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網訊 7月16—18日,由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北大荒薯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和東北農業大學協辦,以“馬鈴薯產業與種業創新”為主題的第二十四屆中國馬鈴薯大會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召開。大會匯聚知名專家、行業專家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之智,助力馬鈴薯種業科技創新,吸引了國內30個省(市、區)注冊代表1100多人參會。
據中國作物馬鈴薯專業委員會會長金黎平介紹,我國馬鈴薯種業創新成果豐碩,尤其近兩年在功能基因組學、重要性狀的遺傳調控機理、種質資源精準鑒定等取得了重要進展,育成登記了200多個新品種。但馬鈴薯種業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和種源全面自主可控依然面臨嚴峻挑戰,“打好馬鈴薯種業翻身仗、筑牢產業高質量發展根基”仍是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重要任務。她希望各類研發主體攜手前行,加強生物育種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合力推動生物育種產業化。
科學技術部農業農村司司長葉玉江表示,馬鈴薯作為我國第四大糧食作物、第一大糧菜兼用作物,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綠色、健康、營養產業,強化馬鈴薯產業科技支撐,是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然要求,科技部將進一步突出種業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統籌科技資源,加大支持力度,持續推動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張合成詳細剖析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思想脈絡,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員和復旦大學羅澤偉教授分別匯報了生物育種新技術CRISPR和四倍體栽培馬鈴薯多基因遺傳結構解析的新進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羅其友研究員、全國產業融合發展聯盟秘書長路亞洲、青島農業大學尚書旗教授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徐建飛研究員分享了馬鈴薯產業現狀與趨勢、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機械化發展和品種遺傳改良進程,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盛萬民研究員和北大荒薯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軍旗分別介紹了黑龍江省馬鈴薯產業現狀和公司馬鈴薯版塊布局全國、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凝心聚力謀發展的探索與實踐歷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奇提出的在節能環保的前提下,把新鮮土豆直接加工成好吃、營養還便宜的“土豆”米項目,從加工視角為徹底端牢中國飯碗、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該項目不僅每噸成本(原料、能耗、人工、折舊、租金)低于七千元,還能極大減少倉儲成本,解決馬鈴薯長期儲存問題。
此間,與會代表觀摩了位于黑龍江克山農場有限公司、由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金黎平研究員牽頭與多家單位合作打造的全國首個馬鈴薯智慧農場,馬鈴薯農機現場的大型農機具、馬鈴薯科研單位和企業育成新品種展示田、種薯生產標準化示范區、病蟲害防治航化作業演示、馬鈴薯精制淀粉和雪花全粉生產企業。
據了解,中國馬鈴薯大會”是在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致力于把馬鈴薯作物科學研究與全產業鏈緊密結合,凝聚馬鈴薯產業各領域有生力量,推動我國馬鈴薯產業持續健康蓬勃發展,現已成為國內頂級馬鈴薯行業品牌會議和馬鈴薯產業盛會,從1996年到2023年已成功舉辦了24屆,服務并見證了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的精彩歷程。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中國馬鈴薯大會聚智助力種業科技創新 |
奶酪已成為乳制品行業增長新動能 |
幸福領導力新視野,蒲公英計劃十八期開營 |
7月26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上升0.06個點 |
7月27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05個點 |
推動土地全托管服務擴面提質 |
鳳臺向淮河增殖放流250萬尾魚苗 |
數據里看見發展 我國已初步建立水產種業體系 |
農產品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大會召開 |
全國早稻收獲過一成半 進度快于上年 |
農業農村部 公布16項漁船管理便民措施 |
落實六項重點工作 確保糧油單產提升成效 |
2023年青海農牧區金融保障調研活動啟動 |
泰州市海陵區“三聚焦”推動農村供銷合作事業優質發展 |
鹽城市大豐區消除“白色污染” 發展綠色農業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