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水產學會青年學術年會在湖北武漢舉辦

2023-10-10 10:35:48    來源:中國水產學會


(資料圖)

9月26~27日,2023年中國水產學會青年學術年會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本次學術年會以“漁業創新,青年擔當”為主題,由中國水產學會主辦,中國水產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華中農業大學聯合承辦,湖北省水產學會、農業農村部淡水生物繁育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長江經濟帶大宗水生生物產業綠色發展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協辦。

中國水產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包振民出席本次學術年會,并以《櫛風沐雨,扇貝種業七十年》為題作主旨報告。中國水產學會副秘書長、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胡紅浪,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郭剛奇,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葉建剛出席學術年會開幕式并致辭。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學報》主編黃碩琳教授出席。開幕式由中國水產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集美大學副校長謝潮添教授主持。

包振民以扇貝種業的七十年作為切入點,從五個方面講述了自己的“水產人生”,展示了其在扇貝種質資源、基因組學和發育進化生物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包括我國扇貝養殖業發展概況,櫛孔扇貝自然苗采集技術、人工育苗技術等創新,海灣扇貝、蝦夷扇貝等成功引種,扇貝病害防控技術、良種培育BLUP技術等研發,最完整的Hox基因簇與STC表達模式、幼蟲單次插入起源的新模型等理論的提出。包振民院士生動闡述了科研是一種生活方式,其中有至美、至善、至樂,也有至艱。

胡紅浪在講話中指出,中國水產學會歷來高度重視青年成長成才,始終堅持把青年工作作為學會工作的重要內容。早在1993年,中國水產學會就建立了青年學術年會制度,2019年,“青年學術年會”恢復以來,效果顯著,達到了促進青年人才交流學術成果、分享成長感悟、鼓勵開拓創新、助力成長成才的辦會目標。胡紅浪也對青年朋友們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堅守服務漁業的初心,二是堅定求真務實的決心,三是堅持久久為功的恒心。

郭剛奇在致辭中指出,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科創建于1970年,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漁業創新,青年擔當”,云集了400多名優秀青年學者。相信大家的學術交流與思維碰撞,必將能夠引導全國青年水產學者孕育創新思想、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能力。

葉建剛在致辭中指出,湖北省是漁業大省,近年來,湖北省堅決實施長江大保護,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大力推進漁業持續快速發展,不斷實現新突破。面向未來,湖北省將持續大力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將淡水漁業作為富民產業和推進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湖北省漁業發展離不開廣大青年科技人才,希望廣大青年學者繼續關心支持湖北省漁業發展,攻關研發產業發展關鍵問題,推廣轉化創新科技成果。

會議宣布中國海洋大學作為2024年中國水產學會青年學術年會承辦單位,水產學院院長李琪莊嚴地從胡紅浪副秘書長手中接過了中國水產學會青年學術年會會旗,并代表承辦單位向廣大青年水產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子發出誠摯邀請,明年在美麗的青島相聚,繼續暢談交流水產領域創新成果。

年會期間,胡紅浪、廈門大學教授徐鵬、寧波大學教授李成華、浙江萬里學院教授葛楚天、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邵長偉、廈門大學教授游偉偉分別以《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及展望》《魚類遺傳學與遺傳育種的探索和創新—初心、使命和未來》《刺參消化道再生的細胞分子調控機制》《中華鱉雄性性別決定基因的挖掘鑒定》《魚類性別決定與分化的表現調控機制》《種質創新的“鮑魚法則”》為題作特邀報告。

學術年會期間,四個分會場同時進行青年科學家學術報告和研討交流會。本次年會,共有來自全國科研院所、水產高校、漁業企業的22位專家作年會特邀報告,56位青年學者作青年學者報告,75位博士碩士研究生作研究生報告。年會就水產動物遺傳育種、水產動物醫學、水產動物營養與生理、漁業資源與環境4個主題發布電子墻報46篇、摘要207篇。共有450余位國內青年專家學者參加學術年會。

會議期間,舉辦了學會主辦期刊《水產學報》青年編委會會議,組織了創新型企業與青年學子就業對接活動。

關鍵詞: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v 2023年中國水產學會青年學術年會在湖北武漢舉辦 2023-10-10
v 全國畜牧總站參加2023年農業農村部“三下鄉” 集中示范活動 2023-10-10
v 價格瘋漲的珍珠:“真火”還是“泡沫”? 2023-10-10
v 路過的銀杏果不要“采” 可能引發中毒→ 2023-10-10
v 聚焦世界精神衛生日:促進兒童心理健康 共同守護美好未來 2023-10-10
v 青海省共和縣特色農畜產品為鄉村振興“強筋壯骨” 2023-10-10
v 湖北秋糧收購量價齊升 2023-10-10
v 寵物市場破千億,國產品牌如何發力? 2023-10-10
v 青海唯一一所“全國共享農民田間學校”在大通縣掛牌成立 2023-10-09
v 畝產633.6斤!內蒙古大豆示范田刷新內蒙古和東北北部地區大豆高產紀錄 2023-10-09
v 青海大通朔北鄉:管好“三資”守護村民“家底” 2023-10-09
v 陜西涇陽:秋收“豐”景美如畫 農機奏響“豐收曲” 2023-10-09
v 706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分三批移交我方 2023-10-09
v 數字賦能 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2023-10-09
v 筑牢禁漁防線 共護一江碧水——新邵縣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紀實 2023-10-09
v 譙城 喜看高粱收滿倉 2023-10-09
v 2023年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技術指導意見 2023-10-09
v 2023年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技術指導意見 2023-10-09
v 耐鹽堿大豆新品系“科豆35”畝產可達300公斤以上 2023-10-09
v 致富有“鹿” 振興有“術”——榆中縣甘草店鎮打造“一村一品”見聞 2023-10-09
v 三大主糧覆蓋率超70%!我國農業保險規模居全球前列 2023-10-09
v 甘肅省秋收秋耕秋種農機生產觀察 2023-10-09
v 天津現代都市農業風生水起 2023-10-09
v 安徽著力創新農業經營方式,推動種植業結構調整“江淮糧倉”動力足 2023-10-09
v 農安大地喜迎豐收 2023-10-09
v 收糧采果翻田地 重慶市大力開展秋季農業生產 2023-10-09
v 拎穩“菜籃子” 鼓起“錢袋子” 2023-10-09
v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在河南新鄉揭牌 2023-10-09
v 10月9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02個點 2023-10-09
v 雒明莉:腳踏實地辦實事 凝心聚力促振興 2023-10-09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