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一步一個臺階,呈現縱深推進、領域拓展、質量提升的良好趨勢,值得我們為之叫好。但我們還應清醒看到,一些短板、弱項仍然存在,區域、產業、品種、環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在大型大馬力智能農機和丘陵山區小型適用農機“一大一小”兩方面,國產農機裝備還有不小差距。農業機械化,“機”是“化”的前提,“化”是過程。沒有“機”,就無從談“化”。筆者認為,農業機械化走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未來需在“機”上重點發力,補齊短板。
怎么發力?要堅持“對癥開方”、哪里弱補哪里的原則。農機裝備研發不能是隨意的,也不能是盲目的,應全面梳理短板弱項,列好清單,瞄準每一項短板,逐個攻破。我們看到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已對主要農作物和丘陵山區等所需機具,理出目錄短板,并陸續編制項目化方案,基本摸清了“短”在哪,為下一步“對癥開方”提供了重要基礎。2021年11月底,農業農村部與工信部首次共同召開農機裝備補短板工作推進會議,打破部門界限,上下協同,加強政產學研推協作,形成研發合力,為更好補短板打好了基礎。開的“方”合不合適,還得在實踐中看具體“療效”。
具體講,在農機研發上,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設計制造要滿足農民需要,不僅要有機可用,還要用得上。設計制造要與農藝農田協同配套,符合具體生產需求。農作物品種和種植模式也要方便農業機械作業。二者之間相互適應,才能得到最高的產出。二是推廣不求“大”,要因地制宜。農機要與農田適應,大的不一定好,小的不一定不好,關鍵要看是否符合農田實際。如土地連片多的地區,具備大馬力機械作業條件,更適合應用大馬力農機。而丘陵山區地塊小碎散,更適合小型機械,應正確對待,研發上不可一股腦求“大”。三是研發與補貼掛鉤,實行優機優補。我國每年有200億元左右農機補貼資金,為更好地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可在現行以馬力為補貼標準的基礎上,缺什么補什么,在智能農機、綠色農機等優質機械上,多給予補貼,以此調動企業造好農機、農民買好農機的積極性。
農業機械是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前提,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物質裝備基礎。未來,中國農機要守住目標不放松,繼續“爬坡”“邁坎”,不斷朝著全程、全面、高質量發展邁進。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搶抓“機”遇 重點發力 |
主產區已完成預計旺季收購量六成左右——我國夏糧購銷兩旺 |
全國軍糧部門全力保障洪澇災區糧油供應 |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下發緊急通知 排查疏浚農田溝渠 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
浙江省印發通知加強農藥安全風險防范工作 |
農業基礎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
天津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 到2027年創建50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繪就宜居宜業幸福圖景——西咸新區以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 |
新疆全區夏糧再獲豐收 總產增量、面積增量均居全國第一 |
凝聚合力 共筑糧食安全堅實根基 |
“內外開花”端穩中國人的“果盤子” |
小柑果串起富民產業鏈 |
農業農村部發布畜牧業汛期防災減災技術指導意見 |
山西商務領域農村消費幫扶行動重點明確 |
8月7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上周五上升0.71個點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