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糧食安全的基礎在種業,種業是“農業芯片”,種源安全關系著糧食安全。甘肅省是國家三大種業基地之一,玉米、馬鈴薯和瓜菜花卉制種在全國種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如何打好種業翻身仗,我省“強科技”在行動。
甘肅省是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年均產種5.8億公斤,居全國第一。2022年,制種面積157.6萬畝,產種6.5億公斤,分別占全國玉米制種總面積和總產量的43%和47%,保障了全國5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種。
2021年,甘肅省科技廳貫徹落實國家戰略,圍繞科技支撐玉米種業發展,研究制定并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實施方案》;2022年,在全省強科技行動實施方案中將守好玉米種業“芯片”專章部署,實施種業科技創新專項行動,圍繞種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全力破解河西地區玉米種子育繁難題。
記者了解到,甘肅省玉米種質資源創新與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創新聯合體目前已構建國內領先水平的DH系單倍體工程化育種平臺,品種選育周期縮短2-3年,育種效率提升20%以上,育成早熟、耐密、抗旱、抗倒玉米新品種56個,新品種示范推廣面積860萬畝。
“我們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等省內外高校院所、企業,組建甘肅省玉米種業研究院,集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等專業‘大咖’的智慧,共同研究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生物育種、玉米新品種選育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甘肅省玉米種質資源創新與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創新聯合體牽頭單位、敦煌種業副董事長、總經理張紹平說,目前,通過核心技術攻關,共挖掘抗病抗旱種質306份,篩選鑒定抗病高產功能基因60個,獲得提高產量和抗性的突變體8個,開發抗莖腐病、銹病分子標記17個;建立農桿菌浸染幼胚組織方法和納米磁珠介導的花粉轉化方法,構建基因編輯載體50個。
甘肅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甘肅省基因編輯育種重點實驗室針對玉米早熟、抗逆、耐密、抗倒、籽粒脫水快、適宜機械化等農藝性狀,開展優異基因挖掘、功能驗證和重要農藝性狀定向改良,為遺傳改良和突破性新品種選育提供優異資源,加快培育具有甘肅特色、中國品牌的新品種。利用玉米EMS誘變突變體庫,相關單位已鑒定得到多個調控玉米育性、干細胞穩態和抗逆性的基因,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對敦玉107感銹病、敦玉37感大斑病等品種缺陷進行定向改良。
據悉,全省通過玉米種質資源創新與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創新聯合體開展全鏈條技術創新,在目標性狀品種選育、新品種配套的制種栽培技術研究、制種玉米配套機械研發等方面實現了較大突破,取得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甘肅省“強科技”助推種業高質量發展 |
玉溪市華寧縣華溪鎮甫甸社區 農文旅融合 共建幸福村 |
“五級聯合攻關” 破解產業發展難題 |
北京市保障受災農村地區今冬正常采暖 |
馬蘭1號小麥育種新突破 |
四川種業振興開局良好并取得積極進展 種業自主創新成果豐碩亮點紛呈 |
遼寧省丹東市開展刀鱭和中國蛤蜊增殖放流活動 |
全國早稻總產增0.8%,各地繼續狠抓秋糧生產 |
第六屆中國(鄂爾多斯)國際羊絨羊毛展覽會舉辦 |
全國“村BA”西北賽區比賽在寧夏西吉縣開幕 |
中國援萊索托農業養殖培訓班舉辦 |
降“旱魔” 保豐收——甘肅省農業農村部門全力抗旱減災工作進行時 |
曲靖市陸良推動綠色循環農業高質量發展 |
打響青浦品牌 “淀湖源味”展示展銷體驗店揭牌 |
金山張堰特色民宿集群助力鄉村振興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