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我國小麥主產區之一,小麥最高單產在700公斤出現徘徊,800公斤是河北小麥育種的瓶頸,難以突破。馬蘭1號新品種的誕生,把河北省小麥單產最高紀錄提升到863.76公斤,讓河北小麥生產跨上新臺階,實現了小麥育種新突破。
為培育出突破性小麥新品種,省小麥專家郭進考帶領科研團隊采用小麥“早代群體測產+個體選擇”簡化育種新方法,創新溫帶、熱帶異地鑒定篩選。他們將雜交后代種子秋播在平山駝梁,然后移苗移栽海南三亞,收獲種子再播種在辛集馬蘭,實現了小麥育種一年度兩代。這樣育種,拓寬后代的變異范圍,有利于培育突破性品種和資源。
作為品種主研人,郭進考介紹,馬蘭1號實現小麥育種新突破,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理想株型,把圖紙設計株型變成現實版
小麥是一種個體發育與群體協調的作物,它的個體即株型決定群體的結構和產量。因此,育種學者為小麥設計出理想株型,馬蘭1號把圖紙設計株型變成了現實版。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組專家、中國農業大學王志敏表示,馬蘭1號種株型非常好,葉片直立,穗數可以上去。
正因為株型好,構成大群體(穗數),產量獲得大幅度提高。2021年,馬蘭1號54塊示范田平均畝產67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6.2%,其中畝產700公斤以上地塊占35.2%,畝產800公斤以上地塊占5.6%。2022年,調查539戶種植馬蘭1號麥田,平均畝產725.5公斤,其中畝產700公斤以上地塊占69.9%,畝產800公斤以上地塊占12.6%。
株型理想,庫源得到平衡,是產量提升所在。馬蘭1號屬“V”字株型。這一株型是小麥個體與群體最佳結合點,以較大的群體撒布整個田間,下部空留出通風道口,降低田間遮陰密度,增加田間空氣流通,實現最大程度利用光熱資源,滿足籽粒飽滿。同時降低田間濕度,改善田間小氣候,減少病害的侵害與發生,是目前小麥高產的理想株型。
根系發達,為高產水肥高效奠定了基礎
小麥專家介紹,小麥根系同地上農藝性狀同等重要。沒有好的根系,植株營養弱,抗性會顯著降低。馬蘭1號品種具有根系發達的特點,從苗期到成熟一直保持根系旺盛的活力和強大的根系。田間測定數據表明,馬蘭1號初生根比一般品種多30%,起身至拔節期間的次生根比對照品種增加31.9%,旺盛的根系,支撐與供給多穗、大粒庫容,實現高產、超高產。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原院長王慧軍表示,馬蘭1號是近年來我省育成的一個高產標志性優良品種。他說,馬蘭1號株型好,莖基部節間短而粗壯,抗倒伏,利于上穗數;根系發達,解決了矮稈品種群體不協調、易早衰的難題;葉功能增強,尤其是旗葉直立厚寬,具有創高產的主要生物學基礎,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小麥優良品種。
三要素協調,解決了矮稈品種不高產的難題
實踐證明,畝穗數對產量貢獻最大,與產量成正比關系。馬蘭1號打破常規,把畝穗數增加到50萬穗以上,甚至達到60萬穗,馬蘭1號為穗多型品種,為小麥高產奠定了穗數基礎。
據統計,2021年馬蘭1號畝產800公斤以上田塊的平均畝穗數為52.4萬;2022年馬蘭1號畝產800公斤以上田塊的平均畝穗數為59.2萬。馬蘭1號品種借助矮稈抗倒伏能力非常強的優勢,把畝穗數提升了10萬以上,僅增加畝穗數這一項,產量提升75公斤以上。
千粒重對小麥高產至關重要,矮稈大穗籽粒癟成為矮稈麥的瓶頸。馬蘭1號沖破矮稈麥的基因枷鎖,將矮稈、中型穗、大籽粒成功結合,屬于大粒型品種。畝產800公斤以上田塊的千粒重接近50克。據調查,2021年專家實收實測的4塊馬蘭1號麥田,平均畝產804.78公斤,平均千粒重為48.7克,最高地塊的千粒重為50.2克;2022年專家實收實測的9塊馬蘭1號麥田,平均畝產828.1公斤,平均千粒重49.3克,其中最高地塊的千粒重為50.5克。高群體下實現大粒,為高產提供了保障。
穗粒數是一個數量遺傳的產量性狀,鑒于此,育種家非常注重穗粒數多的品種選育,但穗粒數與畝穗數、千粒重成負相關,相互制約,難以尋找三要素最佳結合點。馬蘭1號通過早代群體測產和個體選擇的育種新方法,把產量放在第一位的育種思路,打破常規,在大群體(畝穗數)、大籽粒的前提下,實現多地區、多年份、多地塊畝產超800公斤。
在2021年和2022年專家實收實測畝產800公斤的田塊,馬蘭1號穗粒數平均為37.05粒。其中2022年南和區閆里村馬蘭1號畝產863.76公斤,千粒重49.5克,穗粒數34.6粒;大名縣石家寨種植馬蘭1號畝產861.35公斤,千粒重50.1克,穗粒數達到35.1粒。田間數據證明,馬蘭1號品種的穗粒數是在35粒的基礎上與畝穗數和千粒重相協調,為穩定高產發揮了保駕護航作用。
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三要素協調發展,實現了馬蘭1號高產穩產。2023年河北省委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廣馬蘭1號小麥新品種。同時,馬蘭1號也成為2023年列入農業農村部主推河北省唯一的小麥新品種。不完全統計,2021年馬蘭1號示范1萬畝,2022年示范推廣20萬畝,2023年推廣種植500多萬畝,是河北推廣最快的小麥品種之一,深受農民的喜愛。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馬蘭1號小麥育種新突破 |
四川種業振興開局良好并取得積極進展 種業自主創新成果豐碩亮點紛呈 |
遼寧省丹東市開展刀鱭和中國蛤蜊增殖放流活動 |
全國早稻總產增0.8%,各地繼續狠抓秋糧生產 |
第六屆中國(鄂爾多斯)國際羊絨羊毛展覽會舉辦 |
全國“村BA”西北賽區比賽在寧夏西吉縣開幕 |
中國援萊索托農業養殖培訓班舉辦 |
降“旱魔” 保豐收——甘肅省農業農村部門全力抗旱減災工作進行時 |
曲靖市陸良推動綠色循環農業高質量發展 |
打響青浦品牌 “淀湖源味”展示展銷體驗店揭牌 |
金山張堰特色民宿集群助力鄉村振興 |
“頭雁”振翅領飛 助力鄉村振興 |
齊心協力搶通秋收路 |
湖南縣域經濟實力持續增強 強縣富民開啟新征程 |
零陵區盤活農村閑置資產助力鄉村振興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