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發布《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1—2022年我國農業克服了重大疫情和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統籌農業穩產保供與綠色發展,農業綠色轉型持續深化,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為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基礎支撐。
綠色指數持續攀升
農業發展可持續性愈發凸顯
(相關資料圖)
2021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指數為77.53,較上一年提高0.62,比2015年提高了2.34。農業綠色發展指數是怎么來的,又意味著什么?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副研究員、《報告》副主編劉洋告訴記者,農業綠色發展本質上是一種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旨在推動形成資源節約保育、生態環境安全、綠色產品供給和生活富裕美好的農業農村高質量持續發展新格局。這些方面恰恰是考量農業綠色發展的一級指標,通過綜合指數法進行計算,可得出農業綠色發展指數。
——農業資源保護利用能力顯著提升。
土地是莊稼的命根子。2022年我國啟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目前總體完成外業調查采樣,樣品流轉、制備與檢測任務。全國超額完成1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東北典型黑土區共完成黑土耕地保護利用面積2.04億畝次,有效保護了土地資源。
農業是用水大戶,加強農業節水勢在必行。2022年全國實施505處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新增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達3370萬畝,提升了水資源利用率。
——農業產業環境保護治理取得新進展。
“縣里在我們村西瓜基地推廣0.015毫米加厚高強度地膜,不僅讓我們的西瓜提前50天上市,瓜農的收入還實現了翻翻!”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儀封鄉謝莊村黨支部書記謝周勇激動地說。2021年全國農膜回收率穩定在80%以上,重點用膜地區農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截至2021年底,全國農用化肥施用量連續6年持續下降,農藥使用量比2015年減少16.8%,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76%以上,農業產地環境安全的改善為提升農產品質量發揮了重要生態支撐作用。
——農業綠色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
截至2022年底,通過推進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和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持續增加,名特優新農產品數量快速增長,逐漸實現從“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持續推進。
2022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1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3%。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污水處理率提高,14萬個村莊得到綠化美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先行區擔當“排頭兵”
農業綠色發展水平領跑全國
“今年小麥產量相當不錯,實打實收每畝地1370斤!”這個數字對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槐橋鄉合作社的負責人仁景河來說,是不敢想象的。近年來,曲周縣以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為抓手,全域集成推廣氮肥精準施用、高效節水灌溉等技術,不僅鹽堿地改良效果明顯,糧食產量也突破新高。
2022年,農業農村部遴選確定49個第三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單位,先行區創建單位總數達到128個,初步形成了“點上突破、以點帶面”的農業綠色發展格局。
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大力支持縣農投、擔保公司等投融資平臺,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等投向農業綠色產業發展;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則柔性引才引智,在產地環境凈化等綠色技術研發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福建省漳州市組建綠色生產科技特派員隊伍,為農戶提供“訂單式”“菜單式”精準防控等技術服務……
同時,各地先行區農業綠色發展水平領跑全國。2021年,先行區綠色發展指數平均達到80.32,其中5個先行區綠色指數超過85,農業綠色發展水平處于全國領先,成為名副其實引領農業發展綠色轉型的“排頭兵”“領頭雁”。
不僅如此,國家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工作實現業務化運行,構建了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28個先行區及256個縣的農業水、土、氣候、生物、農業廢棄物等農業資源數據,形成涵蓋全國主要生態類型區、超過1500萬個數據的農業資源臺賬,為分析農業資源利用狀況、評價綠色發展水平提供了扎實的基礎數據支撐。
技術創新拓寬發展道路
繪就富民興村新畫卷
科技創新是農業綠色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目前,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還面臨著農業資源趨緊、環境問題突出、生態系統退化等諸多瓶頸問題,亟需一批聚焦農業農村綠色轉型重大需求、瞄準農業綠色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
我國水稻生產總用水量大,針對季節性干旱易導致水稻減產,稻田長期保持水層易引發面源污染和碳排放等環境問題,研究人員創制節水抗旱稻旱直播節水栽培技術,可節省灌溉水50%,節省肥料10%,節水抗旱以及增產效果顯著。
新技術新模式助推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例如東北地區玉米秸稈還田帶狀深松整地關鍵技術、稻漁綜合種養技術,以綠色投入品、生態循環模式和綠色標準規范為主攻方向的技術,為全面構建農業綠色技術體系提供了借鑒意義。
插上科技的翅膀,農業綠色發展轉型升級闖出一條條新路子,也唱響了一首首綠色興農的協奏曲,催生出綠色發展富民興村的新模式。
浙江省湖州市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依托生態資源稟賦,全力打造農業綠色發展標桿市。安吉白茶、湖州湖羊等特色農產品暢銷全國,農家樂等美麗經濟蓬勃發展,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綠、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綠色為底色,驅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打造農業綠色發展的生態新樣板,農業領域的這抹“中國綠”,將成為實現美麗中國最鮮明的底色!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22》顯示 我國農業綠色轉型持續深化_當前速訊 |
以工匠精神造就滬上“頂流”葡萄 國家林草鄉土專家的“葡萄經”-當前熱聞 |
環球快播:農業農村部在河南濟源舉辦2023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夏季)推介活動 |
農業農村部部署高溫防御工作 |
松茸論壇暨順豐解決方案發布會在迪慶州香格里拉市舉辦 |
25個鮮食玉米新優品種在重慶中心城區集中“亮相”|世界今熱點 |
速看:重慶三年查辦涉漁行政案件4500余件 非法捕撈得到有效遏制 |
河北唐山整體謀劃,分類施策,全力推進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
保種與開發良性互促 綏寧花豬直供深圳市場 |
世界即時看!新疆農產品青島交易會閉幕 收獲5.86億元訂單 |
【全球新視野】771.88公斤!“新冬60號”再創南疆早熟冬小麥高產紀錄 |
中國綠發員工扎根江津鄉村培育“全域全齡全季”產業—— “空心村”變身瓜果飄香鄉村樂園 |
全球動態:7月3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上周五下降0.34個點 |
甘肅省為“三夏”跨區作業農機手提供便利 |
全國牛結節性皮膚病防控技術培訓班在濟南舉辦_天天看熱訊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