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三夏”時,小麥收割忙。隨著全國小麥收獲主戰場迅速向西轉移,甘肅省隴南、天水、慶陽、平涼等地冬小麥已到收獲時節,陸續開始收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6日,寧縣早勝鎮北街村,麥穗飄香,滿目金黃,2023年全省小麥收獲開鐮儀式暨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在這里拉開帷幕。標志著我省小麥大規模機收正式開始。
為了確保糧食安全、及時收割入庫,開鐮現場,一臺臺不同型號的聯合收割機、打捆機、免耕機,開足馬力,大顯身手。只見聯合收割機在金色的麥浪中來回穿梭,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機器過后留下一排排整齊的麥茬,收割、剝殼、脫粒、打捆、免耕,在農機駕駛員的操作下一氣呵成,為后續種植打好基礎。
現場的農技人員劉小虎介紹:“以前一畝地人工收割最少需要3個多小時,現在10畝地僅用1個小時就可以。”現代化農機的加持,讓農業增產又增效,讓農民徹底告別了“體能時代”。
減損就是增產、減損就是增收,機收環節少損失一斤糧,農民的收成就多一斤,國家糧食安全就多一份保障。為了確保糧食顆粒歸倉,活動期間還舉行了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來自慶陽市各縣區的9支代表隊18名機手駕駛著9種不同型號的聯合收割機,同臺競技。他們在規定區域內進行機收作業,收割后評判組隨機選取地塊,他們使用取樣框,根據機手的現場作業情況,比一比誰的漏籽少、留茬低,機手的作業安全意識、作業效率等情況進行打分。
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正高級工程師張陸海介紹:“經過省市縣三級農機站技術人員現場測定,小麥機收平均損失控制在1%以內,比標準要求低一個百分點,每畝可減少損失6斤,按全省小麥種植面積1100萬畝算,年可減少損失6000萬斤以上。”
據悉,此次比武活動營造了廣大農機手比學趕超、全社會關注支持收獲減損的濃厚氛圍,引導農機手在生產實踐中精操作、比技能、減損失,達到了預期效果。大比武結束后,選手們紛紛表示,通過相互比學,減損的意識更加深刻,操作技能有了進步。
“‘三夏’期間,政府為我們提供了很大便利。農機部門在主要交通路口設立了‘三夏’跨區機收接待站,詳細給我們解說了各村的路線及小麥成熟情況,并給我們發放了路線圖和各村的聯系方式,確保了小麥及時搶收。”來自寧縣的朱平芳捧著農機部門頒發的小麥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的一等獎獎牌激動地說,“我們合作社種植了160畝小麥,今年畝產量在500斤左右。合作社現有農機二十幾臺,農機托管服務輻射整個焦村鎮。”
據了解,寧縣今年小麥總面積41.56萬畝,預計平均畝產250.1公斤,總產量10.4萬噸,全縣已組織聯合收割機1200多臺,預計10—15天可全部收割完成。
夏糧是全年糧食收獲的第一季,小麥機收是奪取夏糧豐收的臨門一腳、收官之戰。小麥機收這一仗打得怎么樣,直接決定了夏糧能否豐收到手。
據悉,今年我省種植小麥1106萬畝,計劃組織1.4萬臺小麥聯合收割機投入“三夏”機收作業,預計完成小麥機收面積在960萬畝以上,機械化收獲率突破90%。
“近期從河南、陜西進入我省的收獲機具大幅度增加,僅到平慶地區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就有2000多臺,加上本地現有機具1000多臺,平慶兩市340多萬畝冬小麥有望在10多天收獲完畢,能夠實現應收盡收,顆粒歸倉。”省農業農村廳農機化管理處處長劉文武介紹。
為搶抓小麥收獲期,目前我省已經成立全省“三夏”機收工作專班,制定了2023年“三夏”機械化生產工作預案,公布了全省小麥機收保障和應急值班熱線電話123部;通過建立甘肅“三夏”機收工作微信群,及時調度各地小麥機收進度情況;在機具轉運交通要道、服務區、高速路入口及麥收重點區域等設立跨區機收服務接待站309個,為機手提供作業信息、維修等便利條件,幫助解決機具供需矛盾和機手實際困難;與燃油供應單位對接落實農機作業用油“三優一免”優惠政策,開展送油到村到田服務;協調氣象部門開展夏收氣象預報預警服務,方便機手安排作業時間;依托農機社會化組織組建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及時開展作業搶收、機具搶修等突發情況的處置。對有困難的家庭以及“小、散、偏”地塊的收獲,隨時做好作業支援準備。
關鍵詞: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州大力推進政策兌現集成服務模式 累計辦理業務逾3.37萬件 |
鐵牛競技忙 粒粒皆歸倉——甘肅省小麥收獲開鐮儀式暨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現場見聞 |
甘肅省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項工作 每日聚焦 |
世界最新:關注“三夏” 232個交通安全服務站保障農機車輛安全通行 |
環球速讀:實施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行動 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進一步向農村傾斜 ——提升津郊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云南地理標志產品亮相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天天快播報 |
10萬尾花斑裸鯉放流湟水源頭_世界看點 |
第十二屆全國蔬菜規模化高效育苗技術經驗交流會在貴陽舉行 |
【環球時快訊】國家鄉村振興局:多措并舉促進脫貧人口收入持續較快增長 |
全球熱文:打響特色品牌——龍巖積極打造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示范樣板 |
世界熱點評!洞庭之南走在前——湖南益陽市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
臨夏市羊產業串起共同致富路 |
世界熱訊:平湖市農業農村局多措并舉 實現稻漁產業“雙增雙減雙優” |
蚌埠守好良田護“耕”基 |
熟食加工 帶活小鎮-環球報道 |
6月28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13個點-當前聚焦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