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重慶市水稻、高粱等多種糧食作物進入收獲期。連日來,各地搶抓晴好天氣開展秋收作業,全程機械化、社會化服務效果明顯。
進入8月,不少區縣的高粱喜迎豐收。在墊江、榮昌的種植基地,顆粒飽滿的高粱籽擠滿穗頭,不時泛起陣陣紅浪。伴著隆隆轟鳴聲,收割機將粒粒高粱收入“囊中”。通過全程機械化,高粱種植效率明顯提升,成本也下降了不少。
(資料圖片)
重慶效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鄭云遠告訴記者,節約了成本70%,所以就是一畝地要節約300塊錢以上。
墊江縣永平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莉表示,采取全程機械化耕田、播種、收割,全鎮6000畝高粱產生的效益,可使每戶農民增收3000到4000元。
在綦江東溪鎮,5000多畝高粱種植前就已經有了買家。鎮里與高粱類食品加工企業簽定種植、收購協議,“訂單農業”給農戶們吃下了“定心丸”。
綦江區東溪鎮副鎮長王光強介紹,統一由企業提供種子,統一提供技術服務,高粱成熟后按2.1元每斤的價格,統一進行收購。
在永川朱沱鎮馬道子村,800多畝水稻已經成熟,微風吹來,稻香陣陣。種糧大戶羅永勇告訴記者,得益于全程社會化服務,今年的收成不錯,自己也更加省心。
永川區朱沱鎮馬道子村種糧大戶羅永勇說:“包含育秧、耕地、收割,還有統防統治,這些都是全程機械化,我們的產量每畝增長50公斤左右。”
永川區糧食作物技術推廣站負責人唐科明告訴記者,減少了農戶在水稻生產過程中的人工支出,通過全程機械化作業,每畝為農戶減少成本400元以上。
在云陽、酉陽等地,大豆玉米(高粱)帶狀復合種植也迎來田間測產。與傳統種植技術相比,復合種植模式通過利用不同作物的“身高差”,實現“一地雙收”,在提高產量的同時還能改善土壤質量。
云陽縣鳳鳴鎮種糧大戶吳建軍說:“我一畝地比以前多收700元左右。”
云陽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歐崗表示,在確保玉米、高粱不減產的前提下,多收一季大豆,進一步保障糧食安全。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重慶各地加緊開展秋收作業 |
吉林省盡快恢復農業生產 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
天津市建成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把津門特色優勢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好 |
幫助農民暢享“數字紅利” |
強化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
全國農技中心舉辦2023年鋅肥科學施用技術培訓班 |
2023年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班暨“百縣千鄉萬戶”科學施肥技術培訓行動啟動儀式成功舉辦 |
中國兩部門緊急預撥10億元 補償國家蓄滯洪區民眾損失 |
安徽千名土專家評上高級職稱 |
鄉村治理開啟“云端”服務新模式 |
上半年湖北省生豬出欄量達2467.9萬頭 出欄量居全國前六位 |
青海161家民營企業參與“百企興百村”行動 |
湖北部署“蟲口奪糧” |
8月9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上升0.21個點 |
湖北省建設保鮮設施5713座 新增產地倉儲保鮮能力80萬噸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