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保障糧食豐收 ——各地加快推進秋季農業生產掃描

2023-10-18 10:24:46    來源:新華社

當前正值“三秋”生產關鍵時期。在一些地區經歷臺風、洪澇、干旱等極端天氣挑戰下,今年的秋糧收獲來之不易。目前,全國秋糧收獲已過七成,全國冬小麥播種完成意向面積的兩成。記者近日赴東北、華北、南方等糧食產地,帶來秋收秋種一線見聞。

進度七成:


(相關資料圖)

搶抓農時保豐收

日頭剛冒尖,在黑龍江省五常市民樂朝鮮族鄉振興村的一處稻田間,收割機便開始穿梭,機頭打谷脫粒,機尾分離秸稈并還田,最后將一顆顆飽滿的稻粒盡收倉中。

“前段時間水稻受洪澇災害我們挺著急,后來在農技人員指導下進行‘一噴多促’作業,水稻長勢恢復不錯,收獲也沒耽擱。我們會抓緊生產,全力保障大家吃上可口的五常大米。”紅揚有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于殿紅說。

秋糧主要包括中晚稻、玉米、薯類、豆類等,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目前,各地正搶抓農時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在河北秦皇島,玉米地機械轟鳴,摘棒、剝皮、裝倉等環節有條不紊;在山東臨沂,機收減損積極推進……

據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秋糧已收獲過七成。其中,東北地區近七成,黃淮海地區近八成,西北地區過七成,長江中下游和西南華南過六成。

今年以來,保障豐收離不開重農抓糧的扎實行動——

看政策,國家下達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100億元;在秋糧生產關鍵時期,中央財政及時下撥農業防災救災資金、玉米大豆“一噴多促”一次性補助資金;

看面積,各地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中有增,今年秋糧面積預計達到13.1億畝;

看田管,農業農村部近期組織專家派出多個工作組下沉一線,幫助協調解決農資供應、政策落實、防災減災等方面的困難問題,分區域調度秋收進度,確保“三秋”生產順利開展。

科技助力:

糧倉里有新氣象

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穩步實施,是今年糧食生產的一個突出特點。

近日,站在自家田間,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磁州鎮八里鋪村種糧大戶王增望著密密層層的玉米,歡喜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的玉米個頭大、灌漿足、籽粒飽滿,每畝能增產兩三百斤,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用了北斗導航的智慧農機播種,株行距精準了,密度就增加了。”王增說,縣里還組建了“田保姆”等農技專家隊伍,在重要時間節點指導耕種,今年糧食增產效果顯著。

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把大面積單產提升作為糧食生產“頭號工程”,以100個大豆、200個玉米大縣整建制示范帶動,重點推廣耐密品種、高性能播種機,精準管控各生產環節,提高關鍵措施到位率。

科技是單產提升的密碼,也是發掘土地潛力的關鍵。

在齊魯大地上,原本難以利用的鹽堿地,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原來的土地干時梆梆硬,澆后白花花的,種一茬賠一茬。今年俺種的‘濟谷30’畝產超過500公斤。”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新盛店鎮五安莊村種植戶王延嶺說,土壤和品種改良后,谷子產量明顯提升。

擴種大豆油料、守好“油瓶子”,離不開科技。在山東省東營市現代農業示范區的600畝試驗田,耐鹽高產大豆新品系“科豆35”禾壯莢實、豆粒飽滿。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田志喜介紹,該品種實測持續實現耐鹽堿穩定高產,下一步將抓緊推廣農田種植試驗。

今年以來,我國發揮科技力量,積極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加快耐鹽堿品種選育,各地加快耐密抗逆品種應用,改善地力條件,推廣高效智能農機,提高精量播種、機收減損水平,落實秋糧“一噴多促”等關鍵技術,為保障豐收夯實根基。

未來可期:

努力播撒新希望

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剛剛賣完新收的玉米,三豐谷物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信超顧不上休息,又開始忙著藥劑拌種、整地犁地,為種植小麥做準備。

