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增城鄉村“青領”人,青出于藍勝于藍

2023-10-18 17:30:53    來源:南方+

“我們既不是在寫字樓上班的白領,也不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藍領,如果非要給個稱呼的話,可以叫做‘青領’吧。”今年9月21日,在位于廣州增城石灘鎮的“石鄉農機”辦公室,農機手、托管員沈笑芬說,“青出于藍勝于藍,又每天在青青田園里作業,所以可以叫做青領。”

據有關統計,廣東省農業生產托管員和農機手大約有2萬余人,他們是農業生產邁向現代化的中堅力量,也是鄉村振興的希望所在。


(資料圖)

成為專業農機手的女孩

“你作業的總面積加起來有10萬畝嗎?”南方+記者問。“自返鄉至今,應該超5萬畝次了。”沈笑芬思索了一下,回答說。

此前一天上午,沈笑芬開著小貨車,帶著地勤人員,去水稻田里用無人機給水稻秧苗施復合肥,三個小時作業面積170畝。她2019年大學畢業,隨后回鄉,2020年考取無人機飛手證后就正式上崗成為“青領”一族。

如今,沈笑芬操作無人機越來越熟練,打藥施肥效率也更高了,有時為了跟天氣搶時間,一天作業面積可達五六百畝。而這些田地,絕大多數都是依托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協議,由沈笑芬所在的團隊,為農戶提供單環節、多環節、全程托管服務。

沈笑芬1996年出生,嬌小玲瓏,淺笑嫣然,是一個典型的廣東女孩,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她是農機手,只會以為她是一個鄰家小妹,很難把她跟那些粗重的農機機械聯系在一起。

相對于各種大型機械而言,無人機只是沈笑芬手中的一個“小玩具”。作為全能型農機手,沈笑芬學會了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的農機操作,無論是插秧機,收割機,無人機還是拖拉機等,她無一不精通。她甚至手把手教過許多人操作這些大型農機,很多男性農機手提到沈笑芬,都佩服不已。

在2021年的廣東省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賽中,沈笑芬作為廣州賽區唯一的女農機手,獲廣州賽區第二名。

沈笑芬的姐姐沈燕芬也是“90后”,姐妹倆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共同管理著廣州市增城石鄉農機專業合作社。三年來,她們帶領的農機團隊實現了水稻生產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服務,盤活利用3000畝閑置田地,帶動周邊4個村莊村民年增收超120萬元。

她們的父親沈燦星是當地最早一批農機手,帶頭成立了石鄉農機專業合作社。因年紀漸長,沈燦星盼望孩子們能回鄉接管合作社。彼時,妹妹沈笑芬在一所高校里學習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姐姐沈燕芬在深圳從事廣告工作。她們是“優秀學生”和“都市白領”,但心里時時惦記著父親的心愿。

2019年,沈笑芬大學畢業后毅然回到石灘鎮石湖村,跟隨父親學習農機駕駛技術。2020年,沈燕芬辭掉了深圳的白領工作,返回家鄉接過農機合作社。

剛返鄉時,她們每天早早起床,和父親一起“泡”在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從學習操作各種各樣的農機,到逐步深入了解農業經營模式,不斷嘗試引入科技含量更高的農機具,提高生產效率。

近年來,廣東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并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土地集約化規模化流轉。有了政策指引,“復耕管理計劃”在沈燕芬心中醞釀。合作社陸續承包了上千畝閑置田地,實施規模土地綜合整治和復耕復種,利用自有農業機械除雜草、平農田、修水利、通電路,閑置田地成了良田,種上水稻。復耕地早稻喜獲豐收,每畝產量超過了800斤。

姐妹倆帶領團隊深耕一線,為農戶提供統一的農機調度、生產物資采購等全過程托管服務,還聯動周邊村鎮的多家農機合作社,創立了廣州首家星級農機聯合社。目前,聯合社服務的種植面積超過了10萬畝次,累計服務農戶超1800戶。

對于沈笑芬提到的“青領”這個稱謂,省農業農村廳有關專家表示認可。目前,廣東省的農機手約1.5萬人,托管員約5000人,兩者合計約2萬人。據了解,該群體大多數是年輕人。相對于都市“白領”來說,他們更加辛苦,每天在田間地頭忙碌。而相對于“藍領”來說,他們奉獻的是知識和技術,并非體力勞動者。“青領”群體近幾年正在迅速壯大,他們已經成為農業的主力軍,管理服務的農田面積已大大超過傳統的農民種植面積。

