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22年)》顯示,隨著長江十年禁漁穩步實施,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量呈恢復態勢,水生生物多樣性水平有所提升。
這是記者近日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的消息。近日,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聯合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共同發布公報。
公報反映了2022年長江干流,洞庭湖、鄱陽湖等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和漢江等重要支流的水生生物資源、重點保護物種、外來物種、棲息生境、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等狀況。
公報顯示,2022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監測到土著魚類193種,比2020年(同監測點位)增加25種。長江干流科研監測的單位捕撈量比上年增加20.0%。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數量約1249頭,與2017年相比,數量增加23.4%。四大家魚、刀鱭等資源恢復明顯,刀鱭能夠溯河洄游至歷史最遠水域洞庭湖,多年未監測到的鳤在長江中下游干支流和通江湖泊多個水域出現。
公報顯示,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值總體仍處于低位,重點物種保護形勢依然嚴峻。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監測到外來魚類23種,外來物種種類有所增加,存在一定入侵風險。
在棲息生境方面,公報顯示,長江流域水生生物棲息生境狀況總體穩定。長江干流水質為優,干流國控斷面連續3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和科研單位,在持續鞏固做好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同時,針對公報反映的情況和問題,進一步強化保護修復措施,優化調查監測評估。
關鍵詞: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