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26日,記者從重慶“土壤三普”外業調查采樣培訓會上獲悉,重慶在去年江津、南川開展土壤普查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將面向全市所有區縣全面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力爭兩年時間完成1億多畝農用地土壤“體檢”,為守住耕地紅線,確保糧食安全打下基礎。
土壤普查是一次重要的國情國力調查,旨在查明土壤類型及分布規律,查清土壤資源數量和質量等。通過土壤普查,可以清楚了解到土壤類型及分布規律,查清土壤資源數量和質量。同時,普查結果可為土壤的科學分類、規劃利用、改良培肥、保護管理等提供科學支撐,也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生態建設等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決策依據。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嚴守耕地紅線,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需摸清耕地數量狀況和質量底數,這就有必要開展全國土壤普查。”市農業農村委耕地質量處處長、市土壤三普辦綜合組組長楊守正說,現實情況是,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開展40年,相關數據不能全面反映當前重慶耕地質量實況。要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守住守好耕地質量底線,需要再一次摸清全市耕地土壤質量狀況。因此,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已查清耕地數量的基礎上,迫切需要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進行土壤質量的“全面體檢”。
據了解,全市普查對象為全域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涉及1億多畝農用地土壤,調查采樣表層樣有5萬多個、剖面樣1492個,普查內容為土壤性狀、類型、立地條件、利用狀況等。
為此,去年4月第三次全國普查啟動后,重慶在江津區和南川區開展了試點。截至目前,已完成國家下達的試點區2398個樣點外業調查采樣任務,開展了試點區特色農產品生產區域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兩項土壤專題調查,完成了試點成果經驗的總結。
按照市政府統一安排,在完成土壤普查試點基礎上,今年重慶將全面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力爭用兩年時間全面完成外業采樣普查。到2025年,全市及各區縣形成土壤普查報告和土壤利用適宜性評價報告,以及完成土壤養分圖、土壤質量分布圖、酸化土壤分布圖、特色農產品產區土壤專題調查圖等成果,全面查明全市土壤類型及分布規律,查清土壤質量家底,進一步提升全市土壤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重慶全面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 力爭兩年完成1億多畝農用地土壤“體檢” |
我國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75% |
科技創新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
農業農村部部署做好當前農機防災救災工作 |
中國馬鈴薯大會聚智助力種業科技創新 |
奶酪已成為乳制品行業增長新動能 |
幸福領導力新視野,蒲公英計劃十八期開營 |
7月26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上升0.06個點 |
7月27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05個點 |
推動土地全托管服務擴面提質 |
鳳臺向淮河增殖放流250萬尾魚苗 |
數據里看見發展 我國已初步建立水產種業體系 |
農產品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大會召開 |
全國早稻收獲過一成半 進度快于上年 |
農業農村部 公布16項漁船管理便民措施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