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輕旅游、微度假的不斷升溫,旅游者對民宿的需求量增大,鄉村民宿作為一種新興休閑業態,逐漸成為旅游消費的新熱點。
為加快推進國民旅游休閑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近日,山西省文旅廳印發了《山西省鄉村民宿業發展規劃(2022—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對山西省鄉村民宿業發展的現狀進行研判,并從目標戰略、實施路徑、配套服務、實施保障等方面明確了具體思路。
發展鄉村民宿
(資料圖片)
點亮鄉村“美麗經濟”
經過近幾年發展,山西省鄉村民宿規模初具,尤其是通過“三個人家”民宿品牌打造,山西現評定出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人家”495家。其中,約68%的“三個人家”集中分布在鄉村旅游示范點周邊15公里范圍內。《規劃》旨在解決山西鄉村民宿發展中的問題,通過標準化、品牌化、集群化、特色化、智慧化發展,著力培育具有山西地域文化特性的本土民宿品牌、區域民宿品牌,助力高質量鄉村民宿點亮鄉村“美麗經濟”。
《規劃》提出,基于鄉村振興、文旅高質量發展、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設以及“康養山西·夏養山西”的大背景,依托山西優越的生態自然環境,充分利用山西豐富的地上文物資源和古村落資源,以山西傳統民居文化和古建文化為核心,突出山西鄉村文化、鄉村特色在鄉村民宿發展中的意義和價值,讓山西鄉村民宿成為“康養度假、休閑養生”的寶藏之地,使山西鄉村民宿業發展成為建設美麗鄉村、帶動鄉村整體產業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的有效手段,打造“中國鄉村民宿業發展的山西模式”。
《規劃》分近期重點培育階段(2022-2025年)和中遠期提升階段(2026-2030年)。到2025年,編制完成《山西民宿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地方標準以及《山西民宿品牌模式建設指引》《山西鄉村民宿發展與建設規范》,力爭實現全省民宿規范化發展,培育“山西人家”鄉村民宿樣板,形成鄉村特色民宿集聚區的先行示范樣板,形成沿路傍景、均衡發展的民宿格局。力爭規劃期末,全省鄉村民宿規模達1000家。其中,高品質鄉村民宿占全省鄉村民宿的1/8左右,形成50個鄉村特色民宿集聚區,全域基本形成特色鮮明、管理規范、服務一流、市場體系健全的鄉村民宿發展格局。
構建鄉村民宿
“1336”空間發展格局
《規劃》明確提出,要依托山西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建設,充分發揮山西中部經濟群以及長治、臨汾、大同城市副中心的輻射作用,借勢五臺山、云岡石窟、平遙古城三大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設,構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規模適度的山西鄉村民宿“1336(一核三廊三片六大民宿增長極)”空間發展格局。
一核,即鄉村民宿集聚發展核。主要結合太原龍城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太原為中心,借助太忻一體化、太榆同城化高質量發展的契機,充分發揮太原都市圈休閑度假需求的外溢功能,打造輻射全省的鄉村民宿業綜合服務大本營。
三廊,即黃河一號旅游公路鄉村民宿發展廊、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鄉村民宿發展廊、長城一號旅游公路鄉村民宿發展廊。主要依托黃河、長城和太行山旅游公路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以及資源富集帶的地理優勢,形成鄉村民宿依托旅游交通干線聚集發展的綜合效應。
三片,即黃河風情與文旅度假民宿發展片區、太行山山地度假與康養民宿發展片區、長城文化旅游與體驗民宿發展片區。主要依托各片區的旅游資源,打造“山西人家·黃河岸邊”民宿品牌、“山西人家·太行山居”民宿品牌和“山西人家·長城驛家”民宿品牌。
六大民宿增長極,即重點圍繞山西境內5A景區以及資源富集帶,充分發揮景區品牌效應,形成鄉村民宿集群,打造山西鄉村民宿先行發展示范區,包括宗教禪養文化民宿增長極(云岡石窟、五臺山風景名勝區)、長城邊塞文化民宿增長極(雁門關景區)、晉中晉商文化民宿增長極(平遙古城景區、喬家大院)、黃河根祖文化民宿增長極(黃河壺口瀑布旅游區、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太行山地文化民宿增長極(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景區)、云丘山生態文化民宿增長極(云丘山景區)。
推進“鄉村民宿+”
多元業態融合發展
為讓游客有更多的獲得感,更好滿足多層次、個性化、品質化的大眾旅游消費需求,《規劃》明確提出,鄉村民宿發展應結合“小眾化、安全高、慢生活、品質優”的市場需求,搶抓新生消費機遇,統籌推進鄉村民宿與餐飲、農業、購物、康養等領域深度融合,延長產業鏈,做足價值鏈,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
在“鄉村民宿+餐飲”發展方面,《規劃》提出要以特色化、地域化、規范化為核心方向,挖掘地方和民族特色餐飲文化,發展養生、鄉土、綠色美食系列,打造“鄉土晉味”美食品牌,豐富游客飲食體驗。同時,推出“鄉村民宿美食菜單”,將地理標志農產品與鄉村民宿深度融合,提升農產品競爭力,讓游客“吃得好,帶得走”,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鄉村民宿+購物”發展方面,《規劃》提出要以鄉村民宿集聚區當地的自然地理、非遺文化以及特色產業為依托,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研發力度,培育一批非遺作坊和創意工作室等旅游商品開發主體,開發創意工藝品和紀念品、風味食品、土特農產品等系列文化旅游商品,打造“晉宿好禮”系列產品,將鄉村民宿打造成為地方物產沉浸式體驗空間。
在“鄉村民宿+農業”發展方面,《規劃》提出要依托鄉村民宿周邊空閑用地,融入田園開放餐桌、會員認養果園、有機特產電商等運營模式,滿足年幼的研學客群和年長的康養客群需求,拉長客群在鄉村的停留時間,增加其消費頻次,打造共享菜地、現代農業研學示范基地、萌寵親子樂園、垂釣園等鄉村旅游項目,開展二十四節氣農耕課堂、大地畫展和鄉村音樂節等農田野趣活動等。
關鍵詞: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州大力推進政策兌現集成服務模式 累計辦理業務逾3.37萬件 |
觀致汽車被列入消費黑名單 車主權益如何保障? |
打造中國鄉村民宿業發展的山西模式 |
首批六個京津冀蔬菜直采直供服務中心落地河北|觀速訊 |
江西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向縱深發展 |
遼寧省“內外兼修”打造知名農產品品牌 |
山西省啟動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周活動 環球今亮點 |
三夏時節農事忙 奠定豐收好基礎-環球視訊 |
全球報道:傳統茶里的“年輕態”——第五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現場觀察 |
百事通!農業生產開局良好 鄉村發展后勁十足 |
《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 我國糧食全產業鏈減損可節糧上千億斤 |
2023全國和美鄉村廣場舞大賽總決賽相約河南新縣 |
用創新驅動漁業產業轉型升級——第六屆“漁博會”搭起科技供需對接平臺 環球觀點 |
今年小龍蝦產業大會將于6月3日舉行-全球簡訊 |
世界熱點評!第五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閉幕 |
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天天快看點 |
蒼南漁政嚴管海洋伏季休漁秩序 每日時訊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