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一顆顆稻米種子隨著機械運轉,竟然能整齊排列在紙張上,不一會兒,一大卷紙張上就整齊地“打印”出密密麻麻的稻種。大家都聽過、見過印刷紙張,但近日,記者卻在浦東新區書院鎮上海浦多收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內看到了“印刷播種”。
“這是印刷播種機。我們用這個機器育苗,不僅能有效提高秧苗質量和育秧效率,也為秋糧豐產豐收打下良好基礎。”合作社負責人李應超一邊操作演示印刷播種機作業流程一邊向記者解釋,隨著機器上滾輪的轉動,適量的點狀淀粉膠會均勻地“打印”在鋪放在操作臺上的竹纖維育秧紙表面,之后傾倒出來的稻種會固定在點狀淀粉膠上,可以根據育秧時長來控制淀粉膠之間的距離,從而給秧苗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在現場可以看到,經過滾輪小孔滴落的淀粉膠大小均勻、排列整齊,基本每個膠點僅可以粘住一至兩顆種子,能夠有效避免多顆種子密集播種造成的秧苗發育不良等問題。
隨后,這些“打印”成卷、粘有稻種的紙再通過另一臺機器平鋪到秧田里的穴盤上,機器在鋪紙的同時還能夠同步覆土,實現育秧機械化。隨著種子發芽,秧苗成長,竹纖維育秧紙會降解消失在泥土中。
“傳統的水稻育秧方法存在用種量大、秧齡期短、秧苗素質差等問題。”合作社負責人李應超告訴記者,過去機械化育苗時,常常會因為水稻播種不均勻,導致稻種用量大,種子浪費比較嚴重;又因為需要浸種、暗化催芽等工序,費工費時,育秧成本居高不下。為了降低育苗成本,李應超多次到江蘇、湖南等地學習和交流,在了解到“水稻印刷播種技術”后,第一時間引進了水稻印刷播種機。“現在可以做到精準定位、精量播種、行列有序,秧苗有足夠空間生長和快速分蘗,不僅能極大提高秧苗素質,還能有效節約成本、增加收益。”原來,相比于傳統的育秧技術,水稻印刷播種技術實現了稻種勻播、精播、稀播,可節省30%以上的稻種。同時省掉了浸種、暗化催芽等工序,節省了大量人工。單從成本考慮,采用傳統的育秧方式,原來一畝地需要200~300元成本,而現在只需80元,節省了約200元/畝。此外,使用“印刷機”育苗,可延長秧齡半個月左右,秧苗整體素質更好,每畝可增產稻谷100斤左右。
“這幾年我們一直采用水稻直播方式,稻田草害日益嚴重。優化栽培模式是去除雜草的有效途徑,相對于水稻機直播,采用機插秧的水稻田塊里雜草更少。”李應超介紹,今年合作社將采用印刷播種技術,實現機插育秧播種精準定位、精確定量,再以“稀播壯苗”“肥促化控”技術路線培育大齡壯秧,擴大機插秧苗適栽期,配合稻田雜草‘插噴同步’等新型防除技術的推廣應用,將為水稻優質高產創造有利的條件。
“下一步我們將做好試驗示范,加大宣傳和技術指導,探索總結水稻輕簡化育插秧生產技術集成和社會化服務模式,全面提高本地水稻生產規模化、機械化和標準化水平,加快推進浦東新區優質稻米產業建設,保障糧食生產。”浦東新區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陸曉莉說。
記者了解到,除了這臺“精準印刷播種機”,合作社還添置了自動擺盤機、高速插秧機、測深施肥機等先進的育插秧機械。“科技化的家當越來越多了,跟以前比,種田也越來越省力省心。”李應超由衷說道。
關鍵詞: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州大力推進政策兌現集成服務模式 累計辦理業務逾3.37萬件 |
觀致汽車被列入消費黑名單 車主權益如何保障? |
印刷播種機讓水稻種植節本又增效 |
新疆將打造葡萄酒產業酒莊集群 |
重慶推廣蔬菜土壤微生態調控技術 化學農藥用量減半 |
當前短訊!河北小麥機收作業拉開序幕 |
世界微資訊!看,這片“智慧”的田野 |
2023年全國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現場會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鄉村行科普宣傳活動在湖南岳陽舉辦 |
環球今日報丨6月8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09個點 |
第二屆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產業大會在京召開_天天速訊 |
兩部門聯合發文 培養支持鄉村文旅帶頭人 全球訊息 |
長江禁捕退捕工作專班物種保護組工作會在滬召開 全球今熱點 |
農產品“三品一標”培訓班在廣東江門舉辦|天天熱點評 |
中國農業農村服務業聯盟舉辦首場對接活動 聚焦“農資+服務”-全球快播 |
全國“三夏”麥收進度過半 世界微頭條 |
世界熱訊:延慶永寧智慧農業為田間地頭插上“數字翅膀” |
全球關注:順義區北務鎮近500萬公斤西瓜陸續上市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