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各地紛紛推出返鄉創業政策,激勵各類人才在鄉村廣闊天地大顯身手。“新農人”用大眾喜聞樂見的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守護著鄉村的田園生態、傳統故事和自然人文之美,并在探索產業帶動鄉村發展的新路徑中實現自我價值。
在抖音上,有返鄉守藝、傳承鄉村技藝的@彭南科,記錄生活、推廣家鄉農特產的@鄉愁和@盧小開,通過“云導游”給景區帶來游客的@普陀山小莊,致力于傳播太極文化的@太極靈兒,還有教授農技的@禽一刀養豬課堂……他們帶著對鄉土文化的熱忱,并在內容創作及商業化的創新嘗試中,將自己的熱愛變成長期可經營事業的同時,也改變了外界對鄉村的認知。
(資料圖片)
近日,在抖音創作者大會美好鄉村創作分享會上,幾位創作者進行現場分享,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被激發出的鄉村新可能。
讓美景好物被看見的可能
參加完鄉村創作分享會回到家的第二天,沈丹就做了一口鍋大小的傳統蛋黃老月餅與鄉親們分享。這條視頻的點贊量為26.5萬。沈丹說不算多,畢竟她的抖音賬號@鄉愁有近2500萬粉絲。
在這條視頻中,鴨舍撿鴨蛋、酒糟制作咸鴨蛋、蒸芋頭、做餡料、揉面……看似一氣呵成的月餅制作過程,其實要從兩個月前腌制鴨蛋就開始陸續拍攝。沈丹珍視她發出的每一條視頻,“因為信息能通過優質內容有效流動起來,并且把大家‘留下來’。”
同樣,對優質內容有“執念”的還有“鄉村守藝人”彭南科。48歲的彭南科,從去年才開始做短視頻賬號,主要拍攝非遺農耕用具。“留住農耕技藝和非遺文化”,讓石磨、曲轅犁、碓臼等漸行漸遠的傳統農具在短視頻中“復活”,是他的初衷。
“拍非遺傳承、手工這類的視頻,看起來只是在抖音里播放5-10分鐘,但我們整個拍攝過程很長,每一條作品的創作時間最短的是一周,最長的要一年。”彭南科說。
如果你在抖音刷到過@盧小開,跟著他的鏡頭,可以見到烏蘇里江畔各種千奇百怪的山貨。這個在黑龍江邊境鄉村里的小伙,憑借短視頻和直播,讓天南地北的粉絲認識了東北林區的寶藏。去年,他就在家鄉合作蜂農近400戶,收購蜂蜜超過100萬斤。
擁有700多萬粉絲的盧小開也帶貨,但他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從不推薦。“我要對創作的短視頻負責,要珍惜粉絲的信任。”盧小開說。
像沈丹、彭南科、盧小開一樣執著于優質鄉村內容的短視頻創作者,在抖音被認證為“鄉村守護人”。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抖音新增鄉村內容4.5億條,播放量超過2.3萬億次,點贊超過400億次,#鄉村守護人,#新農人計劃2023等話題的傳播量已超過7400億次。
讓農民獲得更多收益的可能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小豬不斷尾?”
“雞蛋用得好,養豬煩惱少。”
通過在抖音上拍攝短視頻和直播傳授養豬技術,陳飛嶧的賬號@禽一刀養豬課堂已經積累了近80萬粉絲,他發布的養豬技術短視頻淺顯易懂,有些還配上了便于記憶的順口溜,因此格外受歡迎。
自1998年開始在福建龍巖開辦豬場,經歷了口蹄疫、高熱病等多次挑戰和波折后,陳飛嶧結合25年養豬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強調性價比、在當地小有名氣的養豬技術。在他看來,養豬要習慣應對技術、疾病、市場環境等因素越來越快的變化,而短視頻和直播即時交流的方式能更好地捕捉、傳遞這些變化,讓養豬技術“流動”起來。
“冬天白天這么冷,能不能讓母豬在白天生小豬?”陳飛嶧的直播間頗受養殖戶歡迎。“發揮了短視頻內容對農業養殖的價值,讓很多原來無法接觸到養殖技術和信息的偏遠山區的養殖戶可以低門檻學習科學養殖技術,降低他們的養殖成本和風險。”陳飛嶧說,“視頻內容要對別人有幫助,能讓人學到東西,能讓人產生共鳴。”
4歲習武的李靈慧,在抖音發布的視頻流露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堅忍不拔、昂揚向上的精神。也因此,她的抖音賬號@太極靈兒“破土出圈”。
李靈慧在抖音發視頻,是希望能把家鄉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文化傳播得更遠。利他就是利己。李靈慧這一創作方向與抖音官方的一個公益項目不謀而合。
2023年是太極拳申遺成功第三年,抖音公益聯合抖音生活服務發起的“山里DOU是好風光”公益項目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太極拳專業委員會合作,發起“太極潮起河南”專項,以非遺文化為載體,在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陳家溝村探索文旅融合發展。
“山里DOU是好風光”項目在2022年陸續落地10個省份,覆蓋400多個縣,助力2000余個鄉村文旅經營主體銷售鄉村文旅產品超4億元。據新華社報道,該項目今年已直接帶動了約413萬人次鄉村游客。
