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廣西2023年夏糧播種面積180.15萬畝,新增3.15萬畝,增幅1.78%,居全國第8位;畝產160.95公斤,增長5.05公斤,增幅3.24%,增幅居全國第4位;總產量29萬噸,增長1.4萬噸,增幅5.07%,增幅居全國第6位,繼續保持播種面積、單產、總產量“三增長”。
“夏糧再獲豐收,為全年糧食豐收、牢牢端穩手中‘飯碗’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區提供了有力支撐。”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八桂無閑田 種糧有補貼
(資料圖片)
因地塊小而散,部分田地海水倒灌鹽堿化,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不完善,土地流轉困難,防城港市防城區江山鎮潭西村部分耕地曾撂荒多年?,F在,潭西村滅荒復耕示范點的撂荒地經過綜合治理,大片土地因此盤活。
八桂無閑田。廣西通過開展耕地保護系列行動,祭出種種“長牙齒”的硬措施,將撂荒地盤活為“錢袋子”。
藏糧于地,讓更多農田變良田。上半年,廣西籌措下達資金24.06億元,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10萬畝。
結合丘陵農業、小農戶分散生產的特點,廣西積極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拓展服務領域,構建便捷高效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現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約1.1萬戶,常年服務面積約937萬畝次。
稻谷生產補貼中,規模種植雙季稻每畝補貼最高500元,單季稻每畝補貼最高200元。聚焦種糧主體,廣西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生產補貼等各項種糧補貼政策,今年上半年,累計下達各地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生產補貼、雙季稻補貼等涉糧財政資金共49.02億元,激活農民種糧熱情。
玉米馬鈴薯 套種不等閑
“兩行玉米、三行大豆,玉米套黃豆,十種九不漏。一年種兩季,玉米不減產,多收兩季豆,還能帶動村民就地務工?!睔J州市欽北區那蒙鎮竹山村村干部告訴記者,當地引進優質農業企業,進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增產又增收。
廣西夏糧主要品種為玉米、薯類和豆類。作為廣西第二大糧食作物,玉米是山區的重要口糧,也是飼料的主要來源。廣西印發《廣西水稻玉米高產攻關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區玉米平均畝產較2021年提升8%以上,每年創建玉米高產攻關示范片50萬畝以上。
南寧、百色、河池、崇左等優質高效玉米優勢區紛紛投建,充分利用甘蔗地、玉米地和幼齡果園,因地制宜套種玉米、豆類、薯類作物,提高耕地利用系數,擴大糧食面積。2022年,全區冬種玉米近27萬畝。
頭年9月下旬開始種,來年過完春節就能賣。趕上好價格,1公斤能賺4元錢,每畝馬鈴薯的凈利潤達四五千元。隆安縣那桐鎮廣西金穗農業集團冬種馬鈴薯基地已多次品嘗過豐收的喜悅。
廣西冬季平均氣溫13.3℃至20℃,常年冬閑田地超過1000萬畝,發展秋冬種馬鈴薯得天獨厚。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廣西已成為全國最大秋冬種馬鈴薯生產基地。
《關于進一步推進2022年冬種馬鈴薯生產若干措施》明確提出,扶持打造靈山、博白、浦北等12個冬種馬鈴薯大縣,推廣“水稻+再生稻+馬鈴薯”等一年三造生產模式,擴大馬鈴薯種植。去年下半年,全區冬種馬鈴薯播種面積達87萬畝。
良種加良法 增產又增收
“今年我種了兩畝黑糯玉米,僅鮮苞就賣了8000多元,加上套種的旱藕收入,種一畝地相當于過去種10畝?!瘪R山縣里當瑤族鄉雅聯村村民蒙旭騰說,黑糯玉米收購價每公斤達四五元,每畝收入有四五千元。
據了解,黑糯玉米是南寧市蔬菜研究所引進的玉米新品種,營養價值、口感等方面更符合消費者需求,市場潛力極大。
科技興農,良種先行。2018年廣西率先在全國開展省級特色農作物良種聯合攻關行動,培育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聯合攻關體成員單位通過審定的水稻和玉米品種達470個。目前廣西糯玉米種質資源保存量占全國的1/3。
引導農民選購優良品種,著力推廣高產優質、高抗廣適、適宜機械化生產的“桂系”水稻、玉米、大豆等新品種,指導做好品種搭配和雙季稻播種季節銜接。2023年,廣西推廣早稻優質稻1094.95萬畝,占已插早稻的87.94%。
依托綠色高產高效和高產攻關等項目,廣西奮力打造高產攻關示范片,組織開展“揭榜掛帥”和高產競賽等活動,以點帶面加快良種良法普及應用,引領提升主要糧油作物單產。目前已打造相對集中連片500畝以上的中、晚稻高產攻關示范片103個,面積12.8萬畝。
“多虧了農技人員的指導,今年采用新技術和新種苗,種了十幾畝‘紅姑娘’紅薯,產量和質量大幅提高,畝產從以前的1000多斤提高到現在的3000多斤?!睎|興市江平鎮貴明村村民龍樹南說。
廣西農業農村部門組織萬名農技員“網格化”包村聯戶,開展“送技上門”服務等多項活動,助推科技進村入戶。今年上半年,在關鍵時節分作物、分時節、分區域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和培訓,指導農戶、企業、新型經營主體2400多戶(個),開展培訓班213期,培訓農戶逾1.5萬人次。
抓好化肥、農藥等農資儲備和調劑,嚴把農資質量關;組織開展機手培訓和機具檢修,大力推進夏糧種植、收獲機械化生產;組建農業防災抗災領導小組,科學研判氣象變化,按災分類科學精準落實防御措施,開展冰凍、干旱、洪澇和臺風等應急性技術指導1017人次。印發實施廣西“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方案,部署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廣西沒有病蟲害大面積暴發情況……一項項措施穿針連線,織牢豐收之網。
據農情統計,今年截至7月25日,廣西早稻已收獲1099.16萬畝,占播種面積的88.27%;晚稻已插秧630.14萬畝,同比快5.44萬畝。稻穗飄香,下一場豐收讓人期待。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夏糧再獲豐收 牢牢端穩手中“飯碗” 廣西保持播種面積、單產、總產量“三增長” |
全國農技中心印發秋糧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要點 |
全國農服進萬家系列活動在山東陽信舉辦 |
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大區賽開幕式暨東北賽區揭幕戰將在天津薊州開賽 |
2023年上半年全國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合格率為99.2% |
農業農村部 應急管理部印發緊急通知多渠道調集水泵等排灌機械設備支援受災地區開展救災搶排田間積水 |
茶陵舲舫鄉全面落實“田長制” 全力守好“責任田” |
蕪湖市早稻收割已完成九成以上 |
暢談農業合作 第三期中哈媒體沙龍在新疆霍爾果斯舉辦 |
全國農技中心關于加強臺風“杜蘇芮”過境后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工作的通知 |
7月31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上周五上升0.33個點。 |
全國農技中心印發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安全用藥指導意見 |
全國農技中心印發植保無人機施藥防治水稻“兩遷”害蟲技術指導意見 |
推動“媯水農耕”品牌叫響京城 |
海南自貿港咖啡文化節在萬寧開幕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