農業科技國際交流合作的政產學研金用服一體化新機制,推動合作走實走深走遠。
本次論壇共設置開幕式、主旨報告會、雜交水稻技術能力建設專題論壇、動物健康與科學養殖合作專題論壇、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建設與國際人才培養專題論壇5場主體活動,吸引了200多名來自15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代表、中外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協會代表等與會。
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長張迎春介紹,湖南始終牢記囑托,奮力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立足農業大省實際,圍繞國家所需、湖南所能、未來所向,持續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走在全國前列。張迎春表示,湖南愿同各國攜手深化農業國際貿易,夯實合作平臺,推動標準互認,不斷提高產供鏈合作水平;攜手構建農業安全體系,共同提升糧食和農產品保障能力;攜手拓展農業合作領域,推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方面協同發展,共同譜寫現代農業發展新篇章。
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代大江表示,長期以來,中國高度重視農業領域的南南合作。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是致力國際發展合作的專業機構,希望與更多伙伴機構在農業科技領域開展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務實合作,為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共同譜寫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
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四級職員富貴表示,科技部深入推進中非科技伙伴計劃,與非洲國家分享和交流最新科技成果和創新發展經驗,希望中國方法、中國智慧為非洲各國發展提供更多科技支撐方案和思路借鑒。在此過程中,農業一直是雙方合作的重點領域,從糧食育種、栽培、田間管理,到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再到農業貿易開放政策,中非農業合作不斷深化。
馬里共和國駐華大使迪迪埃·達科,馬拉維共和國駐華大使艾倫·欽泰扎,馬達加斯加共和國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努梅扎納阿里·讓·維克多·桑巴尼艾伊納先后發言,表示此次論壇不僅代表著各國的共識,也代表著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承諾,希望進一步加強現代農業科技國際交流合作。
湖南農業大學、南非自然科學專家委員會、馬里共和國塞古大學、中非中小農農業協會、湖南國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簽訂多個產學研友好合作備忘錄。
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湖南省科學技術廳指導,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支持,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聯合舉辦。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現代農業科技南南合作暨湘非農業合作論壇在長沙舉行 中外嘉賓共話農業科技合作一體化新機制 |
科企合作共同推進綠色增值肥料產業化 |
北京市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1+4”配套制度 |
湖北油菜播種進度接近一半 預計10月底全部完成 |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安徽上線智慧監管平臺 |
昭通水富45萬尾魚苗放流金沙江 |
云南景谷2023年耕地占補平衡項目順利推進 |
10月16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上周五下降0.87個點 |
四川召開“天府糧倉·千園建設”工作推進視頻會議 糧食類省級園區高標準農田占比超70% |
長三角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
小麥+玉米“兩早”示范田畝產首破1300公斤 |
新魯川3省區簽訂糧食產業發展合作協議 |
盤錦河蟹購銷兩旺 |
洮南市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4.5萬畝制種玉米喜獲豐收 |
單季畝產1251.5公斤 “超級稻”再創世界新紀錄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