李靈慧想到了要借勢規劃自己在短視頻創作的前景。“陳氏太極拳具備教學延伸性,可持續長期規劃發展,從而傳承文化底蘊。我希望在短視頻創作上讓太極文化有更多樣性的拓展。”李靈慧認為太極文化作為一個短視頻創作題材,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間。
讓鄉村IP出圈的可能
時下,@鄉愁很火,沈丹很忙。今年上半年,她已經助力家鄉銷售了79萬件農產品。
其實,沈丹除了忙著讓更多人看到家鄉好物,幫鄉親們把農產品賣出去,她還加入了抖音“山貨上頭條”“鄉村守護人”計劃,盤算著嘗試做更多通過短視頻內容溯源農產品產地的事。
兩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沈丹在幫福建松溪農戶直播賣滯銷的紅糖時,向大江南北的消費者介紹了松溪蔗紅糖300年的悠久歷史,以及獨特的營養價值和風味。“僅這一條帶貨視頻就幫助銷售紅糖幾萬斤。”沈丹說,這次短視頻推廣不僅讓當地農戶看到銷售的希望,也讓越來越多有實力的企業一起投入到百年蔗紅糖的發展。
直播帶貨兩年了,松溪百年蔗糖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如今,大型知名藥企也到當地建立了工廠,擴大了種植面積。“流量和內容真正的價值并不在于帶一波貨,而是通過視頻內容讓更多人了解農產品的原產地和產品優勢,了解當地風土人情,讓農產品變得更生動,對于整個產業鏈來說,是長遠而利好的事。”沈丹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未來,沈丹打算深入農產品產區,教當地農民賬號運營,通過他們的賬號長期在原產地創作內容,講述更多關于產地和產品的故事,放大流量和內容優勢,增強造血功能。
要說“百年蔗”是沈丹塑造出來的消費品牌,@普陀山小莊則靠短視頻打出了品質、文化IP效應。
“我去普陀山,必須找你當導游。”在即將到來的“十一”假期,小莊注定被他在抖音上的“云游客”奔現。去年全年,小莊的旅行社接待了2萬名游客,今年上半年接待1.9萬人,幾乎都來自抖音。今年的預訂也持續火爆,“‘十一’的團,9月初就滿了。”小莊說。
現在,小莊的團隊規模從6個人擴張到160多人,為的是有充足的人手,能線上線下踏踏實實做內容和服務。同時,為了提高團隊業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小莊打破了行業默認規則,做出提高合作導游收入的“破格”之舉。
不只是小莊,今天的普陀山上,導游們都紛紛效仿小莊的樣子,做起自己的自媒體賬號。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文旅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也看到了從業者們借助新工具,以開放的姿態不斷適應融入市場,以謀求鄉村旅游業的長效發展。
“抖音將在鄉村議題上持續投入培訓、流量、貨補等更多平臺資源。”抖音鄉村計劃相關負責人在抖音創作者大會美好鄉村創作分享會上表示,其中,“鄉村守護人”和“新農人計劃”項目,將繼續扮演優質鄉村內容引領與鄉村創作者支持的角色;“山貨上頭條”項目,將為創作者參與電商助農事業提供接口和支持;“山里DOU是好風光”項目,將提供不同的鄉村文旅項目,幫助創作者助力鄉村文旅發展。此外,抖音也將針對農業技術推廣,開展“來抖音學農技”專項,進一步促進農業信息普惠。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那些被“鄉村守護人”激發的新可能 |
9月22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04個點 |
不爭地、不挑食的食用菌在鄉村“點草成金” |
喜看豐收糧滿倉——寫在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 |
河北省召開優質谷子產業發展會議 |
全國特色果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現場會在南寧召開 |
廣西農產品電商穩步發展 成地方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
吉林保護性耕作技術助力糧食穩產增產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今年秋糧商品糧和收購量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
中國海警完成2023年海洋伏季休漁專項執法行動 |
第九屆中國農民歌會在安徽滁州開幕 |
ARC耦合技術助秋收花生畝產提兩成 |
中國熱科院在富硅生物炭增強香蕉耐鹽性的生理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新疆紅棗一路飄紅的背后 |
青海省玉樹州出臺十項惠農惠牧政策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