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區在北,銷區在南,我國糧食生產區域和消費區域空間錯位,北糧南運成為促進糧食產銷有序銜接的大動脈。各地通過糧食貿易,將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產區豐富的糧食資源調配至廣東、浙江、福建、北京、天津、上海等主銷區,促進糧食區域供給平衡,但北糧南運仍然存在運距遠、運輸成本高、產銷區糧價倒掛等不利因素。
多位專家表示,各地應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的產銷協作,暢通北糧南運大通道,加快構建新的糧食產銷格局,助力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從更高層次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資料圖)
搭建產銷合作平臺
6月18日至20日,第十九屆糧食產銷協作福建洽談會在北糧南運的承接地福建省福州成功舉辦。山東、江西、吉林、安徽等11個省份參加本屆糧洽會,除了產銷平衡區寧夏外,其他10個省份均為主產區。本屆糧洽會圍繞“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促進產銷協作共贏”主題,進一步鞏固和拓寬引糧入閩渠道,推動糧食產銷合作縱深發展,促進產銷區糧食企業深入開展糧食全產業鏈合作,共同守護“中國飯碗”。
福建是典型的北糧南運承接地,糧食自給率僅為23%,糧食產銷缺口超過1600萬噸,需要大量調入糧食填補缺口。福建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在大力發展省內糧食生產的同時,持續深化糧食產銷合作,積極開展“引糧入閩”,有效保障區域糧源持續穩定供應。福建糧洽會是深化產銷合作的重要載體,成為全國糧食產銷合作的一個重要品牌名片。2005年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9屆,福建與糧食主產省共簽訂糧食購銷合同1億噸以上,從協作省份調入的糧食占全省糧食調入總量的80%以上。
吉林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也是福建“引糧入閩”的重要來源地之一。在本屆福建糧洽會上,福建與吉林兩省的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共同舉辦2023吉林糧食品牌福建推介會,簽訂了《深化吉閩糧食產銷合作框架協議》,促進吉閩兩省糧食產業實現優勢互補、共創共贏。自2005年福建舉辦首屆糧食產銷協作洽談會以來,吉林省連續19年組織企業參展參會,與福建已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糧食產銷合作關系。近5年,吉林糧食在福建及全國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都有了較大提升,每年進入福建的吉林糧食都在150萬噸以上,最高達到270萬噸,在為八閩大地提供優質、綠色、健康糧油產品的同時,也滿足了百姓的味蕾,提供了高品質舌尖上的享受。
南有福建糧洽會,北有黑龍江金秋會。黑龍江金秋糧食交易合作洽談會是黑龍江協同北京、天津、上海、四川等主銷區和玉米需求大省共同主辦的。福建省政府參事、福建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原局長賴應輝認為,通過該交易會平臺,有效地推動了福建省內企業“請進來”“走出去”,與東北地區企業建立多樣化的糧食產銷合作關系,培育了一批如象嶼集團、中瑞集團等跨區域、聯結主產區和主銷區、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大型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有效保障了對福建省的穩定供應。
糧食交易會在促進糧食產銷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賴應輝認為,政府應持續搭建糧食產銷合作平臺,依托中國糧食交易會、福建糧洽會和黑龍江金秋會等各種平臺,大力宣傳糧食安全,提供糧食產銷供求信息,進一步密切產銷合作,促進糧食區域供需平衡。
創新開展糧食儲備合作
蘇湖熟,天下足。湖廣熟,天下足。我國糧食產銷長期呈現南糧北運的格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糧食產銷逆轉為北糧南運。賴應輝表示,產銷區應不斷創新產銷合作方式,發揮各自優勢,建立形式多樣、長期穩定的糧食產銷合作關系,推動產銷合作從產需合作向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全面轉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無論是廣東、浙江、福建、北京、上海等主銷區,還是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主產區,不僅加強了政府層面的合作,還加強了企業層面的合作,鼓勵引導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持續深化產銷合作,使產區余糧有銷路、銷區用糧有保障,不僅推動產銷區糧食產業做大做強,還拓展了銷區企業發展空間,京糧集團、象嶼集團等一批銷區糧食企業在南北產銷合作中不斷發展壯大。
對主銷區而言,拓展省外糧源渠道,掌握“一手糧源”,確保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至關重要。賴應輝表示,福建省在加強政府間合作的同時,完善引糧入閩獎勵政策,鼓勵引導省內糧食企業到產區建設糧食生產、加工、倉儲基地,在江蘇、吉林等產區建立省級異地儲備,增強“一手糧源”的掌控能力,為緊急狀態下獲得省外糧源預設穩定渠道。推動央地深度合作,加強與中儲糧集團和中糧集團等央企合作,推進中央儲備糧在省內功能布局、增加中央儲備糧規模、加大引糧入閩的力度等合作,推動中糧集團在省內建設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油脂食糖加工等產業、異地儲備、應急區域保障等多方面糧食產業合作。
