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業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背后的產業藍圖 為現代農業研制“種業芯”

2023-09-28 16:36:26    來源:重慶日報

近日,重慶市農業種質資源精準鑒定項目啟動會召開。該項目由市農科院、市畜科院聯合牽頭,西南大學、渝東南農科院、三峽農科院、重慶三峽學院等單位共100多名科研人員聯合參與,將對28種農作物、6種畜禽開展種質資源精準鑒定。通過項目實施,到2025年,推進全市農作物、畜禽種質資源鑒定比例分別達到50%、30%以上。

這是重慶第一次組織科研技術力量,全面、深入對農業種質資源進行精準鑒定評價。其背后有何深意?又將對重慶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什么作用?


(相關資料圖)

緣由:種業面臨三大挑戰

通過近年來對種質資源的保護,重慶已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7萬余份,其中納入市級保護單位統一保護的超過2萬份,共有21個市級畜禽地方遺傳資源品種,為種業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目前,重慶品種選育仍面臨三大挑戰。”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首先,品種存在同質化問題,當家品種的自育率較低。就目前來看,許多重要作物如水稻、玉米和柑橘,還比較依賴于市外品種。大白菜、蘿卜等葉菜以及白黃瓜、蘿卜等蔬菜自育品種的市場份額也不容樂觀。“這直接導致重慶品種在全國范圍內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較小,市內種業企業實力相對較弱,缺乏全國領先的大型骨干企業。”他說。

其次,現有優質品種與山地特色現代農業的發展存在差距。例如就水稻而言,重慶的土壤更需要具備低重金屬吸附、淹水耐受、抗倒伏、抗穗萌、抗落粒、抗稻曲病等特性的品種,但現有品種并未完全具備這些特性。玉米、蔬菜、茶葉、花椒等作物也存在類似問題。

第三,目前的品種在市場匹配度、功能性方面還有差距。以口糧大米為例,市場上接受度較高的稻米大多具有透明、油脂飽滿、口感豐富的特點,而糖尿病患者則需要穩糖米等功能性大米,在這些方面重慶還需要迎頭趕上。

“所以,做好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就是為了穩步提升核心種源自給率和市場競爭力,確保到2030年實現重慶種業振興。”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

實施:完成3130份種質資源的遴選、鑒定

此次種質資源精準鑒定項目推行“跨部門”“跨學科”的多學科聯合攻關機制和“跨區域”的合作機制,由市農科院、市畜科院、西南大學等6家重點科研單位、高校上百名科研人員共同參與。

“之所以推行這個機制,主要是為了克服各自為戰、低水平重復、轉化率不高等突出問題。”上述負責人解釋,只有整合力量和資源,才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具體到每種作物、畜禽來講,重慶將以全國性標桿品種為超越目標,重點聚焦標桿品種的缺陷進行攻關,形成相關鑒定技術體系,為“全能冠軍”品種選育提供清晰路徑。

在時間計劃上,到2025年,力爭使全市農作物、畜禽種質資源鑒定比例提高到50%、30%以上。

具體而言,該項目將完成28種農作物共3130份種質資源的遴選、同質性鑒定、基礎表型核準和種源繁殖等,建成農作物種質資源鑒定與基因挖掘平臺,建成農作物種質資源鑒定評價體系;完成榮昌豬等10個畜禽品種資源特色性狀基因資源挖掘,建立重要表型和基因資源精準鑒定方法,找出榮昌豬、合川黑豬肉質關鍵基因2-3個,牛、羊特異性狀關鍵基因3-4個,城口山地雞、大寧河雞、麻旺鴨和四川白鵝特異性狀關鍵基因3—5個。

目標:培育出更多“全能冠軍”

一顆良種,離不開優異的育種材料。正如若袁隆平沒有發現“野敗”這個雄性不育野生稻,并對它進行研究、利用,就沒有雜交水稻的誕生。

但往往種質資源的價值都隱藏在品種之中,很難被人們直觀認識。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重慶對種質資源的普查、收集和鑒定等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盡管重慶的種業創新在高含油油菜、第一代錦橙、西園甘藍、朝天椒加工辣椒、榨菜、青花椒等品種上取得了顯著突破,但種質資源研究在不同領域的不平衡、不全面和不充分等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目前我們的自育品種多是在某一個單一性狀上表現突出,而要想成為具有引領性的當家品種就必須具備多項優異性狀,也就是‘全能冠軍’,在產量、抗病等各方面都不能存在明顯‘短板’。”項目負責人介紹,只有做到對種質資源的精準鑒定,才能精準“提取”到擁有目標性狀和基因的種質資源,培育出更多“全能冠軍”。

此外,通過對種質資源鑒定,我們還能破解一些優秀品種的基因“密碼”。比如作為本土豬種的榮昌豬,大家都覺得它口感軟、糯、香,但一直以來并未能找到讓它如此好吃的“口感密碼”。“我們將通過種質資源鑒定,找到影響豬肉品質的關鍵基因,進而對品種進行再優化、再提高。”市畜科院相關負責人說。

關鍵詞: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v 重慶農業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背后的產業藍圖 為現代農業研制“種業芯” 2023-09-28
v 中國農學會關于印發《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新成果遴選辦法》的通知 2023-09-28
v 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重慶開州力爭2025年農業總產值達170億 2023-09-28
v 秋染三秦美如畫 沃野田疇盡“豐”景 2023-09-28
v 安徽農業保險累計賠付232億元 2023-09-28
v 四川省長江十年禁漁“三年強基礎”取得階段性成效 退捕漁民生計有保障 累計補貼5.54億元 2023-09-28
v “天府糧倉”全國首場推介將走進廣東 2023-09-28
v 廣西自培百香果種苗“欽蜜9號”香飄八方 2023-09-28
v 廣西“組團式”幫扶助力天等縣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2023-09-28
v 江西省鄱陽湖畔報豐收 2023-09-28
v 湖南舉辦2023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推介會 2023-09-28
v 終于來了!關掉生鮮柜臺 “美顏” 燈 2023-09-28
v 北大荒集團五九七農場有限公司:糧食集團化運營讓“好收成”變“好收入” 2023-09-28
v 天津市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取得進展 2023-09-28
v 湖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啟動 2023-09-28
v “豐”景上“新” 鄉村振興有“梨”想 2023-09-28
v 巴彥縣種好萬畝優質豆 2023-09-28
v 遼寧絨山羊優秀種羊推介會開幕 2023-09-28
v 楊凌農高會項目簽約投資和交易額逾1112億元守護土壤健康 發展智慧農業 2023-09-28
v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舉辦觀摩會——開展試驗示范 兼顧作物豐產和耕地質量提升 2023-09-28
v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視頻調度2023年海洋伏季休漁專項執法行動開展情況 2023-09-28
v 2023年赤水河圓口銅魚公益增殖放流舉行 2023-09-28
v 全國農產品品質評價分級報告研討會在京舉辦 2023-09-28
v 體育燃動希望的田野——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體育賽事活動精彩紛呈 2023-09-28
v 山東濟南崔寨街道:打造“在崔寨不用催”調解品牌 2023-09-28
v 青海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實現零的突破 2023-09-28
v 甘肅慶陽蘋果品牌推介暨金秋促銷大會舉行 2023-09-27
v ?北大荒集團湯原農場特色農產品拓市場促增收 2023-09-27
v 云南曲靖市沾益區:“小網格”托起“大民生” 2023-09-27
v 打造中國花谷 綻放美麗經濟第十屆沭陽花木節開幕 2023-09-27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