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眼下,正是東北糧食作物的收獲季節,吉林大地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糧食機收減損工作是當前各級農機部門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如何變“豐收在田”為“糧食在手”?近日,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下發《吉林省2023年主糧作物機收減損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主糧作物機收減損“大宣傳、大培訓、大比武”系列活動,加強農機與農藝技術措施推廣,提升糧食作物機械化收獲質量,力爭玉米果穗機收總損失率≤3.5%,玉米籽粒機收總損失率≤4%,水稻機收總損失率≤2.8%,大豆機收總損失率≤5%,確保顆粒歸倉。
圍繞“提高機收質量,降低糧食損失”為主題開展“大宣傳”,通過網站、短視頻、明白紙、微信群等傳播渠道,宣貫農業農村部印發的玉米、水稻、大豆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動員農機手簽訂機收減損倡議書,讓規范操作成為廣大機手的自覺行為。
利用基層農技推廣和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開展“大培訓”,通過現場會、培訓班、田間演示等多種形式,宣貫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糧食作物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組織開展專業農機手培訓活動,有針對性地強化機手的機械化收獲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提高聯合收割機收獲作業質量。
按照“自愿報名、就地就近、自備機具、自定地塊”的原則開展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引導農機手在生產實踐中以賽促訓、以賽提技,按標準規范作業,營造廣大農機手比學趕超、全社會關注支持機收減損的濃厚氛圍。同時,還將在水稻、玉米種植面積在50萬畝以上、大豆種植面積在10萬畝以上的縣份開展機收損失監測調查。
據了解,秋收期間,吉林省農業農村部門將組織專家和農機推廣骨干提早下沉到生產一線,跟蹤指導農機手因地制宜選擇收獲時機、專用配件和作業模式,及時幫助解決生產實際中遇到的問題。科學合理調度機具確保適時收獲,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示范帶動作用,盡可能減少機收損失。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吉林省全力做好主糧作物機收減損工作 |
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漁業經濟形勢分析研討活動在北京舉行 |
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與動物衛生風險評估技術培訓班在福州舉辦 |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江蘇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
青海省首所全國共享農民田間學校成立 |
今年上半年青海西寧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外銷2.8億元 |
鄧小剛出席第二十三屆東盟與中日韓農林部長會議 |
天山南北稻花香 |
新疆棉花進入大規模采收期 投入6900余臺采棉機 |
陜西省秋糧收獲近兩成 |
三湘大地稻米香 |
山東秋糧收獲進度過半 |
10月7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節前下降0.13個點 |
“梨王”爭霸 歡慶豐收 |
津城飄稻香 喜迎豐收季——寧河稻田畫 詩意鄉村行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