對主產區而言,需要不斷強化與主銷區、玉米需求大省的產銷合作,建立省際合作機制,爭取糧食“應銷盡銷”。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市場流通處處長李增勇表示,吉林省一直高度重視糧食產銷合作。與糧食主銷區、玉米需求大省簽訂糧食產銷合作協議,建立省際合作機制,加強溝通協調,暢通糧食流通渠道。與相關糧儲部門、糧食企業對接洽談代收代儲、糧食貿易合作,研究建立收儲基地、保供基地,促進產銷區融合發展。創新開展糧食儲備合作,全國有6個省份在吉林存儲地方儲備糧,規模超過60萬噸。與浙江全面開展糧食對口合作,吉林糧食銷售網絡已經覆蓋浙江全省,浙江成為吉林大米最重要的市場,銷量占全省外銷量的25%。
逐步改變供給不平衡
北糧南運能夠發揮資源比較優勢,實現要素有效配置,滿足銷區糧食缺口,保障全國糧食安全,但糧食不單單是經濟問題,當前糧食生產過度集中在北方,造成糧食區域供給不平衡問題越來越嚴重、北方主產區資源和生態環境不堪重負、主產區“高產窮縣”問題突出等問題,影響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需要采取綜合措施加以解決。
逐步改變糧食區域供給不平衡問題,是推動我國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可回避的新課題。目前,13個主產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8%以上,北部7個主產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50%以上,東北三省一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26%以上,廣東、浙江、福建等沿海經濟發達省份糧食自給率不足30%,區域不平衡問題越來越突出。隨著主銷區自給率不斷下降,北方主產區供給壓力明顯增加,資源和生態環境不堪重負。例如,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嚴重,東北三江平原地下水水位下降、濕地萎縮,東北黑土層正在變薄、變瘦、變硬,嚴重威脅黑土地數量安全和糧食安全。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鐘鈺認為,發展糧食生產,不能只算經濟賬、眼前賬,還應該算政治賬、長遠賬。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應承擔起保障糧食安全的重任,保面積、保產量,不斷提高主產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切實穩定和提高主銷區糧食自給率,確保產銷平衡區糧食基本自給。特別是廣東、浙江、福建等南方省份要充分利用水熱資源,大力發展糧食生產,提高糧食自給率,減輕主產區糧食供給壓力。
健全生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推動主產區糧食產業做大做強。糧食生產比較效益低,對財政貢獻有限。黑龍江、吉林等主產區對全國糧食安全作了巨大貢獻,但經濟發展水平總體落后于主銷區,主產區“糧財倒掛”“高產窮縣”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影響主產區糧食生產積極性。中央為了調動主產區特別是產糧大縣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加大對主產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加大產糧大縣獎勵資金投入,但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和獎補資金畢竟有限。鐘鈺認為,要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要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補力度;推動主產區糧食產業做大做強,從“大糧倉”向“大廚房”轉型,增強產地糧食就地轉化能力,從賣原糧向“賣產品”“賣品牌”轉型,把糧食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專家表示,從農業發展角度看,北方地區光熱條件不如南方,一些地方缺水嚴重,北糧南運不可持續,當前北糧南運進一步加劇勢頭必須有效遏制。不過,考慮當前我國糧食產銷格局,短期內改變北糧南運尚不現實。下一步,從整個糧食生產力布局看,要穩定北方的糧食產能,恢復南方的部分產能,拓展西部地區產能,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激發耕地的潛能,同時,加快推動北糧南運向產業鏈合作全面轉型。
關鍵詞: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州大力推進政策兌現集成服務模式 累計辦理業務逾3.37萬件 |
【天天播資訊】推動北糧南運向產業鏈合作轉型 |
焦點熱議:中國擬立糧食安全保障法 提高防范和抵御糧食安全風險能力 |
環球熱頭條丨魯渝協作培養農業科技人才 |
世界今日訊!從“豐收在田”到“豐收在手”——天津市180萬畝小麥顆粒歸倉 |
蘭花要施什么肥料好?蘭花要多久澆一次水? |
鴻運當頭有毒嗎?鴻運當頭的養殖作用有哪些? |
世界速訊:重慶推動耕地恢復補足 富硒地變“希望田” |
環球熱點!個頭飽滿 酸甜多汁 金山地產東魁楊梅上市 |
早稻迎來收獲好“豐”景 |
6月26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36個點-天天熱推薦 |
控制農用地污染源頭確保吃得放心-世界今日訊 |
遼寧農村改革工作會議在沈陽召開-世界聚看點 |
環球今日訊!張家口深入推進“張雜谷”收入保險及種植托管合作共建工作 |
河北省舉辦漁業“安全生產月”集中宣傳培訓活動|全球關注 |
河北廊坊市105.1萬畝小麥實現顆粒歸倉_全球今日訊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