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藍天麗日下,秋風吹過,稻浪滾滾。日前,參加廣西壯族自治區化肥減量化“三新”技術示范現場觀摩會暨廣西“百縣千鄉萬戶”科學施肥技術培訓行動啟動儀式的代表,眺望靈川縣三街鎮“三新”技術示范區豐收在望的田野,無不為該項技術應用帶來的變化倍感欣慰。據統計,目前廣西已建成化肥減量化“三新”技術核心示范區54個面積8.1萬畝,輻射帶動全區推廣面積達84萬畝。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長黃文校介紹,推進科學施肥是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實現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關鍵舉措。去年以來,廣西土肥部門打破傳統單一的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統籌資金3400萬元,持續推廣化肥減量增效“三新”(施肥新技術、肥料新產品、施用新方式新機具)技術模式,走出化肥減量增效“廣西路徑”。
圍繞水稻、玉米等糧油作物及部分特色經濟作物,廣西選擇在隆安縣等基礎條件較優、產業代表性較強、技術支撐較好的12個縣(區)開展“三新”技術示范項目。項目成立科學施肥技術專家指導組,在關鍵農時季節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學施肥技術指導服務;充分利用各類培訓活動,面對面、手把手指導農民科學施肥,通過發放施肥指導資料提高覆蓋范圍,確保科學施肥關鍵技術落到實處。
與此同時,12個“三新”技術示范縣(區)因地制宜,不斷探索技術模式,成效初顯。河池市宜州區2022年在4064.8畝水稻種植上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生物有機肥+葉面肥+無人機施肥”技術模式,經測產驗收,核心示范區內水稻平均化肥使用量減少25公斤/畝,投入成本較常規施肥減少40元/畝,每畝產量增產39.4公斤以上。防城港市港南區在5150畝水稻種植區分別建立“測土配方施肥+水稻配方肥+葉面肥+水稻側深施肥+無人機施肥”示范區,以及“測土配方施肥+水稻配方肥+中微量元素肥+葉面肥+無人機施肥”示范區,兩處示范區均實現了化肥減量與產量增收,每畝肥料施用量減少13%以上,畝實現節本增收110元以上,平均增產達10%左右。
據了解,目前廣西已探索采用12種“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模式,其中,在糧食作物上探索了7種“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模式,核心示范區面積超4萬畝。下一步,廣西將繼續堅持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集成推廣化肥減量增效“三新”技術,讓該技術真正成為穩糧保供、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關鍵詞:
Y兩優2號水稻種怎么樣?Y兩優2號的栽培要點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
小麥和水稻的區別有哪些?怎么種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種植的? |
袁隆平雜交水稻最高畝產多少?最新雜交水稻畝產量有多高? |
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農藥最好的途徑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蟲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進行水稻田地下害蟲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測試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測試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劑有哪些品種?用什么水稻除草劑藥最好? |
磷肥跟復合肥有什么區別?磷肥和復合肥能一起使用嗎? |
好消息!鄭渝高鐵萬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內開通運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萬名考生報考 共設221個考點 |
粽盒、粽繩、粽葉和粽餡如何分類?如何做到垃圾準確投放? |
計劃到2025年廣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運行率不低于90% |
廣西推廣“三新”技術84萬畝 |
一方天地養一方茶 非遺技藝香飄萬家 |
廣州增城鄉村“青領”人,青出于藍勝于藍 |
10月18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比昨天下降0.26個點 |
“風從稻鄉來”天津津南區北閘口鎮第三屆稻香節活動精彩紛呈 |
全國農村供水水質提升技術交流會在山東德州市召開 |
全國農技中心舉辦2023年全國小麥秋播及冬前田管技術網絡培訓班 |
農業農村部棉花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在新疆開展棉田殘膜回收調研 |
中國水產學會推動加強學會合作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 |
秋菜豐收 忙了菜農樂了市民 |
沃野良田奏響秋收曲 |
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 五名割膠工推薦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
全力以赴保障糧食豐收 ——各地加快推進秋季農業生產掃描 |
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迅速 有效滿足市場“菜籃子”“果盤子”“花架子”需求 |
百色平果市扎實推動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 |
種植基地網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2022022245號-33
聯系我們: 435 226 40@qq.com