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的食物消費需求已經不僅僅停留在主糧,更加豐富的“菜籃子”“果盤子”產品也在適應居民飲食結構的改變。數據顯示,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迅速,截至2022年,我國設施農業種植面積4270多萬畝,用3%的耕地生產出25.3%的蔬菜產品。為了拓展更多的種植空間,我國正在引導設施種植適度向山區和戈壁、沙漠等非耕地轉移。
【資料圖】
這段時間,西北的天氣已逐漸變涼,但在酒泉市肅州區銀達鎮的科技園區里,葛明科正熱火朝天地忙著收運西紅柿。
葛明科說,2023年酒泉的西紅柿比其他產地提早半個月上市,因此趁著這個時間差,他們正在抓緊外運。
在下河清鎮的大棚里,來自浙江的胡飛告訴記者,酒泉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這兩個特點都有利于作物營養積累,而且在戈壁荒灘上種的瓜果,病蟲害少、品質好。兩年前,就是因為這邊種的西瓜甜度高、色澤好,運到南方能賣好價錢,所以和幾個同鄉就留在酒泉種瓜。
酒泉耕種土地僅有450多萬畝,其余都是雪山、戈壁和沙漠。從2007年開始,在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精準幫扶下,酒泉開展戈壁生態農業非耕地設施無土栽培技術研究推廣。在戈壁荒灘上建園區、搭溫室,發展設施生態農業生產蔬菜瓜果。記者在酒泉采訪的時候看到,在幾處戈壁灘,遍布著許多的大棚和溫室,種植品種包括西紅柿、黃瓜、豆角、辣椒以及葡萄、無花果、香瓜等蔬菜瓜果。
“科技鑰匙”破解戈壁荒灘種果蔬難題
在大家的印象中,戈壁荒灘往往是干旱缺水、寸草不生。在戈壁灘怎么能種出蔬菜瓜果?農業科技人員告訴記者,只要當地具備一定水資源條件,通過兩把神奇的“科技鑰匙”,就能破解這個難題。
酒泉市附近的祁連山下是一望無際的戈壁荒灘,這里的戈壁灘石頭多、土壤微薄、水分稀少。
余宏軍介紹說,戈壁荒灘上搞生態農業,第一步就是用人工配置的基質替換掉戈壁荒灘上原有的表層石礫。
專家說,如果是在沙漠上建大棚,要選擇不易流動的平坦的沙區。可以用人工配置的基質替換沙子,或者用基質拌合部分沙子來種植瓜果蔬菜,同樣能達到豐產的效果。
另外,在酒泉要選擇靠近祁連山脈的部分地區建設施大棚,利用部分融化的雪水作栽培用水。所以,第二步就是用滴灌的辦法解決當地缺水的難題。
目前,戈壁生態農業無土栽培這項成果已經在甘肅、新疆、寧夏、內蒙古等地廣泛推廣。
我國約有450多萬畝戈壁沙漠適宜農業開發
我國北方和西北地區有著廣闊的戈壁荒灘和沙漠。如果在具備一定種植條件的地方都種上瓜果蔬菜,不僅可以拓展我國的耕地面積,而且還能穩定“菜籃子”產品產能和增加農民收入。
在酒泉肅州區東洞鎮的一戶大棚里,村民秦存國正在采收黃瓜。他告訴記者,5年前,他在村里種32畝玉米,后來看到別人在戈壁灘上種菜賺了錢,他抱著試試的念頭也承包了幾個大棚。
目前,通過連續16年來推廣無土栽培技術,酒泉的戈壁生態農業不僅有效解決了當地“菜籃子”短缺的問題,還把同等面積的耕地騰出來種糧,帶動1.65萬農戶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業見效的雙重目標。
中國農業科學院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設施農業種植總面積4270多萬畝,占世界設施農業總面積的80%以上。其中,蔬菜和食用菌年產量2.65億噸,瓜果年產量近0.5億噸,花卉近300萬畝,有效滿足了市場“菜籃子”“果盤子”“花架子”的需求。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迅速 有效滿足市場“菜籃子”“果盤子”“花架子”需求 |
百色平果市扎實推動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 |
廣西桂平扎實推進“三農”工作 助力鄉村振興 |
今年重慶已改造提升156萬畝高標準農田 |
山東濰坊 鹽堿地上長出豐收致富“金果子” |
技術集成增產 田間比武減損 |
10月17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25個點 |
天津土壤普查在涉農區全面鋪開 |
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青海復份庫改擴建項目完成驗收投入使用 |
水利部: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村供水現代化 |
我國基本形成覆蓋城鄉和重點領域的調解組織網絡 |
現代農業科技南南合作暨湘非農業合作論壇在長沙舉行 中外嘉賓共話農業科技合作一體化新機制 |
科企合作共同推進綠色增值肥料產業化 |
北京市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1+4”配套制度 |
湖北油菜播種進度接近一半 預計10月底全部完成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