青山翠色中的農業公司

“石鄉農機”是沈笑芬姐妹所在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位于增城區石灘鎮石湖村,需要沿著崎嶇的村路和一路的綠樹小河才能找到。農機社的門口,停放著十幾臺大型農業機械,在綠樹青草的掩映下,頗是壯觀。

南方+記者采訪時,同時又來了一批訪客。姐妹倆分工,姐姐沈燕芬負責商務會談,妹妹沈笑芬接待采訪。而在采訪的間歇,沈笑芬說還有一個緊急文件需要處理,于是打開筆記本電腦,忙活了一陣才又繼續。

在“石鄉農機”的辦公樓下墻壁上,掛著二十多塊牌子,分別展示著石鄉農機所獲得的各種重要榮譽或者稱號,如“省級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聯合體”“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廣州市增城區級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單位”“增城區生產托管運營中心”等。

姐妹返鄉后,在父輩原農機服務業務的基礎上,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以所辦公司和聯合社為平臺整合資源要素、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經營效益。

作為增城區農業生產托管運營中心的承接主體,石鄉農機正努力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需求和服務資源的整合以及精準匹配,聚焦于農業綜合服務的示范帶動,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投入品、技術、裝備導入農戶,帶動小農戶步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在石鄉農機的內墻上,南方+記者看到掛著各種“臺賬”和記錄冊,如農機作業管理臺賬、農技管理指導臺賬、農機具管理臺賬等等,一些重要的會議,也有詳細的記載。

據介紹,今年,沈燕芬作為青年返鄉創業的典型,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她認為,現代農業不光要懂作物生產、病蟲害防治,還要懂市場、品牌、營銷、政策。她將在企業工作的經驗轉化到農業工作中,引進旱直播、無人機等技術,建立電子臺賬等數字管理系統,拓展全流程農業機械化服務,創立絲苗米品牌,經營個人社交平臺賬號。沈燕芬表示,今后會繼續帶領團隊,以“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聯合體發展模式,讓鄉親們既豐產又豐收,家鄉越來越美好。

近年來,廣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快速增長,農業生產托管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一種新的生產經營方式。廣東省以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為切入點,搭建生產托管服務協辦體系,培育縣運營中心58個、鎮服務中心336個,不少經營主體、農資供應商、農業企業快速向服務組織轉型。

關鍵詞: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v 廣州增城鄉村“青領”人,青出于藍勝于藍 2023-10-18
v “黃金灘蹦迪”爆火,彰顯鄉村文化生命力 2023-10-18
v 歸雁變頭雁 山村換新顏 2023-10-18
v 10月18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26個點 2023-10-18
v 江蘇加快推動農業農村數字金融服務落地見效 2023-10-18
v 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在京開展 2023-10-18
v 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縣域探索暨第四屆農業社會學學術工作坊舉辦 2023-10-18
v 長江岸邊柑橘黃 2023-10-18
v “風從稻鄉來”天津津南區北閘口鎮第三屆稻香節活動精彩紛呈 2023-10-18
v 全國農村供水水質提升技術交流會在山東德州市召開 2023-10-18
v 全國農技中心舉辦2023年全國小麥秋播及冬前田管技術網絡培訓班 2023-10-18
v 農業農村部棉花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在新疆開展棉田殘膜回收調研 2023-10-18
v 中國水產學會推動加強學會合作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 2023-10-18
v 藏在小海鮮里的共富密碼 2023-10-18
v 秋菜豐收 忙了菜農樂了市民 2023-10-18
v 沃野良田奏響秋收曲 2023-10-18
v 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 五名割膠工推薦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2023-10-18
v 全力以赴保障糧食豐收 ——各地加快推進秋季農業生產掃描 2023-10-18
v 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迅速 有效滿足市場“菜籃子”“果盤子”“花架子”需求 2023-10-18
v 北大荒北安分公司農機“黃金配比”為秋收提速 2023-10-18
v 北大荒大興農場標準化格田改造進入高潮 2023-10-18
v 昔日鹽堿地 今日葵花香 2023-10-18
v 湖南岳陽屈原管理區:金秋好“豐”景 “和”風撲面來 2023-10-18
v 浙江寧波:“五步工作法”破解流動黨員管理難 2023-10-18
v 貴州貴定:打造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2023-10-18
v 陜西長武縣:“三聯共治”匯幸福? 基層治理提質效 2023-10-18
v 北大荒集團前鋒農場有限公司:“小池子”變“大格田” 實現“良田”變“糧錢” 2023-10-18
v 北大荒農業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發力節糧減損確保顆粒歸倉 2023-10-18
v 中國石油多措并舉服務“三秋” 2023-10-18
v 湖北宜昌枝江市:營造全社會愛糧節糧良好氛圍 2023-10-18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