“玉米收完后,我們抓緊把秸稈打捆離田,用粉碎機在田里滅一遍茬,避免小麥越冬時根還沒扎深、不抗凍,影響生長。”信超說,種地就是要抓緊農時“壓茬推進”。

彩云之南,金秋時節醞釀著新的希望。冬馬鈴薯即將進入種植季,云南省馬鈴薯育種及種薯產業技術研究創新團隊研究員隋啟君忙碌起來:“我們團隊正抓緊給農戶做新品種的栽培技術培訓,確定好種植模式,才能保證足夠的催芽時間,為穩產增產打好基礎。”

“三秋”生產關鍵時期,各地各部門積極抓好秋冬種重點工作,落實小麥最低收購價、產糧大縣獎勵等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冬小麥種植面積;協調調運適宜良種,指導農民合理安排播期,落實深耕深松、適深精播等技術;有序復墾復耕撂荒地,為明年糧油豐收打牢基礎。

時鐘一刻不停,農人腳步不停。著眼耕種管收各環節,制定實施好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集成組裝的綜合性方案,一年接著一年抓……山水田間,廣袤大地充滿勃勃生機,不懈耕耘的汗水為五谷豐登澆灌希望,為攻堅克難奪豐收筑牢根基。

關鍵詞: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v 全力以赴保障糧食豐收 ——各地加快推進秋季農業生產掃描 2023-10-18
v 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迅速 有效滿足市場“菜籃子”“果盤子”“花架子”需求 2023-10-18
v 北大荒北安分公司農機“黃金配比”為秋收提速 2023-10-18
v 北大荒大興農場標準化格田改造進入高潮 2023-10-18
v 昔日鹽堿地 今日葵花香 2023-10-18
v 湖南岳陽屈原管理區:金秋好“豐”景 “和”風撲面來 2023-10-18
v 浙江寧波:“五步工作法”破解流動黨員管理難 2023-10-18
v 貴州貴定:打造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2023-10-18
v 陜西長武縣:“三聯共治”匯幸福? 基層治理提質效 2023-10-18
v 北大荒集團前鋒農場有限公司:“小池子”變“大格田” 實現“良田”變“糧錢” 2023-10-18
v 北大荒農業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發力節糧減損確保顆粒歸倉 2023-10-18
v 中國石油多措并舉服務“三秋” 2023-10-18
v 湖北宜昌枝江市:營造全社會愛糧節糧良好氛圍 2023-10-18
v 北京豐臺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暨村書記論壇成功舉辦 2023-10-18
v 浙江省余姚市泗門鎮:社區社會組織讓居民生活綻放“幸福花” 2023-10-17
v 農業農村部公示第三批擬命名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名單 2023-10-17
v 享受到幫扶政策的蘇夢天蛻變了 2023-10-17
v 全力以赴保障糧食豐收——各地加快推進秋季農業生產掃描 2023-10-17
v 貴州丹寨縣:民警入校講解交通安全知識 2023-10-17
v 百色平果市扎實推動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3-10-17
v 廣西桂平扎實推進“三農”工作 助力鄉村振興 2023-10-17
v 今年重慶已改造提升156萬畝高標準農田 2023-10-17
v 我國基本形成覆蓋城鄉和重點領域的調解組織網絡 2023-10-17
v 山東濰坊 鹽堿地上長出豐收致富“金果子” 2023-10-17
v 湖湘大地燃起法治火種——湖南省法治鄉村建設觀察 2023-10-17
v 技術集成增產 田間比武減損 2023-10-17
v 世界鎮痛日:如何減少負“痛”前行? 2023-10-17
v 吉林德惠:機收減損大比武 秋收大戰正酣 2023-10-17
v 10月17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25個點 2023-10-17
v 重慶梁平區:統籌“人地技制”藏糧丘陵山地 2023-10-17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