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為促進農業科技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突出技術集成組裝和大兵團式作戰優勢,推動重點專項切實解決區域產業瓶頸,發揮科技支撐引領作用,近日,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聯合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廬江縣人民政府,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稻-麥(油)綠色豐產增效技術研發及集成示范項目現場會。
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光熱水資源充足,地面積較大,屬我國多元化兩熟區重要糧食生產基地。然而,肥藥產品與農機農藝技術不匹配、周年自然資源利用效率不高、肥水藥投入量大、利用率低等問題限制稻-麥(油)系統作物周年產量和品質提高。因此,促進糧油作物周年豐產增效與資源高效利用,對區域作物豐產增效與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本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闡明稻-麥(油)周年產量和品質協同提升的機理與技術途徑,構建綠色豐產提質增效技術體系與模式,促進區域糧食生產提質增效、綠色增產。
項目擬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主要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稻-麥(油)周年資源高效利用和周年產量與品質協同提升的障礙及生理機制,稻-麥(油)周年豐產優質品種鑒選與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周年豐產優質肥藥精準調控與災害綠色防控技術、規模經營綠色豐產優質高效機械化智慧化生產管理關鍵技術和周年產量-品質協同提升關鍵技術。
此次會議充分整合良種、農藝、農田、農機、植保等優勢科研成果,突出技術集成組裝和大兵團式作戰,通過展示多個專項科研成果集成示范效果,打造區域性集成示范基地,聚焦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高,在確保項目完成任務目標的同時,建立示范-輻射區技術推廣模式,促進區域糧油作物大面積豐產增效。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作物豐產增效集成技術現場會在安徽廬江召開 |
2023年中國水產學會青年學術年會在湖北武漢舉辦 |
全國畜牧總站參加2023年農業農村部“三下鄉” 集中示范活動 |
青海省共和縣特色農畜產品為鄉村振興“強筋壯骨” |
湖北秋糧收購量價齊升 |
數字賦能 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
筑牢禁漁防線 共護一江碧水——新邵縣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紀實 |
譙城 喜看高粱收滿倉 |
2023年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技術指導意見 |
2023年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技術指導意見 |
致富有“鹿” 振興有“術”——榆中縣甘草店鎮打造“一村一品”見聞 |
甘肅省秋收秋耕秋種農機生產觀察 |
天津現代都市農業風生水起 |
安徽著力創新農業經營方式,推動種植業結構調整“江淮糧倉”動力足 |
農安大地喜迎豐收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