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強化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去年,重慶成功“牽手”中國農科院,圍繞農業科技創新開展6方面14項合作。目前合作取得初步成效,一批新材料新品種新技術脫穎而出。
在位于永川區的市農科院渝西作物試驗站,一塊面積不到10畝的試驗田里,集合了1013份優良水稻資源材料。它們都來自中國水稻研究所,在重慶高溫伏旱環境下進行篩選、鑒定,用于培育高品質、宜機化新材料和水稻優良品種。
重慶市農科院研究員李經勇介紹,選了50余份,在抗高溫能力、抗病蟲和優質方面綜合性狀好的材料,跟自己渝優團隊的材料進行轉育,這樣他們的材料會更加豐富,育種速度會更快。
在永川觀音井村,渝優水稻創新團隊科研基地260畝中稻陸續進入收割期。團隊采用宜機化中稻-再生稻全程輕簡優質豐產技術,整合了優良品種、新型農機和農藝技術,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今年,這一模式成功入選全國農業主推技術。
重慶市農科院特作所副所長姚雄透露,可以實現中稻-再生稻兩季的高產,甚至是超高產,顯著提升全程作業效率,增加了栽培的密度,減少了氮肥、農藥的使用。
據了解,重慶作為西南稻區典型代表,在耐高溫伏旱水稻品種選育方面具有很強代表性。中國水稻研究所與重慶市農科院正攜手提速水稻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整合高質高效關鍵技術,助力西南稻區水稻品質更上臺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表示,進一步加強跟地方科研團隊的合作,包括人才的交流、材料的交流、品種的合作、技術的合作,發揮雙方的優勢,加快成果的轉化應用。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攜手“國家隊” 重慶提速西南水稻研究中心建設 |
重慶水稻陸續進入收割期 機械化收割“唱主角” |
湖南省探索為農服務新路徑 |
湖南全省完成1907萬畝晚稻栽插 |
北京市制定農業農村災后恢復生產十條指導意見 |
京津冀地區災后“菜籃子”運行平穩 |
搶抓“機”遇 重點發力 |
主產區已完成預計旺季收購量六成左右——我國夏糧購銷兩旺 |
全國軍糧部門全力保障洪澇災區糧油供應 |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下發緊急通知 排查疏浚農田溝渠 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
浙江省印發通知加強農藥安全風險防范工作 |
農業基礎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
天津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 到2027年創建50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繪就宜居宜業幸福圖景——西咸新區以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 |
新疆全區夏糧再獲豐收 總產增量、面積增量均居全國第一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