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法治是重要保障。
(資料圖)
近日,司法部“2023年法治鄉村基層行”主題采訪活動舉行。采訪團一行走進甘肅省蘭州市、張掖市部分鄉鎮,深入了解甘肅省圍繞堅持立法強保障、普法濃氛圍、“三治融合”提效能,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塑造鄉村風貌新氣質的生動實踐。
學法用法 遍吹法治文明風
“我和妻子今年生病住院花了很多醫療費,現在生活比較困難,可以申請低保嗎?”今年3月,蘭州市永登縣龍泉寺龍泉村村民魏某某來到村黨群服務中心咨詢。恰逢該村“周四說事”,接待人王宗維向魏某某詳細詢問了情況,并立即與村黨支部書記魏芳道進行溝通,得知情況后,魏芳道立即組織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按照程序為魏某道家申請了低保。
龍泉村“周四說事”工作法是該村兩委班子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村兩委班子成員、社長、網格員等每周四集中到一起,全天候等群眾前來“說事”。村民提意見、說困難,村兩委班子成員記錄、跟蹤、解決問題。對行動不便的群眾,村兩委班子成員主動登門入戶,將“周四說事”帶進群眾家中,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和急難愁盼,全力辦好民生實事,讓群眾少一些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據龍泉村村干部魏偉介紹,自推行“周四說事”工作法以來,村里的矛盾糾紛解決、村務商議等工作融合互動,真正做到“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讓群眾受益。今年以來,龍泉村共收集群眾反映的各類困難問題49件,目前已全部解決,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龍泉村以黨建為引領,結合本村實際,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歷經3次修訂形成了現行《龍泉村村規民約》,將紅事簡辦、厚養薄葬、弘揚孝道、尊老愛幼、學法用法等良好村風民俗納入其中,通過村規民約引導群眾逐漸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此外,近年來,龍泉村依托“一村一法律顧問”,著力培養10位“法律明白人”,由“法律明白人”帶動農戶爭當“學法用法示范戶”,引導全體村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營造濃厚法治氛圍,提升村民法治意識。今年6月,村民魏某武和孫某國因為土地流轉的事宜產生了矛盾,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同時也是“法律明白人”的魏芳道了解情況后,積極介入調解,講法律、講道理,按照程序解決了雙方土地流轉問題,化解了兩家人的矛盾。
當群眾有法律方面的訴求時,除了找村里的“法律明白人”,也可以直接撥打法律顧問的電話進行咨詢,法律顧問和矛盾糾紛調解員會根據實際情況到農戶家中進行調解,并邀請鎮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以及業務部門共同參與,齊心協力解決群眾家中困難事、疑難事。
“支部守公心,全村轉民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法治保障,解決矛盾;改變基礎,產業支撐。這是龍泉村推進民主法治一以貫之的‘法寶’。”魏芳道說。
法治護航 奏響鄉村振興曲
溪流潺潺蜿蜒迂回、涼亭長廊別致美觀、民居古樸錯落有致……走進張掖市甘州區甘浚鎮速展村,一幅“高顏值”的美麗鄉村新畫卷躍入眼簾。
速展村北臨明永鎮,南望祁連山,距七彩丹霞大景區7公里,是通往景區的必經之地。近年來,該村以產業融合發展為重點,以強村富民為根本,以鄉風文明為抓手,傾力打造了集新型社區、現代農業、田園休閑、客棧民宿、康養宜居為一體的速展特色街區。
在大力發展產業的同時,速展村堅持把群眾法治意識、思想道德的“里子”和村容村貌、群眾福祉的“面子”同步推進,讓百姓在“富口袋”的同時也“富腦袋”,實現物質、精神“雙豐收”。
在總結鄉村治理經驗的基礎上,速展村探索出“民事直說”工作法,通過“說、議、辦、督、評”五個環節,共同商議村里事、鄰里事和家里事,用民事直說“小切口”破解了鄉村治理這個“大難題”。
速展村黨支部書記王鑫說:“取得這么多榮譽,秘訣在于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
2018年,速展村依托張肅公路棚戶區改造項目的推進,組織村民圍繞“拆舊建新”開始議事。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講道理、化心結,共同商討村里“拆舊建新”的大事情,“拆不拆”“怎么建”的大疙瘩漸漸解開。通過共同努力,高效完成了137院房屋征地拆遷,建成了占地147畝的速展村特色街區。如今,拆遷的村民全部住上新房子,公共景觀與美麗庭院相得益彰,不少村民還發展起了民宿經濟。
速展村把加強陣地建設作為“第一載體”,打造法治文化廣場,主干道墻面、花壇、路燈等設施都成為了宣傳法治精神的媒介。同時,把服務村民作為“第一目標”,利用已經建成的農耕記憶館、道德講堂、孝德文化廣場等各類活動陣地,開展各類高質量的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深化鄉風文明建設;結合全村實際,村黨支部制定完善《村規民約》,讓文明新風進村入戶。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治陋習、樹新風”作為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內容,帶頭承諾、帶頭落實,接受監督,樹立榜樣。
此外,速展村積極推行多元化社會矛盾調處體系,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抓手,積極打造了“1+1+3”(即1名司法所工作人員、1名村居法律顧問和3名人民調解員)模式的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開展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工作,為基層群眾提供“家門口”的法律服務。按照“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網格”的原則,堅持每半月開展一次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矛盾糾紛調處率和成功率均達100%。
據甘肅省司法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甘肅深入推進“數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設,建成鄉村公共法律服務站(室)15035個,持續推動“一村一法律顧問”工程,全省17494個村(居)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開展土地糾紛、環境污染、婚姻家庭、食品藥品等法律咨詢13.1萬人次,法治惠民實效不斷提升。實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和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工程,連續3年將法治鄉村建設培訓納入全省領導干部培訓計劃,累計培訓“法律明白人”6.57萬余名,認定“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9386戶,壯大了法治鄉村建設生力軍。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民主法治促和諧 激活鄉村振興“法治細胞” |
馬陸葡萄上新 50余個中晚熟品種齊亮相 |
河南省優秀農耕文化遺產發掘申報工作培訓班在鄭州舉辦 |
陜西黃龍做優玉米產業端牢群眾飯碗 |
中國人民銀行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350億元 |
我國恢復南非牛肉輸華 |
2023綠色低碳創新大會展示農業固碳減排“大智慧” |
國家衛健委:加大投資支持力度 建設中醫藥“高地” |
東海所在大黃魚抗逆性狀機制解析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藍山小粽葉成群眾“致富葉” |
青海省設施蔬菜總種植面積達7000公頃 |
紅河州石屏縣稻谷豐收確保糧食安全 |
楚雄州永仁縣荒山變果園 |
小土豆產業鏈涌現“新職業” |
“我們正全力保障村里秋糧豐收”——獻縣泛區一線見聞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