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稻花香

2023-10-07 16:25:25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金秋時節,行走在天山南北的一些鄉村,放眼望去,連片的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風起時,稻浪滾滾,目之所及皆是“豐”景。

在新疆喀什市帕哈太克里鄉肖爾巴格村,成片稻田里滿是金黃的稻穗。

“海水稻在新疆喀什落戶安家,讓我們吃上了自己種的優質大米?!?月26日,看著即將收割的水稻,肖爾巴格村村民玉蘇普江·買買提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里過去是寸草不生的鹽堿地。2023年55歲的玉蘇普江是土生土長的肖爾巴格村人,小時候跟著父母種地的情景讓他印象深刻,“地不種可惜,種上小麥、玉米等作物,苗稀收成少,還辛苦??餐谅龠M地里,就會粘一大塊堿泥上來。”

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讓昔日白茫茫的鹽堿灘變成了“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網”的現代化高效農業生產區。鹽堿地上正在“長”出新糧倉。

新疆中農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先生儒摘下一串稻穗,數著一粒粒稻谷,對2023年萬畝水稻豐收信心十足。

“一般而言,當土壤含鹽量超過0.1%時,普通農作物品種的生長開始受到影響;當土壤含鹽量超過0.3%時,大部分農作物品種產量明顯下降。”李先生儒說,“海水稻具有吸收鹽分、改良土壤的作用,鹽堿地在種植海水稻4年以后,鹽分會降到3‰左右,成為高產田?!?/p>

帕哈太克里鄉是新疆喀什地區遠近聞名的“水稻之鄉”,受制于鹽堿地和傳統農業種植模式,當地的傳統水稻畝產一直不高。

2018年,在深圳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協助下,一粒來自深圳的水稻種子,創造了荒漠區的農業奇跡。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選育的海水稻種子,在帕哈太克里鄉落戶安家。海水稻不僅成功扎根喀什,還在當地生根發芽、結出碩果。

5年來,有14個引進的海水稻新品種在帕哈太克里鄉的鹽堿地上進行試種,篩選出了4個適合當地推廣的優良品種。種植面積也由當年200畝試驗田擴大到現在的1.3萬畝。

“海水稻在輕度鹽堿地平均畝產600公斤,中度鹽堿地平均畝產500公斤,重度鹽堿地平均畝產300至400公斤?!崩钕壬逭f。

高科技給田間地頭帶來了好收成?!拔羧整}堿灘、今朝米糧川”的變化在多地上演。緊鄰葉爾羌河的新疆莎車縣依蓋爾其鎮闊納先拜巴扎村,放眼望去,連片的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

在兵團第一師六團萬畝水稻種植區,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六團11連黨支部書記魏九龍說:“2023年,連隊種植水稻1萬余畝,試種了4個品種,初步預測畝均可產700公斤左右?!?/p>

新疆和田縣罕艾日克鎮稻香村,如畫的田園風光與蒼涼的大漠奇景,只在咫尺之隔。這里種植的水稻品質優良,在高端大米市場深受青睞。

“現在不但自己吃,還打造了‘金線米’品牌推向市場。”稻香村黨支部書記趙小鋒說,“昔日寸草不生的鹽堿地已華麗變身。”

華麗變身的背后,是無數次關于鹽堿地綜合利用的探索實踐,喚醒了沉睡的耕地資源,夯實了糧食安全根基。

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種羊場片區托布社區水稻種植基地里,稻田蟹、稻田鴨立體種養;新疆溫宿縣在新疆農科院的支持下建立了水稻試驗站,依托農業產業化項目鼓勵農民種植水稻;新疆阿克陶縣在疆外企業和科研團隊的幫助下,成功種植海水稻;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利用水稻種植區域位于城區“三角地”的優勢,通過種植彩色水稻發展觀光農業,推廣稻香文化……

目前,新疆有12個地州市種植水稻。新疆水稻平均畝產達到650公斤,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關鍵詞: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v 天山南北稻花香 2023-10-07
v 新疆棉花進入大規模采收期 投入6900余臺采棉機 2023-10-07
v 陜西省秋糧收獲近兩成 2023-10-07
v 三湘大地稻米香 2023-10-07
v 山東秋糧收獲進度過半 2023-10-07
v 臺風“小犬”靠近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橙色預警 2023-10-07
v 商務部回應美將部分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2023-10-07
v 10月7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節前下降0.13個點 2023-10-07
v 推廣農技助豐產——云南秋收一線見聞 2023-10-07
v “梨王”爭霸 歡慶豐收 2023-10-07
v 津城飄稻香 喜迎豐收季——寧河稻田畫 詩意鄉村行 2023-10-07
v 江西1400萬畝中稻喜迎豐收 2023-10-07
v 2023中國·大名小磨香油推介會舉行 2023-10-07
v 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烏干達南南合作項目已執行至第三期 ——農技合作,開拓烏干達農民脫貧新路徑 2023-10-07
v 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鄉鎮覆蓋率為97.92% 推動鄉村產業提質升級 2023-10-07
v 全國秋糧收獲過四成 2023-10-07
v 中國水稻研究所加強優質、抗蟲等優良品種推廣應用 2023-10-07
v “無廢”理念為杭州亞運會添“含綠量” 2023-10-07
v 山東秋糧收獲進度過半 2023-10-07
v 如何為父母辦理異地就醫備案?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常見問題解答來了 2023-10-07
v 農業農村部針對福建、廣東省啟動農業重大自然災害Ⅳ級應急響應 2023-10-07
v 返程高峰即將來臨,重慶“上山下水”近郊游依然火熱 2023-10-05
v “江淮糧倉”收種忙——糧食主產省安徽秋收秋種一線觀察 2023-10-05
v 新疆阿克蘇:7萬畝“小林果”升級變身18億元“大產業” 2023-10-04
v 青海舉辦第七屆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 2023-10-04
v “最大期盼就是把這路鋪上油” 2023-10-04
v 3.76萬名“小青荷”溫暖亞運賽場,累計服務時長336萬小時 2023-10-04
v “豐”景如畫 滿載希望——全國糧食主產區保秋收見聞 2023-10-04
v 時隔9年 中國隊奪回百米接力雙金 2023-10-04
v 華西秋雨再度發展西北局地有暴雪 南北方氣溫將大面積創新低 2023-10-04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