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兩優326”已進入國家生產試驗,為東南、華南濱海鹽堿地開發利用的品種需求提供強有力支撐……25日,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長沙種業研究中心在長沙召開湖南省聯合攻關推進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耐鹽堿水稻技術取得系列新突破,支撐著我國耐鹽堿水稻技術領先世界。
耐鹽堿雜交稻新品種示范畝產可達400公斤以上
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創中心”)是袁隆平院士倡導,科技部2021年批復建設的農業領域首批3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之一。國創中心由湖南省政府組織,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牽頭,聯合海南大學、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11家優勢單位共同建設,總部設在海南省三亞市崖洲灣科技城,在長沙建設種業研究中心,發揮湖南技術、人才和企業相對集中的優勢,開展耐鹽堿水稻種業創新。
(相關資料圖)
培育出全生育期3%。鹽水條件下,具備優質、豐產、多抗等優良性狀的耐鹽堿雜交稻新品種“菁兩優326”,示范畝產400公斤以上,已進入國家生產試驗,有望今年通過國家審定,可滿足東南、華南濱海鹽堿地開發利用的品種需求;利用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培育出6%。鹽度下畝產突破300公斤的第三代耐鹽雜交稻新組合“叁優9號”;培育出161S、沁886S、599S、鹽416S等耐鹽不育系,其中“鹽416S”成為第一個審定的不育系;研創出耐鹽堿水稻專用肥“金葵子復合微生物肥”,連續兩年在11個試驗示范點較對照平均增產19.6%……
“在一系列新品種和新技術的支撐下,耐鹽堿水稻年示范推廣面積不斷擴大。”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國創中心主任唐文幫介紹階段性成果并展望道,我國目前可開發利用的鹽堿地面積約為1.15億畝,荒灘變良田,未來可期。國創中心將秉承袁院士遺志,力爭8至10年內,實現發展1億畝耐鹽堿水稻、畝產300公斤以上、年增糧300億公斤、多養活8000萬人口的目標,為我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作出新貢獻。
匯聚省內優勢科研資源,圍繞3個核心方向開展聯合攻關
國創中心研究員譚炎寧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耐鹽堿水稻與普通水稻在口感上區別不大,當前主攻方向仍然是提高中高鹽度下水稻的存活率和產量。
記者采訪了解到,為推進耐鹽堿水稻的大面積推廣應用,國創中心在全國不同生態區鹽堿地啟動了一批典型示范項目工程。
今年5月,“袁夢計劃”4.0在內蒙古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啟動。由袁隆平之子、國創中心長沙種業研究中心主任袁定陽接棒的該計劃,將在“十四五”期間實現興安盟耐鹽堿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每畝增產100公斤。
會上,袁定陽與共建單位湖南省農科院、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大學、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公司的耐鹽堿水稻研究崗位專家簽署“耐鹽堿水稻研究揭榜掛帥項目”聯合攻關協議,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國創中心理事長柏連陽為共建單位授牌。
根據協議,省內優勢科研資源匯聚,將圍繞耐鹽堿水稻關鍵基因挖掘與機制解析、核心種質創制與重大新品種選育、配套高效栽培體系構建與改良物化產品研發等3個耐鹽堿水稻研究核心方向開展聯合攻關,力爭在基因資源、資源創制和重大新品種等方面盡快取得突破。
建全球領先創新平臺,助力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如今,在國內11家優勢單位的共同發力下,我國耐鹽堿水稻技術領先世界,吸引著埃及、斯里蘭卡等多個國家前來洽談合作。
“用湖南所能支撐國家所需,體現的是湖南擔當、湖南責任。在今年的互聯網岳麓峰會上,省委書記沈曉明提出,要把長沙打造成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這是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新的有力舉措。”柏連陽說,根據袁隆平院士的設計,國創中心以耐鹽堿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為主線,聚焦種質資源與功能基因挖掘、核心親本與品種創制、高效鑒定與配套技術集成等核心技術,形成重大關鍵技術源頭供給,為國家糧食安全、種業安全、生態安全、產業安全貢獻科技戰略力量。國創中心將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平臺,突破“藏糧于地”空間,拓展“藏糧于技”儲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助力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關鍵詞: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州大力推進政策兌現集成服務模式 累計辦理業務逾3.37萬件 |
【全球熱聞】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整合湖南多方優勢資源開展聯合攻關 |
持續高溫天氣下,北京新發地市場蔬菜供應量足價穩|獨家 |
【天天播資訊】推動北糧南運向產業鏈合作轉型 |
焦點熱議:中國擬立糧食安全保障法 提高防范和抵御糧食安全風險能力 |
環球熱頭條丨魯渝協作培養農業科技人才 |
世界今日訊!從“豐收在田”到“豐收在手”——天津市180萬畝小麥顆粒歸倉 |
蘭花要施什么肥料好?蘭花要多久澆一次水? |
鴻運當頭有毒嗎?鴻運當頭的養殖作用有哪些? |
世界速訊:重慶推動耕地恢復補足 富硒地變“希望田” |
環球熱點!個頭飽滿 酸甜多汁 金山地產東魁楊梅上市 |
早稻迎來收獲好“豐”景 |
6月26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36個點-天天熱推薦 |
控制農用地污染源頭確保吃得放心-世界今日訊 |
遼寧農村改革工作會議在沈陽召開-世界聚看點 |
環球今日訊!張家口深入推進“張雜谷”收入保險及種植托管合作共